APP下载

到新闻的源头“吸氧”
——在“走转改”中实现媒体与记者的共同提升

2014-06-07魏仙耘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常德党报基层

□魏仙耘

(常德日报社,湖南 常德 415000)

到新闻的源头“吸氧”
——在“走转改”中实现媒体与记者的共同提升

□魏仙耘

(常德日报社,湖南 常德 415000)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近三年来,常德日报社结合本报实际,针对采编队伍年轻人多、缺少基层生活经历等现状,建立起“一对一”以老带新结对“传帮带”制度,记者蹲点乡村、联点社区制度,在要闻版开设“乡村笔记”、“社区实录”等专栏,用制度来引领和推动记者下基层,做到人到基层,心沉基层,情暖基层,用群众的语言来记录人民群众生动的社会实践。

“走转改”活动近三年的实践表明,偏远山村的民情冷暖、街巷社区的家长里短、企业车间忙碌的生产线......最基层、最基础的社会单元细胞,犹如一座座富氧的森林,供给记者充足的氧气。清新的文风、鲜活的故事,大版块的带着草根泥土味道的基层新闻,贴近了群众贴近了社会生活,让报纸更加亲民,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记者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与职业精神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记者的政治素养与民生情怀,在“走转改”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党报承载着用正确舆论引导人、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记者的政治素养至关重要。地市级党报记者的政治素养与大局观念,具体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与践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掌握,对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的理解和把握等等。落实到具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就是要通过采编实践,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配合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工作重心,舆论先导、凝神聚力、推动工作,自觉地承担起服务时代、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社会责任。

从2012年初开始,《常德日报》在要闻版开设了“乡村笔记”、“社区实录”等基层新闻栏目,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30多个偏远边界乡镇和特色乡镇、20多个城镇社区作为记者的联系点,明确规定,记者一年间到所联系乡镇蹲点的次数不能少于4次,每次在乡镇蹲点采访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周,要求记者进村入户,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乡村笔记”专栏稿件的写作也有具体要求:要见现场,要有细节,要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在“中国梦”道路上的伟大实践和探索,还要有记者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用笔记体写新闻。记者出发之前,务必先要做好功课,既要熟悉这一时期党的大政方针,也要对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了然于心,找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的结合点,“接地气”,找“活鱼”,才不会偏离主旋律。这一活动开展以来,报社许多年轻记者分期分批沉到基层,有的住进了偏远山村的群众家里,有的住进了偏远乡镇的干部宿舍。大家感言,以前以为泡会议、跟领导、跑部门、抄材料就是在当记者做采访,现在才真正找到了当记者的感觉,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时代的脉动,见证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基层群众社会实践的有机对接,感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急,既看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带给群众生产生活的可喜变化,也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许多需要逐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自己作为新闻人尤其是作为地市党报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走转改”活动,是对记者业务能力与职业精神的一次大练兵

在刚刚开始实行“走转改”活动时,出现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一批年轻记者入行几年来,已经习惯了跑跑部门、泡泡会议,习惯了当领导的传声筒,习惯了从材料里面抠新闻,从网络上找新闻。真正走进了乡村田野、企业车间,走进基层干部群众、企业员工中间,许多记者不仅仅发现不了新闻,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与群众对话,出现了沟通交流的困难,不会说群众语言,也听不懂群众语言,不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无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很是茫然。分析问题原因所在,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年轻记者都是一走出大学校门就进报社,很多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没有社会底层生活经历,社会知识的缺失成为阻碍记者成长的一道坎。针对这一现状,报社开出了一剂药方:丰富知识储备,做学习型记者,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感情下去,把“走转改”活动当成一次新闻业务大练兵。

采取“一对一”以老带新走基层,带着问题下去,熟悉政策、熟悉当地的基本情况,带着自己的思考下去,学会调查研究,记者在基层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校里、会议室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感悟,找到了党政方针政策与基层社会生活的结合点。有年轻记者蹲点偏远乡镇一周后回来感言:刚去的时候两眼一抹黑,担心找不到新闻。在村里住了几天聊了几天后,聊出来好多话题,就像是一扇紧闭的窗户突然间被人推开,面对一片空气清新的山林。基层真的是一座新闻的富矿!“走转改”活动,最终成为了报社年轻记者业务综合素养的一次大提升。通过“走转改”活动,一批年轻记者学会了调查研究、学会了站在更宏观的平台上观察和记录社会生活的细节变化,推出了一批见得到思想火花、闻得到泥土芬芳、触摸得到民情冷暖和时代脉搏的现场新闻与深度报道。“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常德日报》刊发了数百篇反映基层心声、反映群众意愿、带着泥土芬芳和时代气息的新闻稿件,如《山村响起“好声音”》、《电子保姆乐坏了这里的百姓》、《应山村的最后一头耕牛》等等。

“走转改”活动,是传统媒体影响力的一次卓越提升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的传播格局发生巨变,传统媒体传播力受限。但是,地市级党报地处基层新闻事件最前沿,更容易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百姓故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观点、深度、前瞻性报道等是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在“走转改”活动中,这些传统优势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平台,特别是针对性与指导性显著的深度报道,更有助于地方党报权威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在其辐射区域内的提升。

近三年来,《常德日报》借用“走转改”活动,加大了深度报道和百姓故事的采编力度,在“乡村笔记”、“社区实录”等新闻栏目基础上,还增加了“最美的坚守——乡村教师零距离”、“身边的感动”等专栏。在从2013年开始,相继推出了30多位来自于偏远乡村的农村党员、乡村教师、道德模范等的感人故事,许多普通人的感人故事还由此引起来中央、省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像“身边的感动”系列: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唐述林,十八大党代表、纺织女工苏玲等基层人物典型,都相继在央视、新华网、《湖南日报》等媒体推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刊登这些典型报道的《常德日报》成为一些单位的学习读本。

党报记者走基层,“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媒体影响力传播与增强的过程。在采访的同时,记者自觉地承担起党政方针宣传员的责任,读者通过对记者的了解,加深了对《常德日报》这份报

猜你喜欢

常德党报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扶琴》
基层在线
《清溪雅集》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走基层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及其在常德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