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群体彰显媒体担当
——《平顶山晚报》鹰城抗战老兵系列报道采写体会
2014-06-07王春霞
□王春霞
(平顶山晚报,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关注特殊群体彰显媒体担当
——《平顶山晚报》鹰城抗战老兵系列报道采写体会
□王春霞
(平顶山晚报,河南 平顶山 467002)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公益团体,纷纷发起寻找抗战老兵的行动,希望给他们的晚年送去关爱。各大媒体也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抗战老兵,希望从老兵们口中抢救这段历史记忆。《平顶山晚报》从2011年开始关注抗战老兵这一群体的命运,报道过史定坤等老兵的抗日故事。笔者参与报道抗战老兵这一群体,因此也有了一些亲历和体会。
与志愿者交朋友,线索源源不断
多年来,笔者与河南省平顶山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交朋友,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新闻线索,关于抗战老兵的报道,与志愿者朋友的支持密不可分。
笔者接触到抗战老兵是从一则飞信开始的。平顶山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何栓岗给笔者转发了一条飞信:“请帮助寻找各地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 月15日期间服役的抗战老兵。”
何栓岗告诉笔者,这条飞信是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者陈福安发的,他认为这是一条新闻线索,就转发给了笔者。记者随即与陈福安取得了联系。陈福安说:“这些抗战老兵在世的已经不多了,希望能尽快找到他们,让他们最后的日子能过得快乐一些。”
笔者当天就写出了《寻找鹰城最后的抗战老兵》这则消息,呼吁为寻找鹰城最后的抗战老兵尽一份力。消息发出后,不少读者拨打晚报热线提供老兵线索。记者随后与“关爱抗战老兵平顶山群”的志愿者“三乐”、“四目灵光”等人取得了联系,他们都是活跃在平顶山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记者将读者提供的线索移交给他们,由他们前往核实,并为抗战老兵建立档案。关于抗战老兵的报道线索也源源不断反馈到报社。
笔者接触的第一位抗战老兵名叫张狗剩,宝丰人,参加台儿庄战役,受过枪伤。笔者与志愿者“三乐”等人一起访问了张狗剩老人,被老人抗战中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采写出了通讯《94岁抗战老兵:回望台儿庄》。采访到的第二位抗战老兵名叫吴丰其,90岁,叶县水寨乡只吴村人。当笔者和志愿者“三乐”等人驱车几十公里赶到只吴村时,发现终身未娶的老人不久前因中风卧床不起。“三乐”当即在手机上发出一条微博,并@行者孙冕。孙冕是《新周刊》杂志社的社长,他带领的“无冕爱心”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一直在帮助困境中的抗战老兵。很快,孙冕便有了回应,他愿与@陈坤一起承担老人的一切费用。随后,志愿者将老人接至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救治。《平顶山晚报》刊发的由笔者采写的通讯《一条微博引来明星陈坤爱心捐款》,被多家媒体转载。
推出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彰显责任与担当
随着平顶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寻访到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多,笔者向当时的《平顶山晚报》新闻中心主任欧阳永提出了“走访鹰城抗战老兵,做一组系列报道”的想法。这一提议被领导采纳,《平顶山晚报》拟定了“我的抗战——走访鹰城抗战老兵”策划方案。
平顶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向我们提供了一份经他们核实过的老兵名单及简单资料,笔者从中挑选了几位老兵作为首批采访对象。志愿者“三乐”告诉笔者,老兵们年纪大了,多数听力不好,记忆力减退,采访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他们去核实情况时总是带着助听器,为方便记者采访,“三乐”专门为记者提供了助听器。
经过精心准备和采访,《平顶山晚报》推出的《我的抗战——寻访鹰城抗战老兵》首篇,是由笔者采写的抗战老兵王富生的故事。随后,其他几位记者采写的抗战老兵吴春生、徐廷文、阎书廷、史廷堂、杨国选、黄明月等报道也陆续见报。这组系列报道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向晚报提供老兵线索,有的老兵子女主动联系记者,希望将父辈的抗日故事记录下来。
巧合的是,就在《平顶山晚报》推出系列报道《我的抗战——寻访鹰城抗战老兵》的过程中,民政部下发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同时支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通过接受社会捐助等适当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项帮扶救助。
这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新周刊》创始人孙冕和影视明星邓超随后专程来到平顶山,与志愿者一起冒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公益之行,辗转四个县区的10多个村庄,探望了16位抗战老兵,将关爱送到他们身边。笔者跟随孙冕、邓超及志愿者一起探访了分布在鲁山、叶县、湛河区的10多位抗战老兵。此次公益之行,还吸引了《北京晚报》、《大河报》、旅游卫视、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同行。得知《平顶山晚报》推出了关注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孙冕特意表达了对《平顶山晚报》的赞赏。
《平顶山晚报》刊登了笔者采写的通讯《雨中探望温暖十六老兵》后,市民纷纷拨打《平顶山晚报》的热线电话,提供抗战老兵线索。平顶山市民政局低保办有关人士也拨打晚报热线,希望与平顶山本地的志愿者联系,安排人员前往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家中进行调查核实,将符合条件者纳入低保范围。截至目前,经志愿者查证的抗战老兵已达100多位,他们之中有不少每月都会收到来自国内公益组织提供的救助款。志愿者们说:能找到这么多抗战老兵,《平顶山晚报》对抗战老兵的关注和报道功不可没,彰显了晚报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