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俗是新闻的最高境界
——从《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的语言特色谈起

2014-06-07沈爱民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三峡日报

□沈爱民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宜昌 443000)

通俗是新闻的最高境界
——从《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的语言特色谈起

□沈爱民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宜昌 443000)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三峡日报》在近年来的“双改”(改进报纸版面、改进报道内容)中,陆续推出了“农民义工”李文英、“诚信楷模”李国楚、“夷陵大禹”张宗淮、“士兵专家”李小龙、“食品卫士”张文峰、“英子姐姐”刘发英等20多个有影响的典型人物。

在这些从老百姓身边走出来的典型人物身上,既体现了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新闻的能力,也是记者在报道中,熟练运用细节描写、精当修辞以及巧用方言等语言功底的展示。

细节描述,令人身临其境

细节是构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的最小组成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最小的材料。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记者采访的典型人物,可以写的东西很多,要能让读者记住,细节描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三峡日报》一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正是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把新闻发生时的场景、人物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等“搬”到读者面前,带给读者“视觉化”的体验,让读者被新闻感染、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反映重大新闻宣传主题。

通讯《他把诚信镌刻在大山之巅》中,写到:“一次,一个债主见李国楚真的拿不出钱,气得将正在煮饭的吊锅连米带锅一起提走。往后几天,李国楚一家只好用铁盆烤土豆充饥。后来,还是李国楚的大儿子张宜波上门求情才将吊锅讨回来。”就是这个令人落泪的细节,将李国楚“索居深山十余年,偿还债务8万元”的艰难、执著再现在读者面前。这不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靠“灵感”能够杜撰出来的,而是记者走基层,与典型人物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采访获得的感人的细节。这一细节的描述既使通讯增加了感人的力量,也展现了记者驾驭人物报道的本领。

通讯《千里平畴问晚霞》中,写李文英的“装备”:“每年6月至9月,棉花的关键期,李文英都会早早出门,随身除了两瓶水、几个馒头、一双胶鞋,还有记事本和捎带给乡亲的农药、微型肥料。”这个细节描写,把一个21年义务服务棉农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报道“夷陵大禹”张宗淮先进事迹的消息《张宗淮报恩家乡护“命脉”》中,先后写了这样两个小细节:“因为坚守工地,张宗淮在武汉的经营也受到影响。2008年,一个470万元的项目,因为他无法及时赶到武汉送达标书而导致流标。”

“张宗淮捐出的巨资中,有230多万元作为工资付给了参建治水工程的当地农民,而他的三个子女尽管至今每月仍要偿还1000多元的房贷,全都鼎力支持他报恩家乡。”细节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张宗淮“为民治水”的人生态度,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峡日报》在典型报道中,千方百计深入挖掘,敏感地捕捉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本质的事实,特别是那些感人的细节,进而推出了一系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

精当修辞,吸引读者悦读

《三峡日报》在报纸“双改”中,着力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的编辑、记者队伍。因此,不仅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挖掘新闻,更提出了把报道稿件写得靓、写得美的要求。在推出的一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中,精当的修辞既彰显出记者飞扬的文采,也让读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通讯《唐家坝上治水人》有这样一段描写:“长江西陵峡中段南岸,为纪念大禹开江治水而修建的古老黄陵庙,俯视着来往的船舶。而在北岸,夷陵区乐天溪镇唐家坝村,为感谢张宗淮捐资出力修水利而竖起的铭恩匾,正期待一畈畈油菜花开,茶园吐芽。”拟人化的手法抒发出了群众对“夷陵大禹”的赞美之情,借助叙述这些事实,激发读者的联想,也含蓄地抒发了记者的情感和议论,起到了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读者读起来也感到心里暖暖的。

通讯《峰立峡江》开头写到:“积沙成塔,积石成峰。‘食品卫士’张文峰,扎根西陵峡畔,默默奉献19年。19年,一件又一件沙石般平凡小事,聚积成塔,叠加成峰。”记者通过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食品卫士”张文峰扎根基层、恪尽职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赞美感情,开门见山地展示出典型报道的主题。

一篇富有文采的通讯报道,不仅让典型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出彩,也能深深打动读者,进而广为传播。

巧用方言,读来倍感亲切

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三峡日报》坚定地秉承活动宗旨,注重“三贴近”,着力打造“从老百姓当中来、到老百姓当中去”的典型人物。具体体现在报道语言方面,就是用老百姓最生动、最有血有肉的方言,反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典型人物说“人话”,还原老百姓自己的语言。

通讯《千里平畴问晚霞》中,李文英劝村民李家才试种抗虫棉时说:“两亩田就是一朵棉花也不收,顶多损失千把元。我有退休工资,你担心什么?赚了算你的,赔了算我的。”通过典型人物拉家常式的对话,把这位“农民义工”一心为农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李文英就像是隔壁的邻居那般亲切、熟悉,记者用人物性格化的语言展示出了人物的性格。

消息《张宗淮报恩家乡护“命脉”》中,借村民屈家友的话称赞“夷陵大禹”张宗淮:“张大爹出钱把河堤打得这么牢靠,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田毁屋冲哒。”这段不加雕琢的农民“土话”,明快、简洁,还透着一丝幽默,读者读起来不仅上口,而且会因为亲切发出会心的微笑。

通讯《他把诚信镌刻在大山之巅》中,描写李国楚艰难的“还债”之旅,有这样一段文字:“行船偏遇顶头风。李国楚第一年集中精力种地养猪,没想到忙个一年上头只赚个肚儿圆。第二年利用自留山上的木材加工木方,没想到砍树出了事故,搭上一坨医疗费……”。“肚儿圆”、“一坨医疗费”等方言俗语,是很生动的农民的语言,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这种类似白描式写作,于“寥寥数笔”中,勾画出极有内涵的人物形象。

通讯《在帮助家乡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快乐》中,张宗淮谈到“自己回家乡治水的原因”是这样说的:“唐家坝田少,很金贵。一点良田都在莲沱河两岸,不涨大水就有收的,洪水一冲就是精光。这也是2007年两场洪水后我要回唐家坝修堤的原因。”“金贵”、“精光”等词语,都是人物自己的话语,平实的语言、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让典型人物走近了读者,留在了读者心中。

通俗是新闻的最高境界。著名新闻记者、曾担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在《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作为一个人民的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群众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本领。在写作时,要努力吸收群众语言的营养,保存群众语言的光彩和风格。”《三峡日报》记者正是秉承了大师的这一新闻理念,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以读者认识为标准的新闻语言,才成功地打造出一批“接地气的平民英雄”。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三峡日报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