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中“同理心”的运用

2014-06-07□张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同理心王娟蚌埠

□张 荣

(蚌埠日报社,安徽 蚌埠 233000)

新闻采访中“同理心”的运用

□张 荣

(蚌埠日报社,安徽 蚌埠 233000)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顺利地将采访进行下去,是每个记者时常思考的问题。诸多采访技巧中,同理心是很多采访中不可缺少的。“同理心”一词,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将当事人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他人,能与受访者产生智识上的交锋、情感上的共振。

新闻采访 同理心 运用

顺利采访的重要性

记者在采访中,需要突破的第一道关卡或者最大障碍,就是如何接近采访对象并得到对方的接纳。在新闻采写业务研讨中,“突破能力”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被记者所看重的最为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

是否能够与新闻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是记者完成新闻采访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时候,新闻记者却要面对很多陌生的人,并要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一对一的直接交流,甚至有些沟通和交流是比较深入和敏感的内容,这些都给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在采访的过程中,只要采访对象在情绪、情感等方面与记者实现角色换位,基本上就可以实现默契、交融和共鸣的效果,从而为良好的沟通奠定积极基础和营造良好的氛围。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说过:“只有职业的采访者,没有职业的被采访者。”而要想让被访者吐露心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得到受访者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使受访者对你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和信任关系,要在情感上融入到一起,这种情感的融合有助于记者的工作顺利进行,采访到更有价值的内容,写出更有深度的报道,但是,在这方面,如果没有思想的交流和信任,就失去了两者之间的亲和力。

最好的状态就是,能与受访者产生智识上的交锋、情感上的共振。这就需要采访者具有强大的同理心。

在传统的新闻采写教程和训练中,记者都被赋予一种超然、中立的角色,不能过度介入到受访者的生活中,也不能影响或者被采访对象的情绪所影响。在这种对比之下,我们也许会感到,在陪同褚时健回忆往事时的田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状态,显得非常之不专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正是这种情感的共鸣与共振,才能营造出与受访者的和谐气氛。

同理心有助于顺利采访

新闻采访是人际间心灵沟通的艺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势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需要利用某种动作或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或同情,或怜悯,或赞叹,或反对,从而与采访对象产生心理共鸣。

穆青被人尊称为人民的记者,许多人向他讨教采访的技巧,他总说:“有感情,没技巧”。他采访被打成“黑劳模”的任羊成,未等任羊成讲完自己的故事,他早已泪水盈眶……这种对劳动人民深深的感情,对采访对象充满尊敬的态度,不仅为他采访到许多真实感人的材料提供了可能,也为穆青与许多采访对象结下深厚感情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笔者曾采访过某地国土资源局局长受审一事。开庭前一天的晚上,笔者才接到采访通知。而采访时间约十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否让他开口说话,这很关键。作为一个50多岁的领导干部,即将以“巨贪”的身份走上法庭,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他很有可能拒绝回答任何提问,甚至反感。怎样做才能让他尽量平静,愿意开口讲话?这成了笔者思考的重点。笔者运用同理心,决定把他看作一个平常人,而不是一个罪犯来看待,给予他尊重、理解,甚至同情。

看守所里,局长看到笔者的一刹那,笔者朝他真诚地微笑了一下。上了警车,笔者友好地向他做了自我介绍,接着问他吃了早饭没有,到蚌埠多久了,并问他冷不冷,随后,才问到贪污的问题。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就是这短短的聊天,让笔者在同类报道中,有了独家的精彩内容。

没有同理心,可能会给受访者带来伤害

灾难性和事故性报道因为新闻价值的存在,成为记者报道中必不可少的素材。而新闻人在面临不幸的人和事时,时常要面对新闻理念与人类良知的抉择,是及时记录下灾难的瞬间,还是保护不幸的人,如何选择才能满足大众对伦理的诉求,新闻人往往会陷入新闻客观性的追求和伦理责难的徘徊中。同理心,也许能为记者提供一些参考。

同理心,也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灾难或事故报道中,面对受害者及其家属,他们不愿接受采访时,不必强求,免得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几年前,某报发表题为《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的报道。报道称,31岁的安徽阜阳人杨武与妻子王娟(均系化名)在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租房开了间修电器的小店,10月23日晚,杨武的同乡、西乡街道社区治安联防队员杨喜利来到他们家,毒打并强奸了王娟,杨武出于恐惧,在杨喜利对妻子施暴的过程中始终躲在杂物间报警,未敢出来制止。面对后来的责骂,杨武称自己“软弱、窝囊、没用,是世界上最窝囊和最没用的丈夫”。

这篇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为了报道这条新闻,多家媒体的记者找到杨武家,用摄像机、相机、话筒和录音笔将杨武及王娟团团围住,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逼问事件的经过,一直逼问到王娟用被子捂住脸,杨武痛哭流涕地下跪哀求。

无疑,这是一种强迫式的采访。无论新闻元素有多丰富,新闻工作者都应该遵循一条金科玉律,那就是保护受害人的权利,特别是性侵犯受害人的权利。因为任何泄露他们身份的做法都意味着第二次伤害。

[1]李圣武.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6

[2]王志.尖锐的提问[N].生活报,2003-05-25.

[3]王思远、雷伟.浅论记者的提问方式[J].中国广播,2012(2).

[4]张申菊.浅谈新闻采访艺术[J].新闻传播,2012(9).

猜你喜欢

同理心王娟蚌埠
The formation of adolescent performing culture in the chorus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效果及作用分析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推己及人,事半功倍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狂飙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