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以贵州《铜仁日报》为例

2014-06-07侯长青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铜仁党报传统媒体

□侯长青 张 勇

(铜仁日报社,贵州 铜仁 554300)

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以贵州《铜仁日报》为例

□侯长青 张 勇

(铜仁日报社,贵州 铜仁 554300)

贵州铜仁市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扶贫开发主战场,铜仁日报社肩负铜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崇高使命。

最近两年,铜仁日报社集中力量破解“小、慢、弱”问题,全力以赴冲破“质量、人才、资金、转型”四重“困境”,剑指“纸媒转型、报业经济转型”两个“转型”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现代传媒集团,为铜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凝聚了正能量。

因地制宜紧扣“转型”,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速度

促进纸媒向现代媒体转型。解决报纸“小、慢、弱”问题向“大、快、强”发展,使报纸成为铜仁传播主流文化,引导舆论的主阵地,破解“质量、人才、资金、转型”困境;有的放矢针对“新手多”、“采编人员紧张”的情况,结合培养“品牌编辑”、“品牌记者”、“优秀经理”等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促进报业经济向多种经营转型。面对长期唯有报纸广告经营收入的局面,开创性地经营报社所属的贵州梵净山报业有限公司广告经营部、文化传媒分公司,现拥有报纸、DM杂志、网站、户外等广告载体。

加大力度推进铜仁新闻网。一是策划活动增加网站点击率,先后策划《关注石阡水灾》、《关注铜仁水灾》、《铜仁高考》、《历届状元在干啥》、《铜仁水价是高还是低》等有影响的报道,吸引网民持续关注;二是加快海量信息库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45家乡(镇、街道办事处)、38家市直单位加盟铜仁新闻网;三是加强铜仁新闻网特约记者培训,现已开班2期专题培训319人次,触角遍布全市各地各部门。

推广《铜仁发展手机报》、《铜仁时讯》、《铜仁微报》客服群。目前,《铜仁发展手机报》已有用户3.3万人,《铜仁时讯》已有用户4.4万人,《铜仁微报》关注人数达1.5万人。

当前,铜仁日报社正在推进视频传播、数字铜仁一指通、APP系统等,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传媒集团。

这系列“组合拳”,加快了铜仁日报社旗下《铜仁日报》、铜仁新闻网、《铜仁发展手机报》、《铜仁时讯》、《铜仁微报》等的融合发展,戮力同心“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扬长避短精准“洗脑”,找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准心

在推进《铜仁日报》与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梳理发展经络、观看发展态势和探寻发展路径,深刻地感受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当下,新闻内容发布渠道与终端走向多元化、传播形态多样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党报等主流媒体,要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成为议程的设置者、舆论的引导者,才能牢牢把握“话语权”。

人民日报社旗下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曾这样强调:优质内容和采编资源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新兴媒体借力发展是传统媒体的出路。

据调查资料显示,新兴媒体90%以上的内容是从传统媒体“抓取”后进行再造,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例如,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等一批成功的新媒体,并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内容生产,而是建立了一种网络社交过程中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盈利模式。

我们的体悟是,传统媒体具有新闻内容生产优势,是权威信息、原创信息的生产者、供应者,亦是权威信息供应的主渠道,这些优势在新兴媒体群雄并起的时代并没有发生改变,仍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然,前景广阔。

业界人士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目前融合发展至少呈现出三种方式:其一,传统媒体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自己;其二,新兴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发展自己;其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机构携手发展。

实践证明,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不存在你存我亡、你好我坏、你坏我好的竞争格局,而是共同面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快融合发展、携手共进与做大做强的时代命题。

我们认为,在新兴媒体群雄并起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传播方式与读者新需求不适应,第二是传播话语表达与读者新需求不适应,第三是采编人员能力和知识结构与读者新需求不适应。挑战与机遇并存,前述挑战亦是传统媒体改革创新的动力、方向和潜力。

因此,地市党报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是当务之急。基于此,地市党报既要做权威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提供者,又要运用好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思维和理念、新的技术和机制,尽快找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准心,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挖掘党报的内容生产力,成长为官方和坊间“两个舆论场”名副其实的引领者。

勇于开拓再造“内容”,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内容是新闻媒体的灵魂。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他们喜欢新闻以何种方式传播?如何消弭新闻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地市报特别是地市党报存在传播手段落伍、传播渠道单一、传播效果打折的现象,因此大大削弱了竞争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最近在谈及媒体融合发展时说,发扬“传统优势”,生产优质内容的方向不变,但生产的方式、传播的路径要变。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始终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越是在庞杂的信息流中,在纷繁的舆论场中,优质的内容产品和笃定的价值判断就愈加可贵,这是传统媒体多年积淀下来的财富,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本分。事实上,网络上不少流传甚广的新闻,尤其是观点类文章,原创还是《人民日报》。

她直言,技术的变革永远超乎想象,未知远大于已知,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还将不断涌现。只要我们掌握自身规律,把握用户需求,相信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依然光明无限。

实践证明,信息化时代“新闻性报道”已不再是传统媒体的长项,“解释性报道”才是党报传统媒体的主体。秉承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原创和深度才是党报传统媒体的立身之本、兴业之基、制胜之道。我们在先行先试中深知,地市报特别是地市党报只有借力新媒体的传播载体,才能进一步提高地市报的竞争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鉴于此,地市报务必千方百计适应数字时代的裂变,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以新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不断变化的媒体内容和形式,适应不断变化的舆论环境、市场形势和读者需求,增强引导能力,巩固和扩大受众基础,从而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前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群的挤压,周围有新媒体群的虎视,后有区县自办媒体群的追击,留给地市报的空间实事求是而言是逼仄的。同时,地市报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地市党报长期受制于机制僵化、人才流失、资金短缺、思路狭隘等等多重窘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尤为迫切。

优质新闻在呼唤优秀地市报人,我们俯首大地,我们激情满怀,我们克难攻坚;

激越的时代在召唤优秀地市报人,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挥斥方遒,我们任重道远!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别无选择、志在必得的攻坚战,地市报特别是地市党报要围绕下述几个方面破题,趟出一条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

——锤炼队伍,支撑地市报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得人才者,得天下”,实践证明优秀人才是地市报最优质的资本。人才需要引进、培育和磨砺,要想方设法加快培养管理人才、业务人才和经营人才,着力锤炼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的队伍,凝心聚力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健全机制,助推地市报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好机制必然带来活力,要立足实际有破有立,健全人才使用、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等适宜现代传媒的机制,着力运用灵活的机制充分激活员工的创新能力,全力以赴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再造内容,给力地市报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借船出海”,用活用足各种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通过报纸、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动态化地展现报道内容,着力再造新闻内容而实现有效传播,精益求精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重塑雄心,牵引地市报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消亡论”的阴影下,有着辉煌历史与光荣传统的地市报难免踟蹰,然而,骁勇善战的地市报人走出妄自菲薄的误区,务必志存高远,着力重塑雄心坚守新闻理想,责无旁贷加速媒体融合发展。

“新闻内容为王道,传播技术是支撑”。总之,地市报只有志存高远,抢抓机遇,勇于开拓,积极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等方式,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锻造区域性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作者侯长青系贵州铜仁日报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铜仁党报传统媒体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看雪——铜仁梵净山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