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4-06-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淫羊聚酰胺藿苷

郑 莉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

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研究

郑 莉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

目的研究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分别比较醇提与水提、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70%乙醇15倍量,浸泡1 h,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通痹止痛颗粒;提取工艺;淫羊藿;正交试验

通痹止痛颗粒是由拟黑多刺蚁、独活、威灵仙、延胡、淫羊藿、续断、鸡血藤、甘草等制成的复方中药颗粒,具有强筋壮骨,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病。淫羊藿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1,2],淫羊藿苷是黄酮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3,4]。本实验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分别比较醇提与水提、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试图找出最佳提取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6A、CR-3A数据处理机、SPD-6A紫外可见检测器。TG332A型微量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材料:淫羊藿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773-9412);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注射用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醇提与水提的比较:称取淫羊藿粗粉100 g两份,一份用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1 h,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0 mL;另一份加水浸泡1 h,煎煮二次,每次加水12倍量,煎煮2 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0 mL。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 mL,加聚酰胺0.2~0.3 g拌匀,水浴加热至近干,加至聚酰胺小柱(玻璃柱内径1.2 cm,聚酰胺高5 cm)上,容器以水适量多次洗涤,移入小柱内,并以水50 mL洗脱,弃去水液,再以醋酸乙酯150 mL洗脱,收集醋酸乙酯洗脱液,蒸干,残留物精密加入70%乙醇10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淫羊藿含量测定项下方法[5]测定其淫羊藿苷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淫羊藿乙醇回流提取与水煎煮提取的比较

2.2 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的比较:分别称取淫羊藿粗粉100 g,以50%、60%、70%、80%、9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 h,每次加10倍量乙醇,同“2.1”项下方法测定其淫羊藿苷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淫羊藿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的比较

2.3 70%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优选:根据经验和文献资料[6],乙醇量(A)、浸泡时间(B)、回流时间(C)、回流次数(D)是影响加热回流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提取液中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按4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3。每次试验取淫羊藿粗粉100g,试验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见表5。

表3 因素水平表

表4 淫羊藿70%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正交试验表

表5 淫羊藿70%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差分析表

2.4 结果与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乙醇回流法优于水煎煮法。从表2可以看出,随乙醇浓度提高,所提得淫羊藿苷总量增加。70%、80%、90%乙醇所提得淫羊藿苷总量相差不大,重复试验3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以70%乙醇回流提取较佳。

从试验分析结果可看出,乙醇量(A)、回流时间(C)、回流次数(D)对淫羊藿苷含量均有影响(P<0.1~0.01),其影响大小顺序为D>A>C。浸泡时间(B)离差平方和最小,近似作为误差Sse。经直观比较分析,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和成本,优选水平最佳方案应为A3B1C3D2,即每次加入70%乙醇15倍量,浸泡1 h,回流提取2次,1.5小时/次。

2.5 工艺验证:为验证优选工艺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按最佳工艺平行制备3份样品,测得淫羊藿苷的平均含量为0.17%,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该工艺合理可行,具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3 讨 论

由于含量测定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排除其他组分的干扰,以聚酰胺柱净化处理样品。操作过程中,为保障淫羊藿苷充分被聚酰胺吸附,上柱前尽量使拌样聚酰胺蒸干。选择醋酸乙酯为洗脱溶媒,经多次试验,用量150 mL后无待测成分流出。

本实验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分别比较醇提与水提、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最后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加入70%乙醇15倍量,浸泡1 h,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

[1] 刘信顺,杨滨.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J].中草药,1990,21(9):23.

[2] 郭宝林,余竟光.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 21(5):290-292.

[3] 王敏,刘崇铭.淫羊藿苷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3,10(3):185-190.

[4] 许兰芝,陈维宁.淫羊藿总黄酮对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4):311-313.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29.

[6] 肖崇厚,杨松松,洪筱坤.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1.

R282.710.3

B

1671-8194(2014)36-0053-02

猜你喜欢

淫羊聚酰胺藿苷
阻燃型玻纤增强聚酰胺门窗隔热条的研制及性能
不同基原淫羊藿补肾壮阳相关药效学比较研究
宝藿苷Ⅰ对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半芳族共聚酰胺合成及表征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聚酰胺6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淫羊藿“寒”“温”药性古今差异的文献考证
箭叶淫羊藿文献综述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双藿苷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