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式教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2014-06-06乔志平

卷宗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手段

乔志平

摘 要:本文通过认识和分析小学教育的一般特性,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引入“认同式教学”的思维,通过教师理解学生的感情倾向和性格特点,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由外部灌输性学习改变为自身理解式学习,从而得到了较为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认同式教学;理解式学习;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育

0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更需要给予和培养学生的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初衷和最高标准。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奠基,也是培养每位同学对母语、对汉语文学兴趣的最佳时期,同时也因学生所处地域文化、人文特点、生活环境、性格的差异化以及理解识别能力的弱势造成了教学上的一定难度,因此作者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分析,合理利用“发散性思维”及“感情式教学”等手段,最终达到“认同式教学”,进而达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1课堂实践

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城乡结合部,使用教材为人教版2012年教育部审定新版,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或外来打工人员子弟以及村镇儿童,家庭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因而造成课堂教学受众的理解能力较低,仅仅通过正常教学手段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第四单元中《钓鱼的启事》的教学时,使用正常教学思路,将本文主题定为:通过讲述父子俩钓鱼的经历,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把重点难点划为以下几类: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将对他终生受益的道理,从小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培养知错认错的美德;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方式基本为:1.生字、生词讲解;2.让学生大声朗诵;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段落;4.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于《钓鱼的启事》这篇课文的理解,结果我在课后和同学们的沟通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段落的划分以及篇中人物的行为不理解。经过分析,我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较弱的理解能力造成的,而后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最喜欢动画人物是谁?为什么?”,可爱的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答案,但我最后将他们所提卡通人物的特点概括为:诚实守纪、认真勇敢、积极动脑、聪明乖巧……之后我又让学生们以最短的时间画一个圆并不限方式,同学们有用圆规的、有用各种各样道具的、有纯手画的,最后我让大家评比一下谁画的最圆,好多同学发现画的快并不圆,而用圆规虽然耗时但最圆,我为大家总结为:在画圆时圆规就是规定,逃避了这个就不能成功。而后我又为大家讲解了规矩的由来、守规的好处、不守规的坏处以及规矩和道德的关系,经过以上课堂小活动,再来讲解课文时,同学们就对《钓鱼的启事》这篇课文的认同感增强了,也更加易于理解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道德感增强了,而我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这就是“认同式教学”、“差异化合一”以及“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育课堂中的成功应用,从而也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要求。

我在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对于整个单元的课文理解并不深刻,此单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图书的一种素养,通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走遍天下书为侣》等课文章节的编排,给予学生爱好阅读、丰富阅读以及通过阅读增长眼界的思维,但文中环境与学生们所处的世界千差万别,因为很多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也没有感受到书中的乐趣、更不懂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而读书在很多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等同于上学,着实也是一件“不开心的任务呢”,由此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也就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进行细致化分析,得出普遍性结论,针对症结,使用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感情式教学”等其他手段,使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达到认同,进而学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真正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和思维。例如:通过给学生讲述课外读物中的故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带入到书中引人入胜的情节中,而故事的悬念也会激发他们去通过阅读来探究;也可以举行一个讲故事大赛,同学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通过通过阅读猎取好故事,既培养了阅读能力,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更锻炼了表达能力,一举三得;在学校的的小发明比赛中或手工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由此让他们感触“书中自有黄金屋”;更可以由学生的家庭感情入手,让学生理解家长含辛茹苦送自己上学的初衷,更好地激励学生热爱读书。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对书的感情加深了,进而对课文理解了,也达到或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结论

小学语文是贯穿于学生整个生涯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阅读方式、沟通能力、正确思维观念以及对民族文化深厚感情的最佳时期,而充分合理利用优质高效的教学手段及心理诱导的方式,达到“认同式教学”,进而丰富我们的教学思想,开拓我们的教学思维,同是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在课堂的开展,既革新了旧式教学的弊病,也顺应了小学教育的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沈瑾晔. 情感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吉林教育, 2009(17):8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2012年1月第1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