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实的语言悲凉的荒原

2014-06-06张俊伟

出版广角 2014年8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语言学

张俊伟

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解读《荒原》,可以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和表现力,更多地挖掘诗歌的内涵与文化背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

《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

[英]托·斯·艾略特 著 汤永宽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定价:45.00元

托·斯·艾略特在欧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开创了一种诗歌的风格。在20世纪,他是西方诗歌界的灵魂。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了《荒原》,正是这部作品,让他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大幅提升,这部作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现代诗歌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荒原》被看作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名作,在文学研究领域对《荒原》的研究和解读很多,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解析《荒原》中的精髓。

纵观中西方,众多研究者对《荒原》这部史诗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传统的研究一般是从诗学、文化等角度出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评析的并不多见。笔者个人认为,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解读《荒原》,可以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和表现力,更多地挖掘诗歌的内涵与文化背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

认知语言学中的注意观

认知语言学的注意观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我们在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实际上表达出来的常常只是外界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一部分,还有很多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部分在表达过程中被忽略了。比如《荒原》这部诗歌作品中,省略了很多起连接作用的环节,甚至是一些故事情节。诗人所要表述的那些场景,只是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进行拼接,从整体上看,就像是很多碎片拼接而成的胶片电影。整部作品的场景在转换的过程中,连贯性并不是那么强,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读者对这部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艾略特的一些理论创新,加深了这部作品的内涵,诗人利用这些碎片将作品拼接出来,正是这种写作手法,使《荒原》的主题非常鲜明,诗人通过诗歌的描写,展现了现代很多人在精神上的颓废和荒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诗人在诗篇中展现出的那种不经意的杂乱,因荒芜而杂乱——就像一片荒原上的野草,没有逻辑,没有秩序,却又具有强烈的存在感。由此可见,《荒原》的内容决定了这部作品的结构形式,而这样随意松散的结构,却更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感,就像是行走在一片荒原之上。

概念合成理论对诗歌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是心智空间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包含两个输入空间、一个融合空间和一个类属空间。具有认知功能的主体会选择性地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一些有效的信息,并且经过匹配之后映射到融合空间。而融合空间则会利用这些信息,将一些相关的事件组织整合起来,就很有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新的信息,即原来的输入空间中所没有的一些信息,从而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和意义。所以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诗歌的意象进行更深刻的解读。比如在《荒原》的第一章中,作者就通过一个意象群,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比较灰暗的四月。“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丁香、乱石块、树根、尸首发芽、开花,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意象,被作者整合在一起,如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输入空间。类属空间中,体现出这两个输入空间的一个共性,即生命,通过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使整体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意象,即生与死。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融合,在融合空间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枯干的球根相当于少许的生命,而乱石块是与树根类似的,尸首则等同于发芽和开花。由此可见,在新的融合空间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即生和死是一样的,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颠覆了传统的生死概念,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存、生命,死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死亡,生死之间的概念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种哲学的观念在艾略特的诗中经常出现,诗人也以这种思考方式表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同时他又能看到在那座城市华丽的背景下,人们如行尸走肉般地生活。丧失了灵魂的人,麻木不仁的生活……艾略特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的思想中进行创作。

象征在《荒原》中的体现

象征是文学中常用的写作技巧,它可以很好地利用一些具象或者抽象的方式来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语言的象征性,指的是对世界的模仿,在《荒原》中,有不少细节都在对这客观世界中充满的那种荒芜气息进行模仿,从而在诗句间透出那种悲伤的情感。

首先,《荒原》演绎了一个从希望到失望的转变过程,以及从美好变得丑陋的一种绝望情绪。诗歌的开篇,作者似乎在寻找一个shelter,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到了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将这份希望完全打破。红石头下面的影子没有给人shelter,反而让人不寒而栗,正是这从希望到失望的过渡,将那种绝望的情绪逐渐强化。譬如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希望,那便不会失落,最让人害怕的是一旦有了希望,再发现这希望永远也无法实现,这种心理的落差会让人绝望感更强烈。荒原的主题本来就是绝望的、丑陋的,作者通过对比的描写手法,将那种从希望到失望,从美丽到丑陋的转变刻画得尤其深刻,这种对比凸显绝望的气息。就犹如荒原上,一片杂草和一些长势非常茂盛的庄稼,给眼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其次,在《荒原》中,体现了假的美和真的丑。这也是一种象征,假的美象征的是工业文明,而真的丑则象征的是当时的一种诗性生活。这种象征和对比在《荒原》的《对弈》这一章节中体现得较多。“大片海水浸过的木料洒上铜粉,青青黄黄地亮着,四周镶着的五彩石上,又雕刻着的海豚在愁惨的光中游泳。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在《对弈》这一章节,小爱神柱子上装饰了结满果子的藤蔓,木料上雕刻著海豚的图案,还有田野景象的画,也描写了女主人公的香料使人感到局促不安。果子、藤、爱神、海豚、田野等,这些在信仰中十分美好的东西,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却只是一种装饰,一种假象。而正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垃圾产品出现,把原来诗意美好的生活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丑陋的生活。正是当今社会整体精神的贫瘠和荒芜,造成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荒原。

原型理论对语言结构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中,文学性也体现在语言结构与这些语言所象征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荒原》的第一章描写的是生与死,为了突出这个主题,艾略特用了比较新颖的写作手法,比如他提到四月是残忍的季节。在人们的印象中,四月是生的季节,万物复苏,是希望的季节,但当一个人对现实生活已经感到绝望,那么哪个季节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就算冬天已经过去,树上长出嫩绿的新芽,但这又怎样?他感觉不到春的气息,感受不到生命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诗中所出现的那个四月并不是好的象征,因为没有温暖可言,人们不过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暖气息的四月,就如同现实的生活。这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反差,作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整体的悲凉氛围。

诗歌讲究诗眼,也就是诗歌中的点睛之笔。《荒原》第一章中,诗眼就是那句“尸首发芽开花了吗?”尸首象征着死亡,但是作为一个诗人,艾略特看待问题的方式与常人迥异。因此,在这样的四月中,即使没有一丝温暖,但生命还是可能出现奇迹,连尸首都有可能发芽开花,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还是存有希望。所以,在《荒原》中,尸首并不是完全象征着死亡,作者在诗中表现生死之间转换的主题,死亡中也可以蕴藏着生的希望。这里所要表现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还有希望的世界中,即使有不顺和悲伤存在,我们也不应放弃。残忍的四月与尸首发芽,这种矛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那就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往往就体现在对常规形象的改变,使之成为一种非常规的意象。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充满艺术性的,这种表达的方式虽然打破了人们传统思想理念中的那种关于生和死一成不变的概念,但却给人留下了更宽的思考空间。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语言学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难忘雪漫荒原夜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