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014-06-06左广成

成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科任方案班级

■ 左广成

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 左广成

什么是班级文化?教室环境的布置,座位的编排,班规、班歌、班徽、班服、班级标语的制定都是班级文化的体现。除了这些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之外,学生的精神面貌、班级精神、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这些软件也是班级文化。硬件很好做,难就难在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软件激活。这就需要班主任调动学生、科任老师甚至是家长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共同打造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该如何定位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但更多的是经验教训。下面就以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推行为例,来谈谈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在我带的第一届重点文科班中,刚分科时我就推行了班级量化管理方案。什么是班级量化管理方案呢?简单地说,就是每个学生原始分数100分,然后根据一个星期的表现来加减分,最后将结果进行排序,张榜公布。这个方案是我一手制定的,没有学生的参与,并且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带文科重点班,所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狠抓文化,抓成绩,不然就对不住学校对我的信任。基于这种考虑,这个方案里面,我把成绩看得很重,只要考试成绩在前几名就加20分到30分,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就加10分到15分,对于遵守纪律,连续不迟到和组织班会、晨会的学生一般加2分到3分。这个制度刚推行时,同学们还非常有热情,积极参与,但过了一两个星期后,学生对量化管理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即使不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只要考试名次比较靠前就可以加很多分,而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再怎么努力,分数也加不上来。后来我找班干部、找学生谈心,问他们对量化管理的意见时,他们都谈到一个问题:这个方案将成绩看得过重,忽略了其他,打击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我自己也有所省悟,一个新班级的组建首先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对班级的认同感,其次才是成绩。如果刚开始就过分强调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建设,这样的班级就会死气沉沉,宛如一盘散沙,最后反而会制约班级成绩的提高。所以为了坚持推行班级量化管理,我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如让学生自己制定量化标准,减弱成绩在量化管理中加分的比重等。改进后的方案比我之前的方案全面、公平得多。比如上课积极发言加2分;运动会拿名次加10到15分;班会晨会比较活跃或者展示才艺的加5分;连续一个星期不迟到的加5分(之前的方案是加2分)……标准的改变让更多的同学有表现和加分的机会,让更多的同学对班级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是班级文化的内在驱动力。

可见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制定者。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级文化的建设一定要群策群力,打造出民主的班级氛围。只有大家认可的东西才会去遵守、去维护,即使有个别同学做不到或者做不好,但因为制度是大家共同制定的,他也会虚心接受批评教育,而不会有太多的抵触情绪。

二、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维护者

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经过改进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班级的氛围,上课发言的人多了,主动承担班会、晨会的人多了,积极为班上做事的人多了。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看似活跃的班级氛围下也潜藏着危机。就拿上课来说吧,很多同学上课抢着发言,七嘴八舌,甚至有学生要求科任老师多提问,多提简单的问题。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很浮躁,心静不下来,不愿意深层次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连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发言了,打乱了课堂秩序,最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出现这种现象是我始料未及的,也违背了我推行量化管理方案的初衷。怎么办呢?如果终止量化方案,以后制定的规章制度谁会相信并执行呢?不终止吧,当下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也郁闷、纠结了很长时间,后来在一次与学生的谈心中让我找到了灵感。我问那个学生对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有什么意见时,他说推行量化制度后班级课堂氛围活跃了很多,但同学们都注重个人表现,很少团结合作。听到这,我拍着他的肩膀说,谢谢你,你帮我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难题,他很诧异地看着我………

随后,我提出在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加上组管理。根据学生意愿,我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组,以后的评比就以每组的总分来排名,至于每个组怎么管理就完全放手。他们每个组都有自己的名字,并且每组选出自己的组长,打造自己的特色,班会、晨会各组轮流负责,一次比一次精彩。内部组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协作,当某一个同学出现问题时,当本组的分数暂时落后时,大家共同想办法。组管理不仅丝毫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之前课堂有点乱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班级凝聚力也增强了。

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不能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就轻易否定。班主任一定要想办法维护制度的延续性和权威性,因为班主任应该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维护者和护航员。

三、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学生是班级文化的主体,但引领着班级文化向前发展的是班主任。班级文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高一重在打造班级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二重在塑造和提炼班级精神,高三重在营造紧张而又宽松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复习备考做最后的准备。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给学生新的刺激。因为任何一项制度推行一段时间后,学生都会有厌倦期,并形成“抗体”,所以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让制度“保鲜”,把“死”的制度注入“活”的灵魂,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在量化管理方案不断完善和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常规都已经成了习惯,一切都在良性的轨道上正常运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班级品位,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变,再注入新的活力。我在班上推行的班务日志、励志演讲和班级讲堂等措施,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我让班干部买了几个精致的本子,让他们写班务日志,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更多地发现同学们美好的一面,他们可以在上面画一些画,涂一些色彩,甚至是写一些歌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写一些鼓励自己的话,我和科任老师有时也会在上面留言。其实班务日志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相互了解的窗口。在高三复习备考紧张的时候,为了给学生鼓劲,我播放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一些演讲,如俞敏洪、马云、牛根生等。为了给学生缓解压力,我利用班会课开设班级讲堂,让学生自己讲学习的心得体会,包括介绍学习方法等。我还请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回校给他们讲大学生活,谈一谈自己对高中生活的理解与认识,甚至我邀请家长、科任老师也来讲。在我带第一届高三的时候,因为有一个学生家长是心理咨询师,我特意请她过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缓解班上学生的心理压力非常有效。班级管理方面的这些改变与调整,为学生枯燥的高三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了生机,为复习备考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创新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杂家。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专业书籍,还可以向身边优秀的班主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做一个有办法的班主任,而且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来引领班级,影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因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也是班级文化的体现。

(作者单位:武汉市建港中学)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科任方案班级
烂脸了急救方案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班级被扣分后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