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彝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4-06-06姜伟娜

出版广角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学文化

姜伟娜

在版权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寻求国内外文学代理人、版权代理机构的帮助。一方面文学代理人具有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可以帮助作品更好地进入当地文化圈,寻找合适的出版商,从而顺利出版,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文学代理人可以为作者服务,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收益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出版商。这样能促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举不胜举,但像蒋彝这样用诗、书、画等多种形式向国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并不多见。蒋彝被称为国际知名画家、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教授,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工系,曾在中学任教、参加北伐、做过县长,于1933年西行英国,曾译“可口可乐”广受好评,后赴美国,为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在国外,他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种种障碍,创作出版了大量曾畅销欧美的文学艺术作品,成为最成功的华人英语作家之一,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从科学救国到中国文化宣传

蒋彝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里度过的。他曾苦学诗文书画,接触了一些民主科学思想;而且又深受入侵九江的美、日等洋人的欺侮,于是他在其兄蒋岌的引导下,经过痛苦的思索,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蒋彝任九江县县长时,因反对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非法强买九江土地,而得罪洋人和上司,被迫辞职。经过由希望到失望的痛苦思索,他决定远渡英伦,继续学习和研究化学弹药武器,以备将来回国“强国体、振国威”。

初到伦敦时,蒋彝为了学习英文,读过许多英文书。他惊奇地发现英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书中有许多歪曲中国现实、描述中国人吸鸦片烟、乞丐、苦力等奇奇怪怪的现象。蒋彝愤怒不已。他认为旧中国是有这些现象,但那不是中华民族的本质,这些作家是出于不健康的猎奇心理,以此来招徕读者,扩大销路。蒋彝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猛醒了:迫切需要使西方人正确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优秀科学文化,以提高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尊严。他常想:我也要写英国,写在英国的见闻,写各色各样人的共同点,绝不写他们的差异和怪僻,要让人们彼此获得真正的了解。

《中国绘画》是蒋彝用英文写的第一本书,从此便揭开了他从事写作的序幕。之后的作品中有《湖区画记》《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等12本“画记”类图书,还有儿童图书《金宝与花熊》,描写中国书法的《八法南针》等。《重访中国》是他回国后再返美的著作,也是他最后一本游记类图书。直到今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蒋彝的很多作品依然魅力不减,一版再版,说明他的作品依然有市场,有重新被阅读的价值。

二、从无人问津到一版再版

1. 迎合当时的时局环境

三四十年代,中英、中美走上了“反法西斯”同盟的道路,共同对抗德、日等国的侵略行为。这为蒋彝作品的被认可、被接受提供了很重要的政治基础。中英、中美同盟的环境使得更多的外国人迫切想了解这个东方大国,自然要寻求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宣传品来阅读,这就为他作品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废除在华的治外法权,中国就此成为美国和英国平等的伙伴。那个时候,英国许多人同情支持中国,进行对华救灾工作,很多艺术、文化界人士经常组织一些援华展览来进行募捐,这又为他作品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中西合璧,贯通古今

蒋彝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绘画艺术的学习,由于祖辈的影响和熏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也拥有丰富准确的知识结构和高深的文学素养。所有这些为他将来在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蒋彝在英国和美国几十年的居外生活又使他对西方人的生活和阅读习惯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这又为他了解西方读者、创作西方人喜欢的作品提供了便利。正如郑达所言,“他的作品中富有丰富多彩的中西文化成分,是地地道道的艺术创新和表现”。他的作品融合了中西风格,用英语来介绍西方人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和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和谐,正可谓是“中西合璧,贯通古今”。

3. 奋发图强,努力寻求文化共同性

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对于初到伦敦时只认得5个英语字母的蒋彝所付出的努力就可想而知了,蒋彝不失时机地参加各种展览,展出自己的作品,以赢得文化界、艺术界人士的认可,扩大其知名度,其中包括:在百灵顿画院筹备的“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卡尔曼画廊的“伦敦有史以来最奇怪的艺术展览之一”、兹维默艺术馆举办的蒋彝画展等,甚至自己创造条件在贝蒂·乔尔画廊举办海外个人展《现代中国绘画扇面展览》,被称为“最杰出的当代中国画家之一”。

另外,我们可以从蒋彝的作品中看出他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文化共同性。蒋彝通过着重表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构建出了带有差异的共性,从而完成了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他是在用“人类对美的欣赏”的共同性来塑造自己的作品。正如郑达所讲“他强调人类热爱自然的共性和世界上文化间互相影响的事实。”他的作品紧紧抓住了“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向往”这一特点,使得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够接受并且喜欢他这样一个“外国人”的作品。

4. 代理人、出版商的宣传与炒作

蒋彝作品的畅销,不同时期的出版代理人功不可没。麦勋书局在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之际推出《中国眼》,并进行了一些促销活动;英国广播公司北英地区主任唐纳德·博伊德组织了湖区山水风景座谈会,并邀请蒋彝参加,这无疑是对《湖区画记》的一种宣传和造势;《周日泰晤士报》曾在伦敦伯爵广场举办全国图书展,在书展期间演讲的外国作家中,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蒋彝的演讲被广大来展人员所赞叹;在兹维默艺术馆举办蒋彝画展的同时,出版商出版《鸟与兽》一书,借机宣传,在此次画展时,玛丽王后还亲自来参观,这无疑成为当时媒体的要闻,在使蒋彝知名度迅速攀升的同时,也为此书带来了良好的销售业绩;约翰迪出版公司在出版《爱丁堡画记》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他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在电台、电视、国际图书展上发言;英国的一些社会组织也经常邀请他去演讲,这也很好地提升了蒋彝的名气,以致最后很多欧洲人一想到中国的绘画及书法艺术就会联想到蒋彝。总而言之,出版商每每在其图书的出版之时都会借画展、图书博览会、国家图书展等各种活动,为图书造势促销,使广大读者了解作者并购买图书。

5. 当地文化圈名人的推介

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欧洲人来讲,蒋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人。要想让他们认可并接受这个外国人,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蒋彝在当地文化圈中朋友的推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学圈名人熊式一为他的很多书作序,并介绍他与很多文学圈名人相识;王礼锡介绍他去文化组织“左书社”,认识界内重要人物;介绍他去东方学院教中文的董事骆任廷;用报告赞扬他、曾主动向院方推荐他为东方学院全职老师的庄士敦;麦勋书局的经理艾伦·怀特;邀请蒋彝创作舞台布景的兰伯特;为他给伦敦大学写信的挚友威廉·米尔纳;欣赏他的才华,一直大力支持并尽量满足他的约翰斯特-森特;为他介绍认识哈佛大学出版社和诺顿出版社的好友白山等。另外,蒋彝的图书大都请了一些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作序,其中有为《湖区画记》作序的著名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为《纽约画记》作序的凡·维克·布鲁克斯,为《中国书法》第二版作序的蜚声国际美学界的评论家赫伯特·里德等,这些人都为蒋彝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 适当的文化妥协

这里的文化妥协并不是弱势文化面对强势文化的妥协,而是在两种文化碰撞中寻找一种平衡,是用渐进稳妥的方式推行中国文化。在一个与中国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度创作这个国度人们所能接受、喜欢的作品,适当的妥协是很必要的,这是“入乡随俗”的基本要求,只有适应当地的读者心理,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例如:蒋彝《湖区画记》一书的出版就有文化妥协的成分。本书出版商乡村出版社的经理在签合约时,拒绝采用蒋彝的英文书名“The Silent Traveler in Lake District”(哑行者在湖区),他们认为“哑行者”这三个字听起来有点凶险奸猾的意思,同时又怕引起英国警察所刑事部安全人员的调查:为什么一个中国佬在英国旅行不愿说话,装聋作哑呢?他不得不妥协一二,以“哑行者”为题,再加了个副标题,即《哑行者:中国画家在湖区》。如果没有彼时的妥协,就不会迎来第一版只一个月就销售一空,更不会有此书后来的一版再版。

7. 文本内容的本土化修饰

在英文的写作过程中,蒋彝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积极争取西方友人的意见,事实上他的很多书都是在中西人士互动的状态下完成的。这些友人除了V.E.霍克斯、庄士敦、威廉·米尔纳、约翰斯顿-森特之外,特别需要提及的就是英妮丝·杰克逊,她是蒋彝提到的“Spiritual Friend Chin-yu”(注:即精神之友静如,静如是英妮丝·杰克逊的中文名)。他曾写道:“她很努力,帮我拙劣的英语润色,对于中国艺术,特别是绘画方面,问这问那。”两人常对蒋彝的初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蒋彝先把意思解释清楚,英妮丝把它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出来,或者重新组织一下,保证语义无误,读起来顺畅……”西方友人的文字润色,一方面使得蒋彝在写作上能够熟练地驾驭文字,另一方面也让他更加了解西方文化,能够从西方读者的角度进行创作,从而缩小了双方的文化差异,让他的作品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繁花似锦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只看到蒋彝先生的作为,更需要从中找出规律来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近几年来,中国版权输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版权引进相比,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这种差距的形成绝对不是中国的文化不先进,没有吸引力,而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契机。这个契机一方面是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

1. 内容方面:自身特色、适当妥协与国际化

图书的核心在于它的内容,内容直接决定着其版权贸易的价值,只有合适的内容才有成功进行版权输出的可能。合适的内容是指一定要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要与其他文化碰撞,同时也要兼有国际化的方向。

首先,一定要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蒋彝凭借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其海外背景,可以写出西方人喜欢的关于中国的图书。所以我们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内容必须是中国自己的,这是独特的,这是其他国家没有并且想要了解的东西。

其次,要学会适当的妥协。这里的文化妥协并不是弱势文化面对强势文化的妥协,而是在两种文化碰撞中寻找一种平衡,对版权出口国文化的一种适应,用渐进稳妥的方式推行中国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让其他民族接受我们的文化是建立在与别国文化相适应的基础上的,更不能与之相悖。在题材选择与版权输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图书市场状况,尽量让作品更加本土化,迎合他们的阅读需要。这里需要提及的就是蒋彝作品的内容都是具有典型中国特点的东西,而且他的文字又得到了本土友人的润色,迎合了国外读者的需求,我想这点也是他的作品能够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要注重国际化和普适性。有普适性的东西在世界上才是最有市场的,我们的目标是宣传中国的文化,而在宣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尽量考虑到当地的阅读习惯。作品内容能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样的中国文化才是适合走出去的文化,才是能被西方国家接受并喜欢的文化。蒋彝的作品大都以书画、诗词等为题材,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普遍的阅读性。因为他明白关于美和艺术价值,任何世界上两个民族或地区都不会有太大差别,不同民族背景的读者也能达成共识,而区别只在于技巧和其表现手法上。中国的绘画受到西方人的赞赏就如同西方的名画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一样。只有那些体现人类共有情感和价值的东西才能获得最广泛的传播。

2. 语言方面:非本土的本土化创作

一部作品能够输出到国外,不是单纯的翻译,而是从全新的语言和视角做一次新的创作。因为读者改变了,受众改变了,作品的指向性也必定要发生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本质上还是中国的文化,但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遵照当地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所以尽管是非本土的东西,但要进行本土的创作。以输入国人民的阅读偏好和习惯来进行翻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后能给外国读者新鲜又熟悉的感觉。而蒋彝的作品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他绝对不是在闭门造车,他大多数作品中的文字语言都经过了其国外友人——英尼丝和怀特的本土化创作。

3. 出版方面:系统化与程序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是成体系的,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蒋彝的作品便是如此,他的作品总是一个系列或者一个套系的。在版权输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体系的宣传和推广。一方面中国文化本来就有自身的体系构成,这样的文化走出去更加翔实丰富,也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书与书之间是可以相互带动的。一本书的畅销可以带动一系列书籍的畅销,这种情况很常见。当然丰厚的利润总是容易让人眼红,从而趋之若鹜。有时也很容易形成“人来蜂”,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不妨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先用一本书来打开市场,建立品牌和口碑,之后再用系列化的内容和稳定的图书供应来占有市场,从而就能获得稳定的读者群,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以此良性循环。

另外就是出版的程序化,这个程序就是“先文化后文学”。这是一种必然规律。在国际图书的版权贸易中,首先是要通过文化来打开市场,营造阅读环境和氛围,在别国对中国文化和风俗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又怎能去欣赏文学作品呢。因此,我们要遵从先文化后文学的这个顺序,用文化的宣传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培养读者的阅读能力,降低阅读障碍,再引入更高级的文学作品,让外国读者从更高的层面体会中国人的情感和智慧。

4. 版权方面:文学代理人不可或缺

蒋彝与很多国外出版商人及文学艺术界人士结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很多他的朋友,如白山夫妇、英尼丝、庄士敦等其实可以算作是他的文学代理人了,无论是从选题内容的讨论还是文字语言的润色方面,都给予了蒋彝无限的帮助与支持。蒋彝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市场并且畅销,他的这些文学代理人功不可没。文学代理人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而我国的文学代理人或者代理公司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在版权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寻求国内外文学代理人、版权代理机构的帮助。一方面文学代理人具有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可以帮助作品更好地进入当地文化圈,寻找合适的出版商,从而顺利出版,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文学代理人可以为作者服务,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收益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出版商。这样能促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

从蒋彝看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看到的是现实,更看到了希望。我们可借鉴和推广蒋彝成功范式中规律性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此。不管怎样,在80多年前,甚至是战火弥漫的时候,那些书都畅销了,当前局势稳定,国民经济空前强大,国内外交流更加频繁,有更多技术支持和媒介发展,我们应借鉴并创新交流方式,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崔玉宾.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人民论坛,2013(5).

[2] 李娜. 蒋彝与中国眼光:中国绘画诊解[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3] 蒋彝著. 罗丽如等译.牛津画记[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 任一鸣. 蒋彝游记的跨文化语境[J].中国比较文学,2008(2).

[5] 郑达. 西行画记——蒋彝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 曲慧敏.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6).

猜你喜欢

文学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