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人”的未竟改革

2014-06-05王全宝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强人制药净利润

王全宝

从2009年7月起,刘占滨履新哈药旗下三精制药董事长,至今已近5年时间。

“他是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只是没有好的机遇。”哈药集团一位退休领导如此评价刘占斌。

2010年和2011年,即刘占滨担任三精制药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前两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74%和19.41%。

上述哈药集团退休领导坦承,当初提拔刘占滨,主要是看重他的能力,“希望通过刘占滨改变当时三精的颓势。”这与当时外界的推测不谋而合。

本刊记者联系到前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伟哲,但其不愿对刘占斌的工作过多评价。

好人与强人

刘占滨在微博用的签名为“悟行悟道”,其微博简介则是“做好事业做好人”。

刘占斌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药学专业。之后又读了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1987年从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刘占滨就一直在哈药集团内工作,此后其一路升迁。

他曾任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哈药集团中药三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等职务。

2009年7月,在哈药集团领导选拔过程中,刘占滨被提拔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在黑龙江医药圈,多位与刘占滨打过交道的人士认为,刘占滨人很和蔼,没有架子。

刘占斌给三精制药员工留下的印象是经常发福利。不仅给在职员工经常发福利,一些退养回家的老员工,每个月也能获得几百块钱的补助。 “他在任这几年,我们福利待遇都很好。在转正问题上,他也帮助我们争取过。在任上还进行了一些实质改革。”三精制药一位老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对刘占滨的负面评价也同样存在。有媒体报道称,刘占滨执掌三精制药5年间,比较独断专行,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最终效果并不好,并没有能扭转公司走下坡路的颓势。去年,公司业绩更是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惨痛暴跌。

据《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刘占斌在哈药集团和三精制药树敌颇多。“从去年开始,就有人陆续通过发传单和写信给纪委等形式,举报刘存在受贿行为。”三精制药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关于刘占滨受贿的指控之一,来自于庞大的销售费用。三精制药201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销售费用支出8.7亿元,其中广告费支出为4.31亿元,“投入了数亿元费用进行会议、广告等营销,但净利润只有区区几百万元。有很多人怀疑这其中有猫腻,有管理层中饱私囊。”

对于在哈药集团内部是否曾有人举报过刘占滨,李大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没有予以证实。

2012年2月,哈药集团对刘占滨的职位进行了调整。刘占滨被任命为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但三精制药总经理一职则由刘春凤担任。

对于此次职位调动,有媒体解读为刘占滨“失宠”。也就是从2012年2月开始,刘占滨就很少再更新实名认证的微博,其最后一条微博则来自去年8月。

改革与黄金期

据接近哈药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刘占滨担任三精制药董事长之前,三精制药业绩几乎处于停滞阶段。当时靠广告推动销售产品的营销模式已经到了瓶颈,巨额的广告投入,已经很难赢得良好的业绩。

在此关头的哈药集团,以换帅求转型,以期摆脱长期“仿制药+广告”的销售模式。

“起初,哈尔滨市国资委和哈药集团重用刘占滨,主要是想改变当时的经营和管理,所以,刘占滨的上任是肩负着改善业绩的使命”。上文提到的哈药集团退休领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实际上,当时哈尔滨市国资委和哈药集团领导最期待的一项营销管理改革,就是改变三精制药此前过度依赖广告营销的弊病。

在刘占滨上任之前,三精制药的营销模式几乎是依赖广告推动,在药品拓展销售渠道和终端销售上一直乏善可陈。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刘占滨上任前的2005年至2008年间,三精制药销售费用分别为3.7亿元、5.07亿元、6.1亿元、7.1亿元。广告费和会务费占去绝大部分。

刘占滨担任三精制药董事长不久,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销变革。其首要任务就是搭建销售的队伍。三精制药2009年的年报,提出以“四维度”精细化营销战略,进一步做精做细现有营销市场。

其中,在“地理维度”上,大量补充OTC事业部的终端营销人员,全面开展针对连锁药店的终端维护和产品宣传推广工作,减少广告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深入细致地开展终端工作。并通过管理和维护一、二级经销商的分销政策,保证主导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但也有分析认为,刘占滨的营销变革,只是将此前各自为政的销售团队组合在一起,公司销售仍然是以经销商为主。

2010年12月份,哈药股份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这就是后来的哈药系整体上市,即哈药集团将三精制药与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入哈药股份。

2012年1月初,哈药股份公布完成资产过户工作,哈药系整体上市宣告完成。自此哈药集团通过哈药股份间接控制三精制药。

在筹备整体上市期间,郝伟哲仍然执掌哈药集团,是哈药系整体上市的总负责人,而刘占滨则是三精制药董事长。两人的合作,被认为对哈药的整体上市至关重要。

在哈药系筹备整体上市期间,三精制药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2011至2012年净利润均接近4亿元。

衰退的先兆

在刘占滨卸任三精制药总经理后,哈药集团在集团营销上亦采取了更大的动作。

2013年4月,三精制药与控股股东哈药股份共同投资设立了哈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两家公司的营销资源,实现哈药六厂和三精制药主要品牌产品的统一销售和终端维护。

根据当时的预期,新的营销公司组建后,公司的业绩将会增长。但2013年的年报出人意料。年报显示,2013年,三精制药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降低21.91%;净利润646万元,同比降低98.23%。

实际上,这646万元的净利润,还有赖于政府提供的巨额补贴。有机构分析,2013年,三精药业真正体现公司经营情况的财务指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已经亏损了2527万元。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期上市公司的广告费支出了4.31亿元,约为净利的66倍。

三精制药对业绩下滑的解释是:一、主导产品营销模式调整及定价方式发生变化影响;二、公司部分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三、由于整合营销资源,进行渠道整顿及消化库存,主导产品销售收入下降。

一家长期跟踪三精制药的分析机构认为,三精制药的此次下跌,其实早有预兆:上市后的前三年是三精制药最辉煌的时期,业绩的高增长让该公司的净利润从2004年的2669万元,一跃上升到2007年的2.68亿元。不过,辉煌短短三年后三精制药的业绩就开始停滞不前,2008-2009年的净利润为2.69亿元和2.78亿元,与2007年相比并没有多少长进。直到2009年底刘占滨的出现,该公司业绩才有了些转机。2010年,三精制药的净利润突破3亿元关口。但好景只维持了3年, 2011和201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98亿元和3.31亿元,2013年就跌到了646.21万元。

除了净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反映三精制药投资收益情况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在2008年开始下降:2007年以前,三精制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能达到23%,但2008年开始衰退,下降到19%左右,到2013年时已降至可怜的0.3%。

从财务数据上看,近几年三精制药的广告和会议营销的确收效甚微,且逐年下降,2010-2013年,该公司的广告费和会议费投入产生的净利润比例分别是0.56%、 0.55%、0.49%、-0.047%。

5月26日,哈药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大平向《中国新闻周刊》畅想了哈药系的未来规划。他说,哈药集团提出了“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一切还都在“磨合期”。

今年年初,在2014年工作会议暨九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刘占滨发表讲话称,2014年工作重点一是以“让集团领导放心”为原则,不讲任何条件的必须完成生产任务和经营任务。

猜你喜欢

强人制药净利润
小学低段育人专题活动中当代英雄榜样教育路径初探
“自制药”热卖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强人”无法永远控制企业
机构荐股:亚夏股份、中航重机、永辉超市、佛慈制药
2014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50家公司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嘉应制药三大股东连套现 主业亏损市盈率超70倍
2013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100家公司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