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小说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4-06-05张丹丹唐惠忠

中国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贝尔曼细节小说

张丹丹+唐惠忠

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意蕴;有许许多多或悲壮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激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艺术化的辽阔大地、浩瀚海洋和幽蓝星空……走进小说世界,人们就步入人类的心灵天地,领悟生活的真谛,接受精神的洗礼。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小说大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相比其他文体,这些小说更具可读性和鉴赏力,语文学习价值也更高。然而,不少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小说教学,教学流程模式化,总是遵循“划分部分—分析形象—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色”的次序推进,篇篇如此,一成不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失,还会将小说“三要素”截然分割开来,使在创作过程中浑然一体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这些要素在阅读过程中被拆分得清清楚楚,整个作品遭到肢解或被概念化。

事实上,小说教学理应遵循文学作品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说阅读的自身规律,否则,那些经典的作品会在教师的“精细”切割和分条缕析中变得缺乏美感,甚至索然无味。怎样才能算是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备课环节:精准地解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但所有对话之先是教师独立地解读文本,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小说作品因其往往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而富有含蓄之美、隽永之味,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在先期阅读时要静下心来,真诚地用陌生的眼光面对文本,调动自己的感知力,细细地、老老实实地阅读原文,和文本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此时,教师要把教参和网络评论文字统统丢开,力求读出新鲜,读出文本“美”,读出个性,不能一味地重复他人言说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必然会丧失自我话语权。例如,教师在准备苏教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课时,在独立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着重读出两点心得:一是文末作者让门房比尔格勒出场会产生多种效果,如提供一个见证人,即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表明从小的到老的一个都逃不了;突出命运捉弄人的意味,是人生戏剧性的强化与凸显;前伏后应,联系前文多处写到“烟草”味,更觉作者文思缜密。二是小说除了揭示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之外,也反映战争的惨无人道与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此外,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能够领会到作者另外的创作意图,感受战争对文明的彻底摧残,即在文章第6~14段中反复出现对学校走廊等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作者有意无意地让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巨大对比,突出学绘画的永远失去双手的场景……有了以上解读,教师走进教室的自信心必然会大大增强。

当然,独立研读文本之后,教师也要关注其他研究者对文本的精到解读及有关名师对该课文的教学设计,从而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认识。例如,教师在讲授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始终都离不开这三个问题,即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部分花大量笔墨描写人们观看刑台;为什么作者会在文末写“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看客们的心态真的发生变化了吗?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何分析上述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所写的文章,如《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细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张克中),细细品味,对这些问题形成科学且有深度的认识。

二、课堂环节:突出“体验”,凸显“细节”,找准教学“突破口”

1.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1]。体验理论认为,“阅读就是体验”,阅读一部艺术作品,就是体验作家曾经体验过的世界与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应当成为小说教学的基础;没有生活体验作支撑,小说教学也就丧失了真正的体味和感悟。例如,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盼于勒”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询问“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当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进一步启发学生继续挖掘文中的哪些细节还充分体现这种急切盼望的心情,并让同学们认真地阅读原文。当学生发现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这一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他们并没看到于勒本人,这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幻觉,而人只有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出发,指导学生深入品读作品。

对于小说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语,教师可以借助“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了什么?”这样一些追问,让同学立足自身体验来感受与玩味。此外,在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看看在小说人物身上,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林黛玉的敏感多愁、别里科夫的装进种种套子、翠翠的天真善良……让学生从体验与思考中获得真切的体悟和情感的熏陶。

2.关注“情节”,更要凸显“细节”

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说》中说:“一个适宜的情节能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观察和知识组织起来。”确实,小说以故事情节为外在形式,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必须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必然随着情节的发展得到深化,实现主题的升华。从阅读习惯来说,读者在阅读小说时,通常会先看故事情节。因此,小说教学要重视情节教学。例如,教师在蒲松龄《狼》的教读中,可以把读通故事情节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先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再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此外,教师也可以考虑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理解课文。

舒乙先生曾说过,编故事易,编细节难。小说大师对人性伟大而深刻的体察无一不是凭借独特的细节而熠熠生辉。逼真的细节犹如一树藏于绿叶间的果子,令人赏心悦目,而又属于同一棵树。例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复唠叨的“我真傻,真的”,《药》中夏瑜一再强调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反复地说“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等,这些灵魂性的言语细节,虽寥寥数字,却能够引领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破译其思想深处的密码。因此,小说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师生对细节的品评。例如,教师在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要切实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时,可以同学生共同细读课文第44~46段,充分领会小说细腻的神态描写,层次分明地展示伽西莫多的心理变化:当远远望见神甫走来时,他“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当“那神甫愈走近他”时,“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当神甫“急忙转身走开”,唯一的支柱、他的“救主”也舍弃他时,“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阴云”这一喻体前后关联,出现三次,其中的“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以乐写悲,倍增其哀,以滑稽写绝望,不能不令人动容。endprint

看来,不管是大的“情节”,还是小的“细节”,只要走进去,那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2]。以情节为抓手,理清矛盾冲突,感知人物个性,细细咀嚼那些富于深意且出彩的细节,吸引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味文本魅力,这才是小说作品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3.精选“突破口”,融通“三要素”

小说选文的篇幅一般会比较长,内容庞杂,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但课时却相对有限。为此,教师要想进行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找到一个纲举目张的“突破口”,可以指向文本的相悖点、留白处或者亮点,把整个文本信息“拎”起来,避免故事情节、人物与环境三要素支离破碎。例如,教师在讲读鲁迅的《祝福》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自读文本:一是本文主人公姓什么、叫什么?二是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穷死的、病死的,还是被地主阶级打死的?基于教学实践分析,从上述问题切入,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快速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文本。

又如,教师在讲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可以紧扣两个核心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破解阅读中的疑难点。核心问题之一是“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据此,师生探讨“文章明明是想赞扬贝尔曼,但为什么写他脾气暴躁、喜欢喝酒、一副瞧不起人的‘小鬼样儿”,然后思考“贝尔曼最后为什么能舍己救人?情节发展过程中有伏笔吗?”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答案通常都会是欲扬先抑。这些学生没有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其实欧·亨利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更为真实的人,教师要针对此加以点拨,进行引导。在学生“走近贝尔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一项训练,即贝尔曼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局是悲惨的,死后不会有“很多辆马车送他出殡”,也没有一块像样的墓碑,可他的精神却如日月星辰般在文学的苍穹中闪光。请学生试着为这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写一则简短的墓志铭,只需一两句话——或概括贝尔曼的经历,或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本小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贝尔曼在作品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那么,能不能把小说题目改成‘贝尔曼的杰作或‘贝尔曼舍身救琼珊呢”?按照学生最初的理解与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把讨论的话题挑明,指出琼珊能够打败肺炎这个“坏家伙”,贝尔曼固然功不可没,还有谁也充分发挥了它的拯救作用?学生各抒己见,逐渐认识到琼珊能活下来,贝尔曼、医生、苏艾以及琼珊自己的力量缺一不可,而且琼珊自身是战胜肺炎的内因。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师生围绕紧契文本而又富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深入地解读文本内容。因为突破口选取合理,或者说核心问题具有“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但很自然地打破“三要素”之间的界限,将人物、情节与主题解析融为一体,而且通过疑难探究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斐.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J].语文建设,2009(7).

[2]史建筑,张世鑫,等.课例点评[J].中学语文教学,2006(5).

(作者单位:1.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 2.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贝尔曼细节小说
最后一片藤叶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