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4-06-05孙雪阳德华
孙雪+阳德华
教师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职业流动,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育界之间或者在其他行业之间进行工作流动。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幼儿教师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幼儿教师的流动现象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从管理层面、教师的个人层面、工资待遇层面及社会层面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专门针对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性原因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旨在研究引起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性因素,并提出改变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策略。
一、幼儿教师的流动及其影响
1.幼儿教师流动
所谓幼儿教师流动是指幼儿园教师资源在幼儿教育界之间,或是在教育系统内其他学校之间,以及其他行业之间进行的一种重新配置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流失,即幼儿教师改行而去;二是行内流动,即在幼儿园教育结构之间更换单位。”[1]幼儿教师流失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因各种原因改行了,不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师行内流动主要是指幼儿教师从条件较差的幼儿教育机构流向条件较好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流动不仅仅表现在行业流动,还表现在地域之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向城市流动,还有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2]。现在,幼儿教师流动特别频繁,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幼儿教育方面的投入,以及社会生活步伐的加快,导致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幼儿教师流动的年龄比较集中,年轻的幼儿教师更可能会流动。工作时间较短的幼儿教师比那些工作时间较长的幼儿教师更可能会流动。有调查显示,教龄在2年至5年的教师流动率最高,这部分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年轻、充满活力,容易调换工作[3]。在幼儿教师队伍中,教龄15年以上的幼儿教师基本已经处于平静期,他们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愿意继续留在幼儿园中工作。
从学历来看,幼儿教师的学历越高,其发生流动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流向更高的教育机构的可能性更大。有研究者对湖北省汪集镇的幼儿教师流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流动教师中,流入中小学的15人中,有8人具有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53.33%;有4人具有专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6.67%;有3人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20%[4]。
2.幼儿教师流动产生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流动可以为幼儿教师个人赢得发展的机会,提升其发展空间。但是,幼儿教师流动会对条件较差的幼儿园造成负面影响。出现流动的幼儿教师大多是骨干教师,他们是幼儿园长期培养出来的。如果他们的工作发生调动,幼儿园只能招聘新的幼儿教师,而培养新的教师需要时间和资金。虽说幼儿园里依然会有新的教育力量,但这仍会给幼儿园的发展带来许多困难。除此之外,幼儿教师流失也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期间幼儿教师经常调动,幼儿就需要不断适应新教师的教学及管理。这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二、导致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性因素
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加剧的原因,除了幼儿园、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外,还存在着许多社会方面的原因。
1.法律制度的缺失及落实困难导致幼儿教师的流动
(1)法律制度未得到完善。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关教师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细化到幼儿教育领域内,幼儿教师的一些基本权利却未得到保障。即使制订了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也很少提及如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益不受侵害。在教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方面、培训进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的法律制度[5]。在以上几方面的待遇问题上,幼儿教师的待遇要远远低于与其他教师的待遇。如,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幼儿园教师没有单独的教师职称,幼儿教师的职称主要附属在小学教师职称之下,即幼儿教师的职称是按照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方式进行的。
(2)相关法律法规未得到落实。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人们的社会法律意识强弱不同,这就使得一些关于保障教师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未得到落实。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由于农村地区多数人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同时幼儿教师的维权意识不强,所以导致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得不到落实。其实,不仅农村会出现这种问题,在一些经济相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许多人认为教师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社会也给予了教师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幼儿教师却被排除在教师行列之外。在政治生活中,许多幼儿园附属于小学或大学等教育机构,没有自己独立的机构体系,使得幼儿教师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就使他们失去了相应的权利,使他们在学校中处于被动地位[6]。另外,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还体现在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地位上。非在编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因此他们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就会少之又少。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也比较低。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力军,但幼儿教师的待遇却远远低于其他教师。随着幼儿园的不断扩展,合同制幼儿教师在不断增加,他们所做的贡献一点都不比在编幼儿教师少,但是他们的工资却很低,有的都不及在编教师的三分之一。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容易引起幼儿教师的流动。
3.社会对幼儿教师要求过高,但社会认同度却较低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既是教师,同时也是保育员,这不仅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懂得保育知识,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有非常高的期望,这就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旦这种压力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幼儿教师消极地应对压力,从而使教师出现流动失衡的现象。
虽然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与期望很高,但却未给幼儿教师以同等的社会认同。国外不少研究发现,公众对于教师职业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家长、管理者和社会都没有把教师当作专业人员来给予他们必要的尊重”[7],特别是对幼儿教师。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一直束缚着人们,所以人们认为“幼儿教师谁都可以当”,“幼儿教师只要管好孩子就可以”。幼儿教师的工作量是所有教师群体中最大的,他们既担任着教师的职责又担任着家长的职责,但他们得到的社会认同却很低。有时,一些幼儿家长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对幼儿教师一点都不尊重,特别是当幼儿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时。幼儿教师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工作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从而导致幼儿教师的失衡流动。endprint
三、改善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现象的对策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文针对改善幼儿教师失衡流动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关注并监督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的实施
政府在完善已有的有关教师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在相关的法律中要明确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幼儿教师的社会权益、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一些民办幼儿园里的幼儿教师和其他非在编幼儿教师的权利,保障他们能得到与在编幼儿教师同等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同时,各个政府部门要做到职责明确,监督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实施,落实法律法规。
2.加强对学前教育知识的宣传
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让社会成员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更深刻地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别是对幼儿家长,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日常工作中来,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让他们体验幼儿教师每日的工作经历,以改变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传统的偏见,以形成新的看法。
3.建立幼儿教师合理的流动机制
由于目前教师流动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也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幼儿教师的聘任与辞职程序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果要改善这一现象,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8]。首先,幼儿园要有合理的聘任制度,应切实落实聘任制度,严格实施聘任程序。其次,幼儿园要适度运用合同来限制幼儿教师的随意流动,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再次,让不同地区或地域幼儿园的教师实行轮岗制度。让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交换上岗,或者让农村幼儿教师与城镇幼儿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还可以让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到贫困地区的幼儿园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教。最后,政府要为相对弱势的幼儿园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为幼儿园引进人才,加大对弱势幼儿园的资金投入。
4.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改善幼儿教师现在的社会地位,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在政治生活方面,要为幼儿教育建立独立的教育体系,保障幼儿教师享有与其他教师同等的社会权利。社会要为幼儿教师提供专门的专业发展途径,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度,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9]。特别是要为非在编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加他们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让非在编幼儿教师与在编幼儿教师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在经济待遇方面,社会要加大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生活品质。除了改善工资待遇,还要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福利问题,为幼儿教师提供医疗保险等。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及公办幼儿园的非在编幼儿教师,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
参考文献:
[1]岳亚平,刘静静.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学研究,2013(2).
[2]徐燕.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学期教育研究,2007(4).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部地区幼儿教师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4]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0.5.
[5]左瑞勇.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J].研究与探索,2007(11).
[6]姚艳.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7]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调查研究,2004(5).
[8]张娜,薛文娟,蔡迎旗.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
[9]裴培.浅谈幼儿教育社会化对幼儿教师的影响[J].安徽文学,2010(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龚道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