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专利视角分析霍尼韦尔增产HFO-1234yf

2014-06-05李宗韦张伟波

有机氟工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霍尼韦尔中间体专利申请

李宗韦 张伟波 郭 俭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100088)

从专利视角分析霍尼韦尔增产HFO-1234yf

李宗韦 张伟波 郭 俭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100088)

HFO-1234yf作为近年备受瞩目的制冷剂,以制备方法多样、专利保护虚实不明而闻名。本文将从专利文献信息角度,解读行业巨头霍尼韦尔公司的增产计划。

专利;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

0 前言

2013年底,霍尼韦尔公司宣布将偕同主要供应商斥资约3亿美元,用于提升HFO-1234yf的产能。该笔投资包括在霍尼韦尔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的现有制冷剂生产基地内建设一座采用新工艺的工厂,预计将于2016年全部投入运营。

2014年1月,霍尼韦尔宣布将与日本旭硝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扩大HFO-1234yf的市场供应。根据协议,日本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5年年中在日本启动HFO-1234yf的生产,霍尼韦尔将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销售该产品。

霍尼韦尔在大规模申请专利数年后终于启动增产计划,建设新工厂、采用新工艺的同时也结盟旭硝子公司,其新工艺技术和战略意图令人猜测。业内巨头通常不愿透露重点产品的制备方法,但霍尼韦尔公司和旭硝子公司却围绕HFO-1234yf都申请了制备方法方面的专利,从公开的专利文献信息中我们也能发现霍尼韦尔公司增产和联盟旭硝子的一些战略信息。

1 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专利布局虚虚实实

霍尼韦尔公司与杜邦公司在2000年后合力推出了HFO-1234yf,但明确记载了具体制备工艺的专利却是最早从2004年开始申请的,这表明了霍尼韦尔公司对于HFO-1234yf专利布局的战略意图,研发步步为营,专利保护层层推进,在合适的时间以公开换保护,利于重点制备方法的保护期限维持最长。

以明确记载HFO-1234yf的具体制备方法的专利为统计项,霍尼韦尔公司共有HFO-1234yf专利44项。按照制备最终产品HFO-1234yf的中间体化合物分别进行统计,霍尼韦尔专利申请逐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方法专利分布

注:检索统计时间为2013年4月30日。

霍尼韦尔虽然对10余种制备方法作了工艺上的探索,也申请了专利保护,但实际上其投入并不均衡。在以2-氯-1,1,1,2-四氟丙烷(244bb)、1,1,1,2,3-五氟丙烷(245eb)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上,霍尼韦尔投放了最多的专利申请,其他的工艺申请量并不大,难以形成专利组合优势。

244bb和245eb作为中间体的工艺明显是霍尼韦尔公司10年来的专利布局重点,但专利申请时间大多分布于2004年—2008年,申请总量说明了这两种工艺专利布局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惯性,霍尼韦尔近年关注的热点是否仍然在此两种工艺上需要进一步探明。

2 近年霍尼韦尔HFO-1234yf热点制备方法专利

企业在重点开展某项技术研发时,会加大资金和研发人力的投入,因此对企业的发明团队进行分析容易直观地发现其研发动向。霍尼韦尔在HFO-1234yf上的研发团队主要有两支,一支团队研发重点在于HFO-1234yf的制备工艺;另一支团队研发重点在于HFO-1234yf的应用专利。从专利文献记载上看,这两支研发团队研发方向有部分重叠,研发领域也不仅限于ODS替代品。

对于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工艺的研发团队来说,按照研发人员专利文献中参与的制备工艺统计,排在前列的研发人员逐年专利申请情况如表2所示。

以2008年为界线,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方法工艺团队主要成员按照申请特点可以分成3组。

第1组人员为童雪松、D·C·默克尔和王海佑,这3人参与制备工艺数量较多,且专利申请从2004年后少有间断;第2组以H·科普凯利、S· A·科特雷尔、Y·焦为代表,这组人员参与制备工艺数较少,且参与专利申请的时间大多在2008年后;第3组以S·穆克霍帕海、M·范德皮伊等为代表的10人,这10人参与制备工艺数量较多,但申请专利的时间全部都在2008年之前。

第3组人数最多,专利申请量较大,是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方法工艺团队的中坚力量,在2008年之后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撤出了制备方法工艺的申请,而他们之前的研究工作由资历相对较浅的第2组顶替。第3组人员在2008年后仍然维持有专利申请,半数申请仍关于ODS替代品,其中主要涉及244bb(7项)、1233zd(7项)、1233xf(5项)的纯化精制。244bb和1233xf是制备HFO-1234yf的中间体,霍尼韦尔公司不仅在制备方法上对采用这两种中间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保护,而且对中间体的纯化技术加强了专利保护,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工艺是霍尼韦尔在2008年后重点关注的热点工艺。

表2 霍尼韦尔公司HFO-1234yf制备研发团队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情况

发明人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S·D·菲利普斯3 1 Y·焦 1 2 1 1 1 R·约翰逊 2 2 1 1 K·弗勒明 2 2 1 S·A·科特雷尔3 2 1 1 1

3 美国霍尼韦尔缘何结盟日本旭硝子

2014年初,霍尼韦尔与旭硝子签订采购协议,扩大HFO-1234yf的市场供应。全球氟化工巨头何其多,为何霍尼韦尔独选旭硝子作为HFO-1234yf生产的合作伙伴?从专利反映出的技术信息来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旭硝子具有独到的技术优势,二是在制备方法上与霍尼韦尔相去甚远。

表3 HFO-1234yf重点制备方法上的专利申请情况

专利文献中记载的HFO-1234yf采用不同中间体的制备工艺有40余种,其中5种工艺被关注较多,申请量较大。但在这5种工艺上,各公司布局的重点并不相同。从表3中可看到,霍尼韦尔、阿科玛、杜邦、大金、旭硝子、墨西哥化学等国外巨头都在这5种工艺上有专利申请,整体上都具有一定技术实力。但从申请数量上看,各巨头的技术侧重点和专利保护的重点工艺差异明显。

从霍尼韦尔的视角来看,与阿科玛在245eb、1233xf工艺上竞争关系明显,与杜邦在245eb和244bb工艺上有角逐,与墨西哥化学在245eb工艺上也有一定竞合,大金公司技术重点并不突出,从专利上看似乎无技术优势。唯独旭硝子公司在HFO-1214yf工艺上一枝独秀,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并且此工艺是霍尼韦尔公司从未涉足的。两家公司各自优势的制备技术难以产生竞争关系和专利权利摩擦,利于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固。从旭硝子的视角来看,虽然具有制备HFO-1234yf的冷门秘笈,但其混合工质专利并不强,相比之下霍尼韦尔却拥有强大的HFO-1234yf混合工质专利组合。若旭硝子独立开拓HFO-1234yf的国际市场,极有可能因为混合工质专利的问题遭遇狙击,联盟霍尼韦尔则是旭硝子目前来看博弈全球HFO-1234yf市场的较优选择。

从专利布局的国家来看,霍尼韦尔HFO-1234yf制备方法专利布局的前3位的重点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欧洲、墨西哥,而旭硝子公司布局的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即从地域上来看,两公司布局的地域重叠度不高。因此从专利布局和关注市场的地域来看,霍尼韦尔和旭硝子各有侧重,冲突较小,签署采购协议是市场分享的举措。另外,虽然旭硝子宣称在日本生产HFO-1234yf,但在中国台湾地区配套生产线也有一定可能性。

因此,美国霍尼韦尔和日本旭硝子的联盟从专利信息上来看是共赢的选择,在技术、专利权、市场等方面双方有较好的互补。

4 结语

在HFO-1234yf制备方法上,霍尼韦尔在技术和专利保护上积累较多的是244bb和245eb中间体的制备工艺,而近5年来关注的热点在244bb和1233xf作为中间体的制备工艺上。综合来看,霍尼韦尔在2013年底宣布增产采用的新工艺以这3种工艺可能性较大,其中尤其以244bb作为中间体制备1234yf的可能性最大。

霍尼韦尔与旭硝子签订采购协议,从专利反映出的信息来看,是基于技术互补、制备专利权冲突小和市场共享等原因。如果霍尼韦尔公司没有在混合工质专利上对旭硝子公司达成独立的许可或共享协议,随着霍尼韦尔生产技术更加成熟、成本逐渐降低、产能逐渐扩大、产品品牌优势稳固后,与旭硝子的合作可能止步于目前的市场共享层面,难以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合作。

本文所有数据、分析及其预测都基于公开的专利文献信息,由于专利文献的局限性和笔者分析水平所限,本文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结论仅供各界借鉴参考。

李宗韦(1982—),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专利审查员。

猜你喜欢

霍尼韦尔中间体专利申请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建立A注射液中间体中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
激发态和瞬态中间体的光谱探测与调控
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中国)有限公司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专利申请三步曲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
原料药:抗生素中间体价格上涨
霍尼韦尔:360度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