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化的品牌价值
2014-06-05蒋志洲
文/本刊记者 蒋志洲
货币化的品牌价值
文/本刊记者 蒋志洲
品牌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已经远远超越其保证的品质、服务、象征的身价及财富范畴,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无形力量。如今,品牌已是企业、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整合各种经济要素之后,品牌逐步升级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现象,品牌价值也成为企业重要的价值组成部分。
品牌最初的功能,是作为一种标识,便于消费者识别同类产品(或者服务)。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联系度和忠诚度的不断提升,品牌的功能性质发生转变,成为企业的一种潜在创收资源,并具备了价值特性。
特殊劳动投入与市场认可
品牌价值主要指顾客基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对品牌所作出的差异性选择,从而为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带来现金流和其他附加值。
品牌价值既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指高质量的、创造性的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相关,也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相关。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度。如果生产者有较高的特殊劳动投入(比如独具匠心的设计、使用了稀缺的资源和特有的技术工艺等),但缺乏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属性,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即使投入再多也没有较大价值;相反,如果生产者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哪怕是普通原材料,一样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生产者的特殊劳动投入与市场认可的契合度越高,其品牌价值就越大,反之,则品牌价值越小。
世界品牌价值评估取向
品牌价值评估是将品牌价值用货币形式量化,使消费者能直观地比较各种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优劣程度,并影响其最终的消费选择。
目前,世界上对品牌价值的评估取向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评估品牌价值,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引发联想等等。从这个角度评估品牌价值的目的,是识别品牌在哪些方面处于强势,哪些方面处于弱势,然后据此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或地位。世界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Facts咨询公司认为,品牌价值是消费者是否有持续购买你的品牌产品的意愿,因而品牌价值评估与品牌忠诚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另一类则侧重从公司或者财务角度,赋予品牌某种价值。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评估方法是由英国伦敦Inter Brand公司提出的Inter brand法,评估核心在于品牌所有者在未来能否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比如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世界知名品牌具有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这是因为购买这些品牌的消费者下次很可能还会继续选购,而购买那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转换其他品牌。需求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未来收益越高,品牌价值也就越高。
从市场实践角度来看,在世界知名企业的整体价值中,其品牌价值所占比例非常高——2013年世界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前五名品牌价值均超过本企业整体价值的26%(英国品牌价值评估公司Brand Finance2013年报告)。
国内品牌价值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建设,逐步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的品牌管理理念,品牌竞争雏形渐显。在市场竞争中,有的品牌消失了,有的品牌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国内消费者形成品牌消费理念。
目前,人们在衡量一家国内企业实力是否雄厚、其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值得购买时,除了关注企业的资产价值、股票价格、财务数据等能够量化的指标外,还要知道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的品牌价值,可以让人们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规模大小、竞争能力的强弱等等。比如保险公司,国内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多如牛毛,哪个公司的品牌价值最大、消费者认可度最高呢?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2014年发布的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国人寿排名第五,品牌价值达1 745亿元人民币,位列保险类公司第一;而一些小的、知名度不高的保险公司,品牌价值只有中国人寿的十分之一,差距相当明显。市场调查显示,同等条件下,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必然倾向于知名品牌企业。由此可见,品牌价值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潜在收益,是企业被市场和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标志之一。
虽然,与世界级品牌相比,我国自主品牌仍有较大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企业在积极推进品牌建设的同时,我国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从《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GB/T 29187/ISO 10668)到《品牌评价多周期超额收益法》(GB/T 29188),再到《品牌价值评价零售业》国家标准(报批稿)等十余个行业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这套评价标准体系将为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