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判断乳腺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

2014-06-05周立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椭圆形腋窝边界

周立松

(广西省柳州市人民医院外科门诊,广西 柳州 545001)

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判断乳腺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

周立松

(广西省柳州市人民医院外科门诊,广西 柳州 54500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判断乳腺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及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两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有22例的腋下淋巴结有转移(LN+),38例无转移(LN-)。经钼靶X线摄影,发现在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及周围结构不清晰,呈均匀的高密度影;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有清晰边界,呈密度不均的壳状影;乳腺增生患者的淋巴结呈圆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清晰,呈不均匀的低密度影。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摄影,可对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形态、边界、密度、周围结构及转移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有利于临床上整体了解乳腺癌患者病情,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腋窝淋巴结;乳腺增生

掌握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分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大意义。通常来说,患者淋巴结的相关情况都需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才可得知,怎样在术前了解这一信息,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数字化钼靶、高分辨彩超。传统的钼靶影像学检查很难判定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但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将钼靶影像与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就能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更为确切的判定[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女性,年龄在24~72岁,平均(53.8±2.9)岁。同时选取我院门诊同期接诊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3~70岁,平均(52.4± 3.0)岁。

1.2 方法。仪器:MGU-100A型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8610型干式激光打印机(柯达公司生产);干式激光胶片。摄影方法:所有患者均取内外斜位(双侧乳腺MLO)、头尾位(CC位)、外头尾位(XCC位),部分病例需行局部点压。摄影内容包括整个乳房、腺体后脂肪、腋窝、胸大肌。开启全自动化模式对患者的乳腺进行检测,了解乳腺厚度及类型,自动选择最优曝光参数(mAs、滤波板、靶面、kVp)。摄影后,以高分辨率显示器显示图像,观察标准的数字化图像,调节对比度、亮度、局部图像,并通过缩小、放大方法清晰展示腋下及乳腺结构。在显示器上,对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数目进行清点,测量淋巴结长短径,仔细观察淋巴结的边缘、密度、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

2 结 果

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特点比较,见表1。①乳腺癌:60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有22例的腋下淋巴结有转移(LN+),38例腋下淋巴结无转移(LN-)。在LN+患者中,经钼靶X线摄影,发现有8例(36.4%)有淋巴结肿大(双侧2例、单侧6例),淋巴结个数最多者16枚,淋巴结最大为21 mm×26 mm,淋巴结横径较长,呈椭圆形或圆形,形态饱满,边界不清晰,表现为高密度影且密度均匀,但周围结构不清,可见增粗的或条锁状的网状阴影。38例LN-患者中,经钼靶X线摄影发现有5例(13.2%)有淋巴结肿大(双侧1例、单侧4例),淋巴结最大为14 mm×7 mm,多呈椭圆形或圆形,有清晰边界,表现为周围密度高、中心密度低的壳状影,且密度不均。②乳腺增生:经钼靶X线摄影,发现有25例有淋巴结肿大,占41.7%(25/60),淋巴结数目最多者13枚,淋巴结最大为23.9 mm× 15.3 mm,多呈圆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清晰可见,淋巴结内部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且密度不均,其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钼靶摄影表现相比,无明显特异性。

3 讨 论

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在生长时,常会对乳腺组织淋巴管造成侵犯,大部分的癌细胞巢会发展为癌栓,并经由淋巴管运送至淋巴结,癌栓将在淋巴窦内滞留并持续生长,从而出现转移癌灶[3]。腋窝是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最多的部位。据相关文献报道[4],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乳腺癌,所切除的淋巴结中约有40%~60%会发生转移。单纯凭借触诊了解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大误差,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淋巴结都位于脂肪组织中,只有肿大十分明显的转移淋巴结,或是出于胸大肌外缘的淋巴结才能触及[5]。所以,临床需采用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以明确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表1 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特点比较

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系统,通过运用全自动化模式,即可对整个腺体、皮下、乳头进行清晰显示。在对MLO位进行摄影时,可对腋下区域进行良好的显示,术前进行钼靶X线摄影,有助于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腋窝淋巴细胞的正常X线片特点为[6]:大小不一、数目不等,呈蚕豆、圆形、椭圆形或哑铃状,多数密度不均,边缘光洁整齐,周围结构清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增生患者的淋巴结呈圆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清晰,呈不均匀的低密度影;乳腺癌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及周围结构不清晰,呈均匀的高密度影;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有清晰边界,呈密度不均的壳状影。乳腺癌LN+患者淋巴结的钼靶X线摄影特点与LN-患者、乳腺增生患者的淋巴结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总之,对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摄影,可对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形态、边界、密度、周围结构及转移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有利于临床上整体了解乳腺癌患者病情,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1] 玄东春,何娟.老年女性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485-3487.

[2] 滕妍,曹满瑞,孙立宏,等.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50-52.

[3] 朱丽娜,谢宝杰,王秋香,等.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CA153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 476-476.

[4] 邓齐川,周洋.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CA153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24(6):555-556.

[5] 黄美善,玄贞爱,高伟,等.乳腺癌钼靶钙化灶表现与ER、PR、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68-4270.

[6] 丁汉军,郭媛,汪珍穗,等.全数字化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中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6):849-851.

R737.9

B

1671-8194(2014)28-0241-02

猜你喜欢

椭圆形腋窝边界
守住你的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阅读理解专练(四)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蜜蜂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是卷发?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