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4-06-05张宏伟杨世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髋臼稳定型股骨颈

张宏伟 杜 伟 杨世杰 崔 宇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对比

张宏伟 杜 伟 杨世杰 崔 宇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考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然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患者康复效果亦良好,推荐使用。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近年来疾病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话题。传统非手术治疗中患者需长期卧床,极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及褥疮等严重并发症[1]。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的主要手术方法,然而内固定手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术后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为对二者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32±3.256)岁,受伤原因:车祸原因39例,行动不慎跌倒51例;患者均存在严重骨质疏松,Evans分型为Ⅱ~Ⅵ型,合并症:糖尿病21例,心脏疾病13例,陈旧性脑梗死伴偏瘫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意识清晰,无精神疾病及神经疾病患者;无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非病理性骨折患者。

1.3 方法: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双动人工股骨头假体。参考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2 h患者提前使用抗生素,麻醉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体位采用标准侧卧,患髋在上,将患者骨盆及躯干始终保持与手术床呈90°,牢固稳定此体位。切口均采用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切口长度7~11 cm,平均9.5 cm。顺皮肤切口方向,劈开臀大肌,依次显露臀中肌、外旋肌群及股方肌,一般只切断所有外旋肌群即可暴露,必要时部分切断股方肌。切开关节囊,将髋关节后脱位,按术前测量锯断股骨颈,此时在髋臼前下缘与髂腰肌之间、髋臼后方、髋臼前上方分别放置髋臼拉钩。完整暴露股骨颈残端,此时,髋臼和股骨颈残端都得到了良好暴露,依次作股骨颈截骨,髋臼显露,臼唇切除,臼软骨磨锉,以及臼杯安装;屈曲、内收、外旋大腿,显露股骨颈截骨面,依次扩髓,置入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试活动无脱位倾向,按层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1 d。两组患者术后12 h均皮下注射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连续7~10 d;术后24 h患者患肢足趾及下肢关节进行被动或主动功能训练,结合卧位及坐位,鼓励患者勤翻身及深呼吸。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效果分级:≥90分为优,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良,<70分为差)[2]。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2.2 观察组随访期间Harris评分:优16例,较好20例,良8例,差1例;参考组随访期间Harris评分:优15例,较好20例,良8例,差2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骨折类型,患者多伴随骨质疏松等症状,多是由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体弱多病,同时脏器功能代谢差,功能低下及应激能力低下,患者一旦出现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极易出现褥疮。肺炎、静脉血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病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长期非手术治疗可带来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可耐受手术患者,主张尽早手术治疗,从而减轻骨折所引起的剧痛,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下地活动,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在采用保守内固定手术治疗时,患者极易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同时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极易引起再骨折,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逐渐推广使用的有效手段,效果显著,然而目前临床关于全髋与半髋关节术尚未形成统一意见[3]。有学者认为半髋置换术在治疗时,利用人工股骨头与髋臼形成新关节,会对髋臼造成较为严重磨损,同时老年患者自身可出现关节退行性变情况,导致这种磨损加剧,术后疼痛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而全髋置换替换术替换了髋臼及股骨头,有效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节疼痛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参考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中失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有显著效果,然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更适合老年患者尤其是耐受性较差患者使用,可在临床推广。

[1] 强辉,王坤正,张晨,等.动力髋部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9,3(1):333.

[2] 吕涛,张金龙,滕宇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06-208.

[3] 韦良臣,谢笑宸,叶海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6):527-528.

[4] 张殿英,姜保国,付中国.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23(2):91-93.

[5] Armitage JN,Van der Meulen JH.Identifying co-morbidity in surgical patients using administrative data with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Charlson Score[J].Bri J Surg,2010,97(5):772-781.

R683.42;R687.3

B

1671-8194(2014)28-0219-02

猜你喜欢

髋臼稳定型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