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病理临床特点

2014-06-05龙芳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胆囊癌根治术胆囊

龙芳荣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30500)

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病理临床特点

龙芳荣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30500)

目的对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45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45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诊断为急性胆囊炎7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15例,梗阻性黄疸1例。经病理确诊后,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6例。患者确诊后,有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其余未行根治术,但均进行化疗。结论病理诊断仍然是进行肿瘤确诊以及分型分期的金标准,所以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并观察肿瘤的分化程度,从而对后续治疗做出指导。在对意外胆囊癌做出确诊后,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以及患者全身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或者是化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意外胆囊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

临床上将在胆囊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称为意外胆囊癌,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意外胆囊癌的发现率越来越高[1]。胆囊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在早期就易转移,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对于胆囊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意外胆囊癌的发现在临床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2]。本组在2012年~2013年共发现45例意外胆囊癌,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600例中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58~81岁,平均(69±7.9)岁。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痛反复发作,腰背部放射痛,以及黄疸,经B超检查确诊,诊断结果见表1,患者的相关诊断均符合其诊断标准[3]。

表1 患者诊断结果

1.2 手术方法:600例患者中39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发现胆囊癌后,取病理组织送检,均经病理确诊为胆囊癌,患者确诊后,有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其余未行根治术,但均进行化疗。

1.3 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织学检查:在45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胆囊底部23例,占51.1%,位于胆囊体部20例,占44.4%,另有1例患者癌灶位于胆囊颈部,占2.2%,1例患者癌组织弥漫整个胆囊。组织学分型,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6例。镜下癌组织呈腺样排列,并向胆囊壁浸润型生长。在诊断为胆囊息肉的患者中,肿瘤大体形态为息肉型。而在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中,肿瘤大体类型为厚壁型,黏膜质地粗糙,胆囊壁变硬。而在胆囊炎的患者中,胆囊黏膜腺体萎缩,胆囊壁增厚,质地变硬。在表现为胆囊颈部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中,经病理组织检查为胆囊颈部胆囊癌。

2.2 病理分期:在对患者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我组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从而对治疗进行指导。其中原位癌5例,T1期12例,T2期18例,T3期6例,T4期4例。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对于不能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或者未进行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化疗。

3 讨 论

胆囊癌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却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肿瘤发生后,迅速出现远处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4]。而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时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报道逐渐增多[5]。而且有研究表明[6],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其胆囊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未患有胆囊结石的正常群体,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女性意外胆囊癌的发现率要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有关。因此,为探究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我组对2012年~2013年在我院发现的意外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对确诊后的后续治疗进行指导。

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B超检查也缺乏特异性,因此容易与其他胆囊的良性病变混淆,从而误诊,贻误患者的治疗时机[7]。而且对于胆囊癌的患者,常常合并胆囊的其他病变,如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因此早期胆囊癌很难再B超下鉴别,也给早期胆囊癌的发现带来了困难。在本组中,初次诊断为急性胆囊炎7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15例,梗阻性黄疸1例,而在经病理确诊后,均为胆囊腺癌,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6例。所以,病理检查仍然是确诊胆囊癌的金标准,而且在进行胆囊良性病变的诊断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要注意与胆囊癌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老年女性、胆囊结石5年以上的患者,以及胆囊息肉直径>1 cm的患者,对于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囊壁变硬的患者,要及时取病理组织送检,避免对胆囊癌患者的漏诊[8]。另外,对于意外胆囊癌患者的治疗,如果为原位癌或者出于T1期,因为患者已进行胆囊切除术,不必再进行二次手术,对于T2期的患者,要再次进行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进行根治手术,对于T3、T4期,全身情况能够耐受的患者,也要进行扩大切除术,另外,患者术后要进行化疗。而且,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患者来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容易造成腹腔的种植,因此对于高危患者,临床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要注意手法的正确和精细,避免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害。

综上所述,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患者来说,病理诊断仍为其确诊的金标准,并能对后期的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医师要根据病理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

[1] 姚春和,耿智敏,王林,等.5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5):324-325.

[2] 祝东强,张勇,刘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治[J].四川医学,2012,33(11):2019-2020.

[3] 陈倩,向吉富,彭英霞,等.意外胆囊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4):404-406.

[4] 张启科,王玲,韩林育,等.意外胆囊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40-1441

[5] 廖谦和,李伟华,夏康,等.意外胆囊癌2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3):334-335.

[6] 刘德伟,肖隆斌,黎文峰,等.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2):28-30.

[7] 郭少峰,王小明,吴雪梅,等.意外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9):1345-1347.

[8] 张云利,郭剑民,王新保,等.45例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7):557-559.

R735.8

B

1671-8194(2014)28-0209-02

猜你喜欢

胆囊癌根治术胆囊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