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22例经验

2014-06-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修补术腹股沟

陈 斌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卫生院,安徽 六安 237442)

基层医院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22例经验

陈 斌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卫生院,安徽 六安 237442)

目的观察在基层医院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指导以后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拾腹股沟疝患者44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中能有效的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基层医院;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手术时间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其疝修补术手术方法简洁明了,基层医院可熟练开展。自1887年Bassini首创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以来,虽然在bassini法的基础上演变出许多手术方式,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于是1986年Lichtenstein等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2]。我院为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指导今后临床术式选择,特选取22例进行无张力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比较,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拾腹股沟疝患者44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3.6±8.2)岁,斜疝16例,直疝6例。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2.0 ±9.0)岁,斜疝17例,直疝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类型等其他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平卧位,在连硬外麻醉下打开腹股沟管前壁,钝性分离、提起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找到疝囊并逐步分离至疝囊颈处,高位结扎和切断疝囊,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精索置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缝合前壁,逐层关闭。观察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及体位均同对照组,在打开腹股沟管前壁和分离疝囊后采用人工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或薄弱,将补片分别缝至腹股沟韧带上、联合腱和弓状下缘上,其他步骤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0.2±11.5)min,下床活动时间(9.5±2.0)h,住院天数(4.0 ±1.1)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9.5±15.9)min,下床活动时间(15.6±5.0)h,住院天数(7.0±2.5)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疝类型之一,其中又以斜疝发病率最高、手术者最多。传统的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如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等,是强行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梳韧带缝合在一起,属有张力的疝修补方法。缺点是强行将不同组织张力性缝合在一起,改变了腹股沟管原有的解剖结构,且造成局部组织张力过高,导致术后患者腹股沟区牵扯痛明显,从而尿潴留、腹胀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3]。不同组织的缝合又不利于组织间的融合,可引起缝合线断裂、组织撕,最终导致腹股沟管后壁组织再度缺损,疝复发率较高,相关报道高达10%~15%[4]。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高分子材料进行的腹股沟疝修补的最新方法,其利用人工补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避免了过多组织的分离和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强行缝合所造成的牵扯痛,弥补了传统手术方法的多项不足。尤其适用于那些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和高龄的患者[5]。由于其无张力修补了腹股沟管后壁的缺损,术后无牵扯痛,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随访术后复发率较低[6]。我院22例进行无张力修补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中能有效的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朱本华,王胜军.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117.

[2] 吉祖贵.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7例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35.

[3] 罗肇林,吴志宇.腹腔镜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09,4(2):117-118.

[4] 郭兢津,梁伟雄,张彤.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128-4131.

[5] 郭毅,张宇,洛一夫.无张力疝修补术32例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8):6150.

[6] 吴晓军,项建明.社区医院5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3):176.

R656.21

B

1671-8194(2014)28-0181-02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