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2014-06-05王雪
王 雪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王 雪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治疗A组30例和治疗B组30例。结果治疗B组患者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均明显优于治疗A组,治疗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半导体激光;泛昔洛韦;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属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带状疱疹常会发生皮损,皮损消退之后,会出现四肢神经痛的后遗症,伴随着长时间的疼痛,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心理情绪[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治疗A组(口服泛昔洛韦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5±10.2)岁,病程2~8 d,平均病程(4.5±2.1)d,皮损分布情况:头颈部11例,胸背部15例,腰腹部4例。治疗B组(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6±10.4)岁,病程3~9 d,平均病程(4.7± 2.0)d,皮损分布情况:头颈部13例,胸背部12例,腰腹部5例。两组带状疱疹均排除1个月内进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病毒药物治疗者,排除严重心脑肾重要脏器患者、排除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排除药物过敏史患者。
1.2 方法
治疗A组口服泛昔洛韦250毫克/次,3次/天,连续治疗7 d。治疗B组在口服泛昔洛韦的基础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采用试验设备:LHH-500IVA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功率为:810 nm(400~500)× 2/次,照射时间15分钟/次,每天1次,连续1~2周。治疗部位:带状疱疹皮损处及神经根。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主要观察带状疱疹患者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情况。②观察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情况:效果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的皮损完全消失,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皮损消退>70%,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有效:患者皮损消退范围是30%~70%,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对带状疱疹患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情况(表1)。
表1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情况
2.2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表2)。
表2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3 讨 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感染人体之后会在脊神经、脑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内潜伏,一旦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会被激活,沿着感觉神经轴索逐步下行,对神经节形成侵犯,诱发炎症、疼痛、皮肤损伤、发热等病理性变化,并且向着末梢感觉神经纤维传播[3]。带状疱疹消退之后,仍然存在被病毒侵犯部位的神经痛,反复迁延,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资料显示[4],目前为止年龄是唯一被公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和激活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神经损伤严重,并且老年患者的神经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能力明显降低,进而造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增高[5]。泛昔洛韦类似于阿昔洛韦的抗病毒药物,其属于二乙酰基-6-去氧类似物,其在体内可以迅速发挥干扰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有效的抑制疱疹病毒的DNA合成和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和抗炎症的效果,有效的促进皮损的愈合和病毒的抑制,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半导体激光采用的是810 nm红光,从浅入深逐步的发挥治疗效果,红光的热效应可以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和水疱的干涸、结痂,半导体激光穿透深度达到皮下5~7 mm,有效的消除水肿,并且促进皮损部位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了皮损部位细胞再生和免疫功能的增强,产生生物刺激效应,有效的提高细胞膜通透性,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改善皮肤的营养状态,促进血管再生,上皮细胞增长,进而有效的加快皮损的愈合,还可以进一步生物调节,对受损的神经节进行消炎和修复,有效的起到了镇痛的效果[8]。另外半导体激光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末梢感受器,有效的降低感受器的兴奋性,促进吗啡样物质释放,降低局部的5-羟色胺的生成,进而发挥镇痛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治疗A组(口服泛昔洛韦治疗组)30例和治疗B组(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30例,结果表明,治疗B组患者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均明显优于治疗A组,治疗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提示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昕,赵梓纲,田红芳.半导体激光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21(2):115-118.
[2] 董小瑜.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2):107-
[3] 杨丽红,芦胜芝.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14):41-42.
[4] 马照成,盖立芳.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2):124.
[5] 马国安,王宝娟,丁红炜.自拟灭痛消疱汤联合泛昔洛韦和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9):77-78.
[6] 秦兰英,邢卫斌,刘文芳.泛昔洛韦联合大功率He.Ne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3):184.
[7] 王慧明,王桂芳,王南.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4):317.
[8] 李丹,高彤,孙冬梅,等.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19.
The Clinical Detection of Treatment Acute Posterior Ganglionitis by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Famciclovir
WANG Xue
(Renhe Hospital of Beijing, Beijing 102600, China)
ObjectiveTo approach clinical result of treatment acute posterior ganglionitis by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famciclovir.MethodTo analyze 60 cases clinical data of acute posterior ganglion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1 to 2013.6, which was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treatment A group 30 cases and treatment B group 30 cases.ResultBlister stop time, blister dry time, time to onset of pain relief, lesions completely crusted over time of treatment B group was better than treatment A group,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face ordinary type of vitiligo of treatment B group was higher than treatment A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clinlcal symptom of treatment acute posterior ganglionitis by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famciclovir was obviously, the result was good, which was to be used.
Semiconductor laser; Famciclovir; Acute posterior ganglionitis
R752.12
B
1671-8194(2014)28-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