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制胜拍统计分析

2014-06-05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吊球杀球斜线

●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马 骁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制胜拍统计分析

●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马 骁

乒乓球运动的制胜拍即制胜分,通常也叫主动得分或强势得分,是指用较大力度或精巧角度迫使对方无法成功防守而得到的分,包括杀球、吊球、突击、扑球等。为了更加准确、细致地了解比赛中的制胜分击球技术,本文对世界排名前5位选手(李宗伟、谌龙、田儿贤一、苏吉亚托、约根森)比赛中制胜拍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强化对制胜拍概念的认识,为我国教练员及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世界排名前5名的选手李宗伟、谌龙、田儿贤一、苏吉亚托、约根森(表1)。

表1 比赛对阵队员

2 结果与分析

2.1 制胜拍统计与分析

2.1.1 前场制胜拍

统计显示,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单顶尖选手网前主要制胜技术是扑球,占67.03%。由于其更具攻击性、球速更快,因而很难令对手快速反应和组织防守。其次是平推球,占14.29%。平推球的飞行距离更长、球速相对较快,具有一定的突然性,能够有效地前后调动对手,达到制胜的目的。搓球在前场制胜拍中占13.9%,仅次于平推,具有击球点较高,动作细腻的特点;利用手指的灵活性和爆发力进行“搓”“切”和“挑”,改变球在空中的正常运动轨迹,使对方回击困难。因此,搓球是创造进攻机会的一种手段,通常在比赛中更多被运用在组织进攻上。统计显示,在主要制胜技术中,斜线击球的成功率较高,扑斜线为29.67%,平推斜线为9.89%。由于斜线距离长、角度大、球速快,对手很难在第一时间快速击球,往往出现刚判断好落点时球已落地。扑中路占网前制胜拍的24.18%。中路作为比赛场地的中心区域,多以近身球为主,角度刁钻,故有目的地扑中路追身球,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1.2 中场制胜拍

统计显示,当今世界顶尖羽毛球男单选手中场制胜拍以突击为主(62.11%),是中场主要的得分技术。突击球速度快、发动突然,对手很难及时判断,且出球力量较大,防守时很难回击。在比赛中,一旦对手回球质量下降就会出现突然一击的机会。

抽球的技术特点为“平”“快”“狠”。在比赛中,只要一方击球进攻落点不好或球速较慢,就可以利用平抽技术加速反攻。挡球的技术特点是发力小、借力打,能较好地控制球的落点。比赛中运动员若能控制好击球角度、弧度和力量,便能很好地控制、调动对手。中场平抽快挡技术常运用于双打时的相持局面,加上在中场位置击球球速快,因而单打比赛也广泛运用。由于中场平抽快挡击球弧度不高,轨迹较平且力量大,造成回击中场球节奏快,速度快,比赛中不易防守。统计发现,羽毛球男子单打中场制胜拍线路以突击直线较多(27.37%),其次是斜线(22.11%)。抽球和挡网的使用率分别为20%和17.89%,这2种技术也是以直线为主。在突击制胜拍中,直线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对方在被动回球时以打斜线为主,因为斜线距离更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准备时间。因此,在准备进攻时要多注意斜线,一旦抓住机会就快速突击直线,使对方很难及时回位,从而达到一拍制胜的目的。

2.1.3 后场制胜拍

调查发现,当今世界男单顶尖选手后场的主要制胜技术是杀球(77.86%),其次是吊球(19.8%),平高球仅占3.05%。杀球具有击球力量大、飞行弧线直、球速快、落地时间短、威胁大的特点。后场杀球技术有速度、路线、角度等多种打法的变化,其中,攻击力最大的是扣杀。因此,后场杀球技术效果最佳,集中表现在:可直接得分,创造有利的得分机会,抑制对方的进攻,转化场上的攻守态势等。不难看出,具有较大杀伤力的大力扣杀技术,一直是优秀选手必备的主要技术,作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而被经常使用。同时,结合快速的平高球或劈吊球增加得分手段,打乱对手的比赛节奏,进而取得胜利。

在羽毛球比赛中,拉、吊、杀技术的运用存在以下规律:杀球动作耗费体力,杀完球后回动较慢,为再次击球增加了障碍,因此,在使用频率上,拉球高于吊球,吊球高于杀球;由于杀球时球速快、力量大、落点刁钻,对手的接杀球反应时间短,致使其失误增多,因此,在制胜率上,杀球高于吊球,吊球高于拉球。统计后场制胜拍线路发现,直线杀球占37.4%,其次是斜线杀球(32.82%)。在线路选择上,直线更快、更直接。斜线吊球占16.03%,平高球在场上制胜率较低,在技术的运用上仍以拉开对手创造得分机会为主。

2.2 失分技术统计与分析

2.2.1 前场失分技术

统计显示,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单顶尖选手前场的主要失分技术是搓球,占34%,搓球要求运动员对球有较高的控制能力,在高水平比赛中表现为对每个球的要求都很高,致使击球难度增加,导致失误率升高。其次是扑球,占28%。在网前使用扑球技术的目的是一拍致命,击球力量大、角度刁,同时也容易造成失误。除搓球外,斜线扑球占失分技术的16.1%,勾球失误率为12.9%。可见,在网前球中对角线的失误率较高,由于其距离比直线长、角度大,击球时易造成失误。

2.2.2 中场失分技术

统计显示,当今世界男单顶尖选手中场的主要失分技术是挡网,占68.18%,其次是抽球(27.27%),突击仅占4.55%。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今世界顶尖男单选手中场失分最高的是斜线挡网(18.2%),其次是斜线的抽球(15.9%)与直线抽球(11.4%)。可见,中场斜线球更易失分,其原因主要是击球角度大,对球的控制难度增加,且中场球飞行距离短,所以,击球力量不易控制,更易出现出界或下网等失误。突击、抽球、挡网3个技术在中路都没有失分,可以看出,男子单打比赛中较少打中路球,且一般打中路球多以追身为主,迫使对手来不及躲避,故没有造成失误。

2.2.3 后场失分技术

统计显示,当今世界顶尖羽毛球男单选手后场失分最多的是杀球(52.13%),吊球和高球失分分别占28.72%和19.15%。杀球作为男子单打的后场主要得分手段,失误率也较高。统计发现,后场失分最高的是斜线杀球,占25.5%;其次是直线杀球,占24.5%;斜线吊球和直线吊球失分分别占14.9%和13.8%。可以看出,后场中路球的失误率最低,主要因为比赛中运动员很少打这个点,一般多以追身球为主。此外,反手区的杀球不论是直线还是对角线,失误率都很高,主要是因为在反手区击球时运动员对击球点的调整和对落点的控制都较正手难度大。

2.3 制胜拍和失分技术对比分析

2.3.1 前场制胜拍与失分技术

统计显示,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前场正手扑球的得分较高,占22.7%,是网前的主要得分手段;其次是反手扑球,占20.57%。这2项技术的失误率分别为4.26%和5.67%,仅次于失误率最高的反手搓球。观察比赛发现,网前扑球是主要得分手段。随着羽毛球技术的发展,高水平男单选手网前技术越来越细腻,搓、勾、推等技术在比赛中直接得分的比重越来越小,多数网前球都是为下一球创造得分机会。此外,扑球不同于搓、勾、推等技术,其更具攻击性,目的是一拍制胜。尽管该技术的网前得分率高,但因其很强的目的性和攻击力导致失分也较多。统计发现,反手搓球是网前失分率最高(7.8%)的技术。该技术对击球质量要求很高,而在高水平比赛中巨大的压力与紧张的比赛气氛对运动员心理都会造成影响,导致高失误率的产生。

2.3.2 中场制胜拍与失分技术

由表2可知,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正反手制胜技术的使用率基本相同,而正手挡网的失误率较高(14.39%),是反手挡网的2倍。统计发现,高水平羽毛球男单选手突击技术的稳定性非常高,是绝对的得分手段;对中场机会球的把握能力非常强,一拍制胜球的成功率也较高。比较而言,中场正手挡网的失误率较高。

表2 中场制胜拍和失分技术统计

2.3.3 后场制胜拍与失分技术

统计发现,高水平羽毛球男单选手反手杀球的制胜分(27.63%)高于正手(18.42%),表明其反手杀球更具杀伤力;在失分率方面,正手为6.14%,反手为15.35%,反手杀球尽管得分率较高,但失分率也高于正手。正手平高球的失分率为1.75%、反手平高球为6.14%,可见,高水平羽毛球男单选手反手平高球的失误率也高于正手。此外,杀球是高水平男子单打后场技术的主要得分手段,但不如突击技术稳定,得分率和失误率都较高。吊球和平高球的得分率和失误率差别不大,较为平均。需要指出的是,后场技术中往往得分率较高的球,失分率也偏高。

2.4 制胜拍与失分技术总体情况

统计发现,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最主要的得分位置在后场(占26.38%),其次是中场(占18.7%),前场得分占17.91%。失分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后场,占18.5%;其次是前场,占9.84%。在男子单打比赛中,后场球占据主体地位,因此,运动员不仅要加强后场制胜拍的攻击力,而且要提高制胜拍的稳定性和落点的准确度。只有后场制胜拍保持有力的进攻,减少主动失误,同时保持灵活多变、精确的落点,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统计显示,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最主要的得分方式是后场杀球(占20.67%),其次是扑球(占12.01%)和突击(占11.61%)。这3种技术是男子单打比赛的主要制胜技术。在失误率方面,突击最低(占0.39%),杀球(占9.64%)和扑球(占2.76%)的失误率较高。

羽毛球项目的得分规则是在规定的场地区域内,先将球击落到对方场地的一方得分。只有做到“快”并使对手“慢”,才能赢得时间差,从而突击得分。杀球、扑球、突击分别是后场、前场、中场制胜技术中球速飞行最快的,在制胜拍中占主体地位。

3 结 论

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网前主要制胜技术是扑球,但失误率也较高。搓球、勾球、平推球在网前制胜技术中所占比重不大,多为过渡性的,很难一拍制胜。男子单打选手中场突击技术制胜率高,且主动失误较少。杀球是当今世界优秀男子单打选手在后场的主要得分手段,在制胜技术中占主要地位,但失误率较高,尤其是杀斜线球。

因此,羽毛球男单选手应加强网前技术的细腻程度和战术变化,提高击球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球的变化;提高中场制胜球的稳定性,在高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失误率。需要指出的是,平抽快挡已成为羽毛球男单选手中场的必备技术。男单选手应借鉴男双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理念,提高中场技术的攻击性,尤其是平抽球技术。后场杀球虽然是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但主动失误率也最高。因此,运动员应加强杀球的稳定性和落点的多变性(即精准性),并结合高远球和吊球增加运动员后场的得分手段。

[1]黄靓.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2]刘珺.浅析羽毛球网前击球技术[J].科教导刊,2011(4)

[3]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12)

猜你喜欢

吊球杀球斜线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中国、塞尔维亚、荷兰3国女排吊球技术比较研究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对男单羽毛球运动员谌龙与李宗伟比赛中得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吊球应用的研究
关于排球比赛中的常用技巧分析
疯狂的游戏
趣味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