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六省高职高专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4-06-01王国凡叶海燕
王国凡,叶海燕
对我国六省高职高专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王国凡,叶海燕
目的:对我国6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结果:人数总体不足,师生比例失调;中青年教师占多数;本科学历占多数;具备高级职称的较少;科研水平总体不高;大部分人对工作现状持满意态度;大部分人希望有脱产进修机会;多数教师对自我发展规划不明晰。结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教师队伍较稳定,对业务素质提升愿望急切;在教师数量、学历、职称、科研、继续教育及自我发展规划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高职高专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参加安徽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承办的高职高专“国培计划(2013)”的6省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试图了解我国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真实现状,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各高职高专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3年11月安徽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承办的“国培计划(2013)”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所有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该培训班有来自安徽、黑龙江、山东、浙江、福建、陕西等6省,计21所高职高专院校,共32名学员,其中男教师19名、女教师13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电子文献),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相关文献资料,中国知网和Internet搜索引擎,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调查问卷采用课前、课间发放及回收,时间为2013 年11月28日。问卷共计32份,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100%,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及有效率(见表1)均达到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要求。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表 (N=32)
(2)问卷的效信度检验
通过安徽师范大学5位教育和体育研究专家对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根据5位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对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反复的修改完善后,80%以上的专家认为该调查问卷有效。
采用小范围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首先选择10位参加国培计划的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隔一周之后,再对这10位体育教师做同一份问卷调查,将前后2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问卷的重合率很高,其信度系数在0.8以上。
1.2.3 访谈法 抽取10位不同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了2位安徽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领导,3位参加这次培训工作的授课教师,还访谈了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位从事体育教育研究的教授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2位教授。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归纳、比较等逻辑思维方法,对整理出来的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2.1.1 教师数量 在师生比例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要求,大学要求120-150名学生中配备1名体育教师。足够数量的体育教师,是保证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以及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2],有人做过类似调查(表2),与本次笔者调查的结果(师生比:1:520)基本相符。表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师生比失调。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高职院校的快速“扩招”自然带来师生比例失调、师资不足的问题;(2)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队伍人才时普遍提高了门槛,如至少具备硕士学位,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因此,这种缺教师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里得到解决。
表2 部分省、直辖市、市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师生比例调查统计
2.1.2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1)年龄结构:教师合理的年龄结构对现有的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创造力大小[9]。《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0]中提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笔者通过问卷与访谈得知,目前,各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0%,这从表3也得到了佐证,说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呈年轻化态势。
表3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主要年龄结构调查统计
(2)学历结构:学历代表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能够大致反映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同时也预示着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的潜在水平。笔者在调查中了解,约35%的体育教师学历在研究生以上,60%学历为本科,5%为本科以下。表4的调查显示也与本研究大致相同。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部分集中在本科学历。另外,通过访谈调查得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的原因,可能与高职院校对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不够及高学历人才往往选择较好的高等院校工作等因素有关;具有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大多为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3)职称结构:教师职称结构是指不同职称阶段的体育教师之间所构成的比例关系,从高到低可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是反映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教师合理的职称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工作质量。调查发现,32名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比为0:5:23:4。按国家教育部要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合理比例为1:3:4:2。 可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并不合理,职称多集中在讲师和助教级别,具备高级职称特别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数量极少;表5的调查结果也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1)目前,高职院校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多,职称自然偏低;(2)部分教师被评为教授后会选择到发达地区省市高校或到本科院校发展;(3)高职院校大多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之前中专院校很多教师还没有评选教授(副教授)的意识。
表4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调查统计
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
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自身创新能力、高校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的振兴离不开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科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17]。从表6可以看出,近5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的人数较少,虽在普通期刊发表论文的人次占81.2%,但发表的论文总数不多且质量不高;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人数为0,省级课题占9.3%;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的人数也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2.5%。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表5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调查统计
表6 教师近5年来科研情况一览表(多项选择,N=32)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笔者通过访谈后认为:(1)随着体育教师队伍的扩建,青年教师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力量,他们承担的课堂教学任务重,另外,他们还要经营家庭、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等,使得青年教师静下心来搞科研的时间变少;(2)学历、学位结构反映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发展水平,也预示着教师队伍科研的潜在能力[18],而目前本科学历在高职院校所占比例较大,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学历层次较低是影响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3)很多高职院校因为资金或者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原因,无法订阅充足的体育类核心期刊杂志,有的学校甚至不能免费提供电子文献信息资料,从而造成青年教师查阅资料困难,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及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
2.3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表7显示,37.5%的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满意度的选择为“比较满意”,50%的体育教师选择“满意”,12.5%的教师选择“不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是满意的。其中有趣的是,在5名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中有4名选择“比较满意”,在22名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中仅8名选择“比较满意”,而4名助教则全部选择“不满意”。可见,教师职称越高,对其工作的满意度也越高。
表7 教师工作状况满意度情况调查(N=32)
表8 教师工作满意度指标体系调查( N=32)
根据学界[19]确立的把工作满意度分为工作本身、薪酬、上级管理、同事、晋升机会等5个指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通过访谈及查阅资料认为:(1)对于工作本身“满意度”较大,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一般不需要坐班,除了上课,其它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2)对于薪酬方面,教师多持“不满意”态度。究其原因:体育课时的薪酬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低,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青年教师经济压力大,职称低工资少。(3)在上级管理指标上,有53.1%的体育教师表示不满意,究其原因,体育课程得不到领导足够重视;工作业绩评价不公平;学校体育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工作环境较艰苦。(4)对于与同事之间的团队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只有很少部分的体育教师选择“不满意”。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处理同事关系时一般比较容易合作。(5)在职称晋升上,有71.8%的体育教师选择“不满意”。究其原因,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定时的科学合理性值得商榷,甚至在个别地方还存在严重问题[20];同时,有些期刊杂志也没有考虑从鼓励青年教师出发,存在非博士、非教授论文难发的情景,这都为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增加了难度。
2.4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体育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职业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21]。表9显示,65.6%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本职专业,18.7%的教师想从事本专业兼行政,专门从事行政和其他方向的教师分别仅占3.1%和12.5%。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教师仍然忠诚于自己的本职岗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21.8%的体育教师想从事行政,说明学校的行政领导存在一些特权,官本位思想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影响。
表9 教师职业态度一览表(N=32)
2.5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职进修调查与分析
教师的培养可分为彼此衔接的3个阶段: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进修。表10统计的数据结果表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选择“每年1次”进修的人占68.8%。同时,通过访谈也了解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希望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外,由表11可知,近3年来有3/4的体育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在职进修;通过对21所高职院校的体育部(室)负责人调查得知,近3年来有超过1/3的学校未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任何形式的在职进修。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重视不够,这不利于教师对知识的及时补充和更新,从而制约了体育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及时提高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也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表10 教师对进修期望情况一览表(N=32)
表11 教师近3年来在职进修( N=32)和学校组织进修培训情况( N=21)调查
2.6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我发展规划调查分析
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该学科专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程度[22]。表12显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自我发展有过思考并有规划的人占46.9%,思考但无规划的人数占50%,没有思考的教师占3.1%。从整体上来看,96.9%的体育教师均对自身的发展有过思考,有接近一半的人数已经有了规划。在被调查的5名副教授中,对自我发展有过思考并有规划的占调查人数的80%;在被调查的23名讲师中,对自我发展有过思考并有规划的占43.4%;在被调查的4名助教中,对自我发展有过思考并有规划的占25%。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职称越高,对自身的发展要求越高,并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对自我发展没有规划的教师占53.1%,有研究表明[23],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早期的 3-5年、6-9 年和后期的16-20 年是职业倦怠最易发生的时段,而如何去避免这种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给予不断督促以及教师自己的时时警醒。
表12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情况调查(N=3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存在的优势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呈年轻化态势;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是满意的,教师队伍较稳定;教师有要求提升业务水平及发展自身素质的愿望。
3.1.2 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欠缺;队伍总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脱产进修重视不够;不少年轻教师对自我发展没有具体规划。
3.2 建 议
3.2.1 注重引进人才,多渠道解决问题 要解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人数不足,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短缺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生比例情况,有计划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录用、引进具备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教师;(2)可以请一些高职称教师来校兼职或外聘一些高职称教师来校代课。
3.2.2 重视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意识 要解决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成果不丰的问题,笔者认为:(1)学校要建立科研奖惩制度,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好成绩的教师进行相应奖励;对科研成绩差的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2)创造良好氛围和收集科研信息条件;(3)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由本校科研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或聘请外校高水平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为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4)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常请国内外相关研究专家学者来学校交流指导,还可以与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研究等;(5)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年轻教师脱产进修。
3.2.3 树立终生学习观,注重自我发展规划 自我发展规划是一个人对自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有计划自觉行为,它能够帮助一个人在有限生命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积累与发挥能量。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提高对自身发展规划的认识,尤其是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可塑性强,应该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切实有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计划,这样才能可持续地有条不紊地工作、生活和学习,从而最终达到一个优秀高校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和业务高度。
参考文献:
[1]朱彦生,李树国.浅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3(6):153~162.
[2]崔吉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5~78.
[3]蒲 鹏,牛国胜.天津市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9):74~75.
[4]刘 巍.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76~77.
[5]侯昌松.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11~114.
[6]胡本东.山东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3~34.
[7]殷国玺,关恒树,邵锦梅.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09~110.
[8]申洪山,章潮晖.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85~88.
[9]朱建军.阳光体育视野下高职院校健美操选项教学开展现状研究——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17~20.
[10]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 http://www. ahnu.edu.cn/homepage/acc.php?f=cb9f273468f3d08eb8245bbf7091bf 79&ext=mht [2012-9-10].
[11]郑旭东.河南省专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53~55.
[12]宋 毅.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4):87~89.
[13]杨利军.内蒙古高职院校实施新《纲要》后对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3):30~33.
[14]张 煜.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86~97.
[15]杨雨丰.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261~262.
[16]唐花明.广西高职高专类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0):91~92.
[17]彭延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2(3):123~125.
[18]董红卫.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147~149.
[19]唐 果.独立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以浙江F独立学院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2(6):132~135.
[20]叶铁桥.湖南高校职称评审黑幕被揭[N].中国青年报,2012-05-09(7).
[21]李 震,窦彦丽.高校排球教师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省体育院系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103~107.
[22]毕远志.浅谈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7(2):21~23.
[23]钱军平.制度夹缝中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突围[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84~91.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P.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 Six Provinces of China
WANG Guo-fan , YE Hai-yan
Objectiv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P.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 Six Provinces of China, aims to provide a realist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ina. Method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logical analysis etc. Results: The number of teachers is insufficient, teacher-student ratio is uneven; Middle-aged and young teachers and bachelor degree had a majority;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 is less;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s not high; Most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ork and hope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mid-career studies.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on the self-development Planning is not clear; Conclusions: Ag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reasonable,the teachers troop is stable. Most people are desperate to grow her busines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eachers,education, academic titl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self development planning.
Vocational colleges; P.E. teachers; Status quo
1007―6891(2014)06―0101―06
G807.4
A
2014-07-08
国家社会科学资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3FTY0001)。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Institute of P.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