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
2014-06-01李淑娜
李淑娜,吴 昊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山东 青岛 26659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
李淑娜,吴 昊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山东 青岛 266590)
通过对某高校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贫困生档案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生要差;(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生更加“缺乏耐力”;(3)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贫困男大学生。
贫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调查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贫困生群体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也是需要关注、帮助和扶持的弱势群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建立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的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论文根据贫困生档案,研究了某高校四个年级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出新时期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大一至大四22524名学生。其中男生15950人,女生6574人;城市6600人,农村15924人;应届12749人,往届9775人;文科19438人,理科3086人;大四学生5067人,大三学生4996人,大二学生5905人,大一学生6556人。贫困生5228人,非贫困生17296人。
其中,贫困生的认定是采用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进行界定的,具有一系列详细的评定标准,并且建立贫困生档案库。贫困生的学生分布如下:男生3457人,女生1771人;应届2513人,往届2715人;城市515人,乡村4713人;文科754人,理科4474人;大四学生1077人,大三学生1219人,大二1371人,大一学生1561人。
(二)研究方法
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简称UPI),由63道题目组成,UPI的测试结果将学生分为三类:一类学生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二类学生可能存在心理不适,三类学生属于心理比较健康者。
该研究数据录入、转化工作采用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5.0”,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UPI分类情况
以贫困类型(贫困、非贫困)为自变量,以UPI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贫困生的UPI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M贫=11.25,M非贫=10. 28;t=5.506,P<.001)。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UPI类别率分布如图1、图2所示,贫困生的一类率和二类率都高于非贫困生。
图1 贫困生的UPI类别分布图
图2 非贫困生的UPI类别率分布图
(二)关键题目选择情况
通过对关键题目选择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对关键题目的选择率中,只有第63题“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贫困生的选择率低于非贫困生,在8题、16题、25题、62题和63题上,贫困生的选择率都高于非贫困生。
表1 关键题目选项对照表
(三)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各题目的选择率情况
该研究分别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选择率予以排序,进一步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分位于前十位的题目分别见附表1和附表2。结果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关注的前十位题目中都有九道题目是相同的,即52题、22题、14题、58题、27题、38题、57题、53题、60题;不同的题目是贫困生的“缺乏自信心(38题)”和非贫困生的“缺乏耐力(28题)”。
(四)贫困生不同类别的变量在UPI总分上的差异
分别以贫困生的性别、文理科、城乡、应往届为自变量,以UPI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在UPI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UPI总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城乡、文理科和应往届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贫困类型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UPI各题目得分的影响
以贫困类型(贫困、非贫困)、性别(男、女)为自变量,以各题目UPI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55题、47题、44题、33题和4题上,贫困类型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贫困男生在47题、44题、33题和4题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男生。贫困女生在55题和44题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男生。在其他题目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档案调查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表明,贫困生在UPI总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并且贫困生的一类率和二类率都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非贫困生的一类率分别为13.20%、11.10%。这说明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生。以往研究也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非贫困生差,这与城乡环境的差距、贫困生的家庭环境、文化教育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我国城乡环境差别较大,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环境都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的教育资源落后,贫困生在文体技能、计算机水平、操作技能、知识素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都落后于其他学生,这使得贫困生一入学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出现退缩、自闭等不良心态。
(二)贫困大学生各题目选择率情况
结果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都关注“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爱操心”“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视线”“记忆力减退”“缺乏判断能力”“总注意周围的人”“对脏很在乎”“情绪易被破坏”等九个方面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生更加“缺乏耐力”。首先,对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普遍要面对理想与现实、学习环境的变化、角色变化等方面的挑战,由于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妥当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意,大学生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例如“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爱操心”“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此外,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人际交往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加关注。所以大学生会出现“在乎别人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缺乏判断能力”“情绪易被破坏”等问题。其次,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以往许多研究表明,贫困生存在自卑、缺乏自信心等问题,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特点。由于贫困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经济开支较低,与一般同学在生活各方面的差距较大,所以容易产生退缩、悲观和失望的心理。这导致许多贫困生存在人际交往不良的问题,逐渐自我封闭,导致性格孤僻。
(三)贫困大学生不同类别的变量在UPI总分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贫困女生的UPI总分显著高于贫困男生;在城乡、文理科、应往届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自然性别的差异和社会价值取向所确立的男性与女性“应然”的价值判断标准所致,贫困女生的问题要多于贫困男生。女生和男生关注问题的角度有所差异,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男生关注自己的躯体、认知问题,而女生关注依赖、自卑等情绪问题。女生的问题表现在情绪不稳定、保守、依赖性强、缺乏主见、自我矛盾等方面,而男生则相对粗心、自立、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还有女生的自信心、耐受力、应激方式和应付能力、交往能力往往不及男生,面对困难易引起紧张焦虑,害怕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而且女生就业现状不比男生,女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之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这使女生对未来多一分担忧。因此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压力之下,贫困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四、结论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大学生,并且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贫困男大学生。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大学生更加“缺乏耐力”。
(二)大学生都关注“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爱操心”“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视线”“记忆力减退”“缺乏判断能力”“总注意周围的人”“对脏很在乎”“情绪易被破坏”等九个方面的问题。
[1]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李农等.大学生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查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27-30.
[3]明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附表1 贫困生UPI问卷中做肯定回答的前10位题目
附表2 非贫困生UPI问卷中做肯定回答的前10位题目
附表3 不同类别的变量在UPI总分上的差异
G641
A
1673-0046(2014)4-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