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前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和孕期 运动量的关系研究
2014-05-31张娟峰张琳
张娟峰 张琳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产妇孕期一类常见疾病,发病较高,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因糖代谢异常产生的糖尿病,以往研究显示[1],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尚未清楚。而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孕期运动量减少使得体质量不断升高,给孕妇及胎儿带来影响,甚至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影响[2]。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探讨妊娠期糖尿与孕前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和孕期运动量的关系,回顾分析360 例足月初产孕妇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宝鸡市金台医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0 例足月初产孕妇的相关资料。年龄23~38 岁,平均年龄(26.8±3.3)岁,孕前体质量50~57 kg,平均体质量(54.23±3.29)kg,孕前体重指数为18.54~23.76 kg/m2之间,平均体重指数为(21.34±0.58)kg/m2。其中有26 例妊娠期糖尿病与334 例非妊娠期糖尿病。
1.2 方法 对该组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同时对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通过对身高与体质量比值的计算来确定孕妇的孕期体重指数(BMI)[3],主要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以及超重组,其中将BMI 低于18.5 kg/m2作为低体质量组,将BMI 高于25.0 kg/m2作为高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处于2 个等级之间。另外,根据患者孕期增加的体质量分为A、B、C、D 4 个组别。其中A 组增加的体质量低于11 kg,B 组为增加11.0~17.9 kg之间,D 组为增加超过25 kg,C 组处于B 组与D 组之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 超体质量组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数最多,其次为正常体质量组,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数最少的为低体质量组,3 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D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其余依次为C 组、B 组,以A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最低,4 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
表2 不同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3 讨论
孕妇常由于处在妊娠期的特殊性,导致其体质量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4]。临床相关调查显示[5],妊娠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与肥胖相关,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过于肥胖的患者对于葡萄糖的耐受程度较低,同时由于其脂肪的成分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胰岛素的分泌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6]。此外,肥胖患者体内的肥大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接受程度较低,无法将水平较高的胰岛素进行尽快的代谢,使得胰岛素不断增多,最终导致胰岛功能的减退[7]。本研究结果显示,超体质量组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数最多,其次为正常体质量组,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数最少的为低体质量组,3 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其余依次为C 组、B 组,以A 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最低,4 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中,此种测量方法的临床意义较为突出。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治疗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时,需对高危孕妇引起重视。大量临床结果显示,在孕期为患者采用合理的饮食搭配,并帮助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每天活动量,可将孕前期的体重指数与孕期体质量增加的情况进行控制,同时,要求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孕妇孕期的工作情况,对于高危孕妇进行重点观察,若出现胰岛素过高等情况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诊治对策,以此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提升孕妇与胎儿的生存质量[8]。
[1]童锦,顾宁,李洁,等.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9):561-565.
[2]谭小燕,陈远华,林华,等.妊娠期饮食习惯与产后糖代谢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50,1752.
[3]张静,王小华.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36,138.
[4]张眉花,杨慧霞,孙伟杰.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相关性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63-166.
[5]欧阳凤秀,沈福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4):378-381.
[6]姚兰,张建梅,李萍.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46-48.
[7]牛建民,张温鏖,赖有行,等.不同糖耐量孕妇与脂肪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61-365.
[8]吴素萍,徐志伟.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671-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