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2014-05-31黄秋媚戴琴香李学娟

当代医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肌性斜颈胸锁

黄秋媚 戴琴香 李学娟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指胸锁乳突肌挛缩所形成的畸形。发病率可达0.008%~0.04%,在婴幼儿期出现斜颈症状的病儿可达1.3%[1]。本病可引起头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出现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常因被家长发现头部喜偏向一侧或摸到颈部有无痛性枣样大小的肿块而就诊。本文就近2年来我院彩超检查到的并被临床证实的48 例先天斜颈病例进行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分型及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并经临床证实的48 例先天性斜颈患儿,其中男30 例,女18 例,年龄在12 d~1 岁,其中有12 例胎位不正,8 例在胎儿期双顶径大于孕周,5 例羊水过少。体格检查颈部能扪及肿块者33 例,未扪及肿块者15 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Expert 730、PHILIPS HD 9、ALOKA Prosound 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 探头频率7~10 MHz。患儿取仰卧位,肩部用枕头垫高,头往后仰伸,先转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若患儿哭闹不合作,可由家长横抱暴露颈部。探头置于颈部寻找到胸锁乳突肌后,对其进行纵横扫查,观察其肌肉纹理、结构、回声强度、厚度、有无肿块,测量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如探及肿块,则要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等,并采集图片。最后检查健侧,测量健侧的厚度并采集健侧的声像图做比较。

2 结果

本组48 例患儿均可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发生异常改变。其中女18 例,男30 例,发生在左侧者20 例,发生在右侧者28 例。发生部位除1 例位于胸骨头与锁骨头分叉处外,其余均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部分。呈弥漫型增厚的19 例,厚度为7 mm~13 mm,超声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较对侧均匀性增厚、肌肉纹理增粗,回声尚均匀,无中断表现(如图1)。肿块型29例,大小为15mm×12 mm~35mm×20 mm,超声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局部有边界较清的团块状回声,多数呈梭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边缘规则,无包膜,沿肌肉长轴分布,内部多呈欠均匀的稍低回声, 肌纹理排列紊乱、中断或消失,实时观察发现胸锁乳突肌移动时,肿块会跟随一起移动。颈内静脉可受压变形。CDFI: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点、棒状血流信号(如图2)。

图1 先天性斜颈(弥漫型)

图2 先天性斜颈(肿块型)

3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病因不明。产伤、局部缺血、出血、静脉闭塞、宫内姿势不良、遗传、生长停滞、感染性肌炎或者多种因素混合造成[2]。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间质过度增生,其间散在有肌细胞、肌纤维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包括肌细胞横纹消失、空化,肌组织中间质增生势必导致胸锁乳突肌纤维化。一般在出生后2~3 周出现,表现为头部喜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或者颈部触及梭形肿块,质地较坚硬而固定。当小儿长到3~4月后,肿块可逐渐消失,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延长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牵拉头部往患侧倾斜,造成颈面部畸形,如脸部和两侧眼裂发育不对称, 颈椎侧弯、椎体楔形变、斜视等。

先天性肌性斜颈以往凭临床经验诊断缺乏客观的依据,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正常胸锁乳突肌(如图3)超声声像表现为纵切面呈带状,内部由许多肌肉纹理组成,横切呈透镜状,中间见网状、线状分隔及点状高回声[3]。肌性斜颈多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较健侧弥漫性增厚,肌纹理增粗,内部回声改变,与健侧胸锁乳突肌比较病变处回声的强度分为强回声、等回声和低回声,回声强弱与肿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强且均质回声表示纤维化程度较重;强弱不均质回声提示部分纤维化;等同且均质回声提示肌肉比较正常;低回声提示间质梭形细胞为主,肌纤维很少[4]。另一种超声表现是中下段探及梭形比较清楚规则的肿块,肌纹理中断或消失,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见点棒状血流信号。应注意的是当小儿年龄大于1 岁时,不能单凭对比两侧胸锁乳突肌径线判断本病程度,应结合内部回声及强度进行诊断。二维超声和CDFI的不同表现可为临床判定病情早晚及纤维化程度提供客观依据[5]。

本病与眼性斜颈、颈椎畸形所致的骨性斜颈、炎症或外伤所致的继发性斜颈、痉挛性斜颈、习惯性斜颈、脑性斜颈以及颈部肿块(如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瘤)等相鉴别[6]。本病病灶发生在胸锁乳突肌内,结合临床病史及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不难明确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清晰,能准确地判断病变的类型、范围、位置及肿块的大小,指导临床采取最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治疗, 避免延误时机,降低手术率,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简单、无创、无痛苦、能反复检查,观察病灶消退情况,评估治疗效果,是一种最佳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1]夏焙,吴瑛.小儿超声诊断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2-405.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 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3.

[3]吴强,张茂惠.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7):550-551.

[4]彭德坚,张根娥,詹秀英.超声早期诊断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55-1256.

[5]王磊,邱逦,于雷.超声在不同时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7):433-435.

[6]余霞英.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意义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7):1780.

猜你喜欢

肌性斜颈胸锁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探讨不同年龄段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的康复效果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发展
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推拿结合牵张康复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婴儿斜颈174例病因及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