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外影响系列研究之三
2014-05-31王永生
王永生
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之间官方和民间的交往自古以来一直没有中断,古代日本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得以发展自己的国家,中国古代货币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其影响力在日本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
《日本书纪》记载,天武天皇十二年 (683)颁布诏书,要求 “自今以后,必用铜钱”。这是见于文献的日本官方要求使用铜钱的最早记载。在此之前,社会上应该早已开始使用钱币,只是大部分人仍习惯于物物交易,钱币还未被普遍接受,故有此强制性的要求。日本最初流通使用的钱币,应该是遣唐使带回的开元通宝等唐朝钱币。元明天皇庆云五年(708)正月,武藏佚父乡首次发现铜矿,献铜于朝廷,元明天皇大喜,遂改元 “和铜”①,“二月始置铸钱司”仿唐开元通宝钱形制,“令近江国铸铜钱,八月行铜钱”。日本终于在“用钱令”颁布25年后的708年 (元明天皇和铜元年),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钱铸造“和同开珍”钱。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有铜质、银质两种。另外发现有一种 “富本”钱,一般认为早于和同开珍钱,但文献中不见记载,可能是试铸钱。
奈良初期,日本经济仍停滞在自然经济阶段,对于货币的使用,社会上尚未普及。为了鼓励用钱,曾于和同四年 (712)颁布 “蓄钱叙位法”②。在奖励用钱的同时,也积极鼓铸钱币,从元明天皇和铜元年 (708),到村上天皇天德二年 (958)的二百五十年间,先后铸造了万年通宝 (757)、神功开宝 (765)、隆平永宝(796)、富寿神宝 (818)、永和昌宝 (835)、长年大宝(848)、饶益神宝 (859)、贞观永宝 (870)、宽平大宝(890)、延喜通宝 (907)、乾元大宝 (958)等十一种货币,与和同开珍钱一起,统称为 “皇朝十二钱”。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自铸货币。
和同开珍
因铜源不足,每铸新钱,以一枚当旧钱十枚,而新钱的分量反而有减轻的趋势。皇朝十二钱中,只有万年通宝、神功开宝和隆平永宝初铸时较厚重,在一钱以上;永和昌宝以后诸钱均轻小无比,延喜通宝和乾元大宝有时甚至用铅铸造。因此,自奈良朝以来,日本政府虽曾多次铸钱,终因减重且粗制滥造,民间皆不愿用。至平安朝时,因与宋朝贸易频繁,宋钱开始大量流入日本。宋钱制作精美,信用卓著,日本民间皆非宋钱不用,遂使宋钱通行日本全国。日本政府虽一再颁发禁令,终归无效,只得承认宋钱流通合法③,并从村上天皇以后,停止铸钱,完全听任宋钱以及后来的明朝钱币自由流通。自此,中国货币在日本通行约有六百年之久。
由于日本民间渴望宋钱,所以南宋中叶以后,日商入宋贸易者甚多。“倭人冒鲸波之险,舳舻相衔,以其货物来售。”④其目的就是为了换取宋钱。日本各地考古发掘出土钱币中百分之八十多为宋钱,且数量多达四十余万枚,即是证明。⑤
元初,忽必烈曾两次远征日本,致使终元之世两国政治关系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但贸易关系却从未间断。日商来华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取中国货币,除 “以其货物来售”外,有时也直接携带黄金来换取铜钱。如 《元史》记载:“至元十四年 (1277)日本遣商人持金来易铜钱,许之。”⑥十三世纪末,足利将军统治时期,日本曾仿照元钞使用过纸币,1319年 (延祐六年)停发,据说一部分曾流通到十五世纪⑦。
明朝初年,日本使用中国钱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社会上已普遍接受并信用中国钱币。在室町幕府与明朝的贸易中,铜钱成为必求之物。如第四次遣明使所携国书云:“书籍、铜钱仰之上国,其来久矣。……永乐年间多给铜钱,近无此举,故公库索然。何以利民,钦请周急。”第六次遣明使所携国书亦云:“抑敝邑久成焚荡之余,铜币扫地而尽,官库空虚,何以利民,今差使者入朝,所求在此耳。”⑧
日本从明朝输入的钱币中,以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为最多,宣德通宝钱次之。宣德以前,明政府推行宝钞,禁止铜钱流通,府库积存大量铜钱,常来用作对外赏赐和支付。宣德十年 (1435)以后,兼行钱钞,对外赏赐很少再用铜钱。日商通过贸易所取得的铜钱也多是唐宋旧钱或是民间私铸钱,而非官铸制钱。“惟用中国古钱。每钱一文,价银四厘。向者福建龙溪地方私自铸钱市之,彼重中国之钱,不计龙溪之伪。”⑨
据日本文献记载,室町时期日本从明朝大量输入钱币,除 “古钱”外,还有 “渡唐钱”、“渡来钱”和 “京钱”等称谓。所谓 “古钱”是指唐钱和宋钱;“渡唐钱”是指输入的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和弘治通宝等明朝钱币,与 “古钱”一起又被泛称为 “渡来钱”,以宋钱为最多,唐钱、明钱次之;“京钱”是指日人仿铸的明朝钱币及宋钱,因明钱供不应求,遂有仿冒私铸。长崎为幕府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故又称 “长崎贸易钱”。时人所记 “由琉球、高丽以得中国之钱为样,本国照样铸之。”⑩就是指仿铸明钱。
自宋朝开始,日本每年通过赏赐、贸易以及走私等方式从中国输入大量钱币供国内流通使用,这种现象延续六百多年直到明朝万历后期始告结束。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明朝隆庆年间开放海上贸易后,已开辟东亚航线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先后成为中、日的贸易对象国。因与欧洲市场相联系,中日间主要的贸易商品及价格开始发生变化。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最主要商品已由铜钱变为了丝绸、瓷器以及中药[11]。当时日本正值江户初期,社会上层普遍追求奢华,中国丝绸在日本贵族中大受欢迎,售价极高。海商走私铜钱的获利率远不如贩卖丝绸等商品,贩运铜钱的行业渐被中日海商所放弃,铜钱外流亦趋低落。
另一方面,日本早在元末就因依靠输入中国铜钱供国内流通而被认为有损国体。后醍醐天皇曾于1334年 (日本建武元年、元朝元统二年)筹划自铸铜钱,事虽未成,但反映了日本统治层中已有摆脱依靠中国铜钱流通的意向。宣德以后,明政府采取限制铜钱外流政策。隆庆以降,日本从中国输入的铜钱更因海上贸易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减缩,遂促使日本上层决定自铸铜钱以取代对中国钱币的依赖。这一主张在丰臣秀吉于万历二十年 (1592)因侵朝而与明朝爆发战争后变得更为紧迫。丰臣秀吉遂于1596年 (日本后阳成天皇庆长元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决定自铸货币,并主持铸造了庆长通宝钱,开启了日本继唐朝之后的第二次自铸铜钱的历史。此后,日本便不再从中国输入钱币了。庆长十三年 (1608)幕府下令禁止使用永乐通宝等明朝钱币。
庆长通宝
宽永通宝
宽永通宝 (水波纹)
日本第二次自铸货币从1596年开始,到1871年结束,相当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至清穆宗同治十年,历经275年,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庆长元年 (1596)至光格天皇天明三年 (1783),相当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到清乾隆四十八年,历时187年。所铸钱币有丰臣秀吉于庆长元年 (1596)首铸的庆长通宝钱 (庆长十一年德川家康于关东复铸庆长通宝)、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 (1619)铸元和通宝钱、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 (1625)德川家康铸宽永通宝钱、东山天皇宝永五年 (1708)改铸宝永通宝钱。其中,宽永通宝钱各代天皇均铸,背文有纪地、纪年、记数之分,亦有不少背铸各种水波纹或其它图形,品类繁杂,计有千余种,是日本古代货币中使用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版别最为复杂的货币。
后期,自日本光格天皇天明四年 (1784)铸仙台通宝钱开始,到明治天皇四年 (1871)实行币制改革为止。相当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到同治十年,历时87年。所铸钱币有仙台通宝钱,仁孝天皇天保六年 (1835)铸天保通宝钱与万年通宝钱;孝明天皇安政四年 (1857)铸箱馆通宝;孝明天皇文久元年 (1861)铸琉球通宝、文久二年 (1862)铸筑前通宝、文久三年 (1863)铸文久永宝,庆应三年 (1867)铸盛冈铜山钱。
这一时期,除德川幕府铸造的钱币外,一些地方藩主也铸有地方性的货币,如:仙台通宝、细仓当百、铜山至宝、秋田镡钱、盛冈铜山、筑前通宝、土佐通宝、琉球通宝、文久货泉等都属于地方性货币。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明治四年 (1871)使用同治七年 (1868)从香港购入的铸币机器铸造了圆形无孔的金、银、铜三种西式近代机制币。自此,日本沿用了一千多年,源自中国的东方传统手工铸币技术,被新从欧洲引入的西方近代机器铸币技术取代。但是,直至今日,日本的机制硬币中,有的中间仍保留有一圆孔,这应当是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东方钱币文化所遗留的痕迹。
从和铜元年 (708)设铸钱司,铸造最早的钱币和同开诊开始,到明治四年 (1871)铸造近代机制币为止,日本古代铸造使用货币的历史约有一千二百年,无论是完全流通使用中国钱币阶段,还是两次自铸货币阶段,日本古代的钱币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亦属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日本最初是受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钱币,后来自铸钱币也完全是以中国钱币为模本。唐朝时日本第一次自铸的和同开珍等钱币,无论形制、文字、轮廓布局以及轻重大小,都是仿照唐开元通宝钱铸造的。明朝万历年间第二次自铸货币时,还是全盘模仿中国,所不同的仅仅是将唐朝的开元通宝钱换为明朝的永乐通宝钱而已。直至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钱币文化上,仍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钱币文化。
其次,在日本古代使用圆形方孔钱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中,有一半时间日本自己并不铸钱,而是依靠从中国输入的宋朝及明朝的钱币,这在日本有关钱币的出土发掘报告中得到了证明。日本学者根据对马等48个地方所出土古钱币的统计分析,除了无法辨别的不计外,在总数554714枚出土古钱币中,中国钱币为553802枚,占百分之99.8%,其中宋钱占82.4%,唐钱占8.5%,明钱占7.3%[12]。日本古代对中国钱币的依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种完全依赖输入他国货币的情况,在世界各国中也殊为少见。
此外,日本铸造的货币,除形制上采用圆形方孔式样、技术上使用范铸或浇铸技术、文字上统一使用汉字外,还在很多其他方面深受中国钱币文化的影响。如:
铸造年号钱。第一次自铸 (奈良时期至平安早期)的 “皇朝十二钱”中的和同开珍、贞观永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第二次自铸 (德川幕府时期)的几乎全部钱币如庆长通宝、元和通宝、宽永通宝、宝永通宝、天保通宝等都是年号钱。除使用日本年号外,也使用中国年号,如乾元大宝使用的就是唐肃宗的年号。
铸造铅钱、铁钱及各式花钱。日本古代除铜钱外,也同中国一样,另外铸造有铅钱(延喜通宝和乾元大宝铸有铅钱)、铁钱 (宽永通宝和仙台通宝铸有铁钱)。除行用钱外,也铸有各式花钱,如十福通宝、南部七福神钱、富士山浅间神社铸的浅间钱以及南部大迫钱座的开炉钱等,但数量都很少。
使用纸币。除金属铸币外,日本在十三世纪末足利将军统治时期,也曾仿照元钞使用过纸币,1319年停发,据说一部分曾流通到十五世纪。
日本的钱币文化在模仿中国钱币文化的前提下,也有所突破,到十八世纪末形成了日本钱币文化特有的一些风格。如:
名称上,除通宝、元宝之外,另外新创有:开珍、开宝、永宝、神宝、昌宝、大宝等名称。除和同开珍外,其余全部都用 “宝”字称呼钱币,而和同开珍钱的 “珍”字,也是源自真笔 “寳”字的中间部分,这明显都是受唐开元通宝钱的影响。而盛冈铜山、细仓当百、秋田镡钱、文久货泉、百禄永昌、永十等钱币则不称宝。
形制上,日本第二次自铸货币的后期,即从光格天皇天明四年 (1784)铸造仙台通宝钱开始,所铸各种铜钱除盛冈铜钱外,虽然仍遵行宝文钱制,使用汉字,并保留方孔钱式样。但是,钱币的外形、孔式等形制、背文或图纹以及面背的布局等组成钱币文化之要素,与此前所铸钱币相比开始出现若干变化,表现出特有的日本钱币文化的特点。如:一是方形方孔式钱,如仙台通宝、细仓当百,又被称为 “角钱”;二是圆形圆孔式钱,如箱馆通宝、富士旗钱等,当今日本货币中,仍保留有圆形圆孔这一式样;三是方形圆孔式钱,如铜山至宝 (有当五、当十两种);四是圆形无孔式钱,如秋田波钱,像西方的打制币,中间无孔,一面铸水波纹,另一面铸一 “秋”字;五是椭圆形方孔式钱,如天保通宝、盛冈铜山、筑前通宝、土佐通宝、琉球通宝等钱都是椭圆形 (又称龟形),中间为方孔,另有中间为长方形穿孔,如秋田镡钱、秋田锷钱。
上述五种式样中,以第五种椭圆形方孔式钱最能代表日本钱币的特点,数量也最多,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当百钱;正面文字分布为穿孔上、下各两字,与传统的分列穿孔上、下、左、右的风格迥异;背面则铸纪值文字。
也有同一名称的钱币同时铸有两种不同的式样,或是同一名称的钱币书写为不同字体。如:琉球通宝、天保通宝就铸有传统的圆形方孔式样和椭圆形方孔式样两种;文久永宝钱文则分别书写为 “文久永寶”、“攵久永寶”和 “攵久永宝”三种书体,日本钱币界分别称为真文、草文、玉宝。这都可堪称为日本式对钱。
注释:
① “和同”一词出自 《国语·周语》:“财用不发,民以和同”。
② “蓄钱叙位法”诏曰:“夫钱之为用,所以通财货易有无也。当今百姓,尚迷习俗,未解其理,仅须买卖,犹无蓄钱者。随其多少,节级授位。”
③ 高仓天皇时 (1169-1180)明法博士藤原基广曾慨然曰:“近时民间恣买用宋国钱货,虽事异于私铸,理当停止,而今议者不禁其行用,甚无谓也。”
④ 《开庆四明志》卷八,转引自 《中国货币史》。
⑤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362页、425页、478页。
⑥ 《元史》卷208《日本传》。
⑦ 日本使用纸币的事,见草间直方辑录 《三货图录》附录卷之三 《宝钞为替德政》古文书之部。
⑧ 转引自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58页。
⑨ 引自彭信威著 《中国货币史》,506页,注49《日本一鉴·铜钱》条之注。《全浙兵制考》附录 《日本风土记》卷一 《倭好》条目记载 “古文钱,倭不自铸,但用中国古钱而已,每一千文价银四两,若福建私新钱,每千价银一两二钱,惟不用永乐、开元二种。”转引自 [日]松浦章著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张新艺译,35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
⑩ [明]李言恭 郝杰著 《日本考》卷之二 “贸易”。
[11]徐光启:《徐文定公集》见 《明经世文编》卷491,“彼中百货,取资于我。最多无若丝,次则瓷;最急者无如药。通国所用,展转灌输,不厌多也”。
[1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478页,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