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粳稻—小麦配套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014-05-30徐赠娣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粳稻栽培技术

徐赠娣

摘 要:分析了种植大户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提出了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53-03

安庆市宜秀区是一个城郊农业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0.8万hm2左右。近几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宜秀区种植大户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大户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区有3.33hm2以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96个,规模种植面积达1 466.7hm2,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20%左右。其中66.7hm2以上种粮大户5户,面积450hm2,35hm2以上16户,面积750hm2。目前种粮大户主要是水稻(糯稻、杂交中稻)-小麦两熟种植模式,其中糯稻面积占60%,杂交稻占25%,粳稻面积仅占15%左右;小麦种植面积达1 000hm2,占65%。

目前宜秀区水稻和小麦播栽方式主要以直播为主,占60%以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不到20%,小麦机械化直播面积仅占10%左右。大户实际生产中,常常因糯稻生育期较长,麦后直播成熟期推迟,大多数在气温较低时抽穗扬花灌浆,结实率较低,穗期病害特别是穗颈瘟易发生,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部分大户在应用杂交中稻机械化育插秧过程中,也因为播种过早、秧龄较长,影响栽插质量,或者播种偏迟,遭受后期“寒露风”影响,导致杂交稻减产。因此,采取粳稻-小麦两熟高效种植模式,走全程机械化生产之路是当前种粮大户增产增收的必然选择。

1 种植大户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

安庆市地处安徽西南部,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有利于水稻的种植,是安徽省优质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就发展粳稻作出规划:到2015年,一是稳定发展双季晚粳稻生产,二是大力进行籼改粳,扩大单季粳稻生产(品种有中粳稻和单晚粳稻),单产提高到500~550kg/667m2。近几年安庆市粳稻生产有一定发展,2013年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单产在550kg/667m2左右,比中籼稻高40~50kg/667m2,粳稻种植效益明显好于中籼稻。由于粳稻品种自身特性、国家保护政策、市场需求、种植效益、机械化操作等因素影响,发展粳稻生产潜力较大,优势较强。

1.1 粳稻特性 粳稻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株高较矮,一般在100cm左右,分蘖性较强,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群体整齐度较好,丰产、稳产性好,抗倒性强,后熟性状较好。稻米品质一般都达到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稻米外观品质好,食味清香,口感绵软。随着育种技术的创新和栽培技术的进步,过去粳稻产量不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粳稻具有较强的感光性,播种期弹性较大,适度迟播不会影响水稻安全成熟。另外,粳稻耐低温、耐阴、抗旱、抗倒,有利于提高水稻高产稳产的安全系数。

1.2 价格高 多年来,粳稻一直受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并且比中籼稻价格高,2014年国家又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其中粳稻为3.1元/kg,中籼稻为2.76元/kg。

1.3 市场需求好 我国粳稻生产成本、价格、品种等方面比粳米消费国韩国、日本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且我国粳米较能适合日本、韩国居民口味,在市场上深受欢迎,近年出口数量呈增加之势。因此,针对亚洲粳米市场,我国粳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就国内市场而言,从膳食结构来看,口粮消费中稻米总量呈下降的趋势,但粳稻需求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城乡居民的稻米消费出现由籼米向粳米转变的趋势,粳米品质佳、绵软适口、老幼皆宜。粳稻米消费结构变化加快需求增长。

1.4 易于全程机械化生产 水稻机械化收割发展迅猛,机收解决了粳稻脱粒难的技术问题。随着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生产上粳稻主要以常规粳稻为主,播种量远比杂交籼稻多,能有效保障机插育秧成苗率和减少机插漏插率,降低了育秧风险,保证了大田基本苗,提高机插质量。同时,粳稻抗倒伏能力强、不易落粒,有利于统一机械收割。因此,发展粳稻有利于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1.5 茬口好安排 粳稻-小麦两熟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前后茬空间大,茬口好安排,粳稻于5月下旬机械化育秧(软盘或硬盘),秧龄18~20d,6月中旬麦后茬机插,10月中下旬成熟机械化收割,让茬播种小麦;小麦于10下旬或11月上旬机械化直播,第二年5月底6月初机械化收割,让茬栽插粳稻。粳稻比太湖糯生育期短,又比中籼稻耐迟播,适度迟播不仅不会影响粳稻安全齐穗,还能避免中籼杂交稻生产中出现的播期早、秧龄大不利于机械栽插的问题。

2 “粳稻-小麦”配套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大户种植主要是通过机械化生产提高产量、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收的。粳稻和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有相适应的配套技术,如粳稻要注意选择品种,适期播种,抓好机械育秧、插秧,适宜栽插密度,平衡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让茬等环节;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主要是免耕机械化直播、机防、机收等环节,高产栽培技术核心是抓住机直播及其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1 粳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1.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生产中主要有“武运粳7号”、“宁粳3号”、“武运粳29”等优质中早熟粳稻品种,其综合性状较好,耐肥抗倒,米质较优,稳产高产。

2.1.2 培育机插规格化秧苗 育秧要做好营养土准备和培肥、药剂浸种拌种、分批播种、苗床管理等。秧龄18d左右、苗高12~15cm即可栽插。

2.1.2.1 床土准备 宜选择土壤肥沃、中性偏酸、无污染残茬的壤土或耕作熟化的旱田土或冬翻冬冻的稻田土等,要求土质疏松、细碎均匀、肥力较好、含水量适宜、偏酸无毒等,每667m2准备100kg,另配20kg盖籽素土。一般在播种前5~7d,按100kg干细土拌入45%三元复合肥0.25~0.5kg培肥,同时用65%敌杀松50g加少量水拌匀,以杀菌调酸。endprint

2.1.2.2 适时播种 一般前茬小麦在5月底6月初收割,6月10日左右即可栽插水稻秧苗,因此,适宜播种期在5月25日前后。播种前采取强氯精浸种消毒12h,清洗后日浸夜露,浸种20~30h至破胸见芽。667m2常规粳稻3.5~4kg,硬盘23~25张,一般秧龄18d即可。种植大户机插面积大要采取分批播种,间隔时间3~5d。

2.1.2.3 培育适龄壮秧 及时搞好苗床肥水管理,以旱育壮秧技术为主,2叶1心期前以湿润为主,2叶1心期至移栽前以旱管为主,不旱不喷水。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适时通风炼苗,培育壮秧,一般秧龄18d左右适时栽插。露天秧田育秧的要备好秧田,做好二板秧床,开沟畦沟。播种后及时摆盘,上好满沟水,加强秧田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注意要采取薄膜覆盖5~7d,栽插前5~7d要断水促根,天气不好时还要盖膜,便于适时栽插。种植大户也可实行“订单育插秧”,委托育秧工厂代育代插。

2.1.3 提高大田机插质量

2.1.3.1 大田准备 提高耕整地水平,达到机插作业的基本要求,即翻犁或旋耕深浅一致,大田表面平整。提前1d做好大田,适度沉实,以便于栽插。

2.1.3.2 合理密植 在插秧机行距固定(30cm)的条件下,要相应调节在最小株距,保证667m2粳稻1.8万~2.2万穴,穴苗在3~5株。最好选择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

2.1.3.3 提高机插质量 做到浅水栽插,达到行直,栽插浅,靠行准确,田间空插率少。机插标准为:漏插率≤5.0%、伤秧率≤4.0%、均匀度合格率≥85.0%。

2.1.4 加强机插后管理

2.1.4.1 水浆管理 机插秧为小苗移栽,一般晴天栽插时气温高,因此要搞好水浆管理。采取水浆调节,防止机插后前期缓苗期长、生长弱,中期迟发、高峰苗多、后期易早衰等,以达到防僵苗促早发,控制高峰苗,后期防早衰目的。一般机插前提前准备大田,沉淀泥浆,薄水栽秧,晴天要深水护苗,早露田促扎根立苗。返苗后浅水湿润间歇灌溉促分蘖,达到目标成穗数的80%~90%时超前搁田,分次轻搁田,由轻渐重,控制高峰苗,后期间歇灌溉为主,成熟前7d左右断水,活熟到老。

2.1.4.2 平衡施肥 粳稻-小麦两熟种植模式比中籼稻-油菜两熟种植模式需肥量要大,粳稻在高产栽培下,氮肥的用量比籼稻多1/3,同时机插秧大田营养生长期长,因此在肥料运筹上,应采取“重施基肥、分次追施蘖肥、中氮后移,稳施促花肥”的策略。一般中高产栽培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4∶2∶4。基肥先施后耕,采取全层施,一般667m2用优质复合肥25~30kg,尿素10kg。分蘖肥分2次,第一次栽后5~7d缓苗时早施,尿素5kg,第二次分蘖时追施,尿素7.5~10kg。孕穗后及时追施穗粒肥,以促花肥为主,用优质复合肥10~15kg。同时,孕穗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2~3次,增强植株抗性,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防止早衰。

2.1.4.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机插秧大田除草要比人工移栽秧次数要多,一般在栽插前2d用“丁草胺”进行大田封闭,移栽后5~7d用“丁·苄”拌尿素除草,分蘖后看草情再用“二氯奎磷酸”、“氰氟草酯”等除草剂化除。机插秧病虫害防治重点要搞好秧苗移栽前的“送嫁药”,栽插后稻蓟马、灰飞虱;分蘖期二化螟、稻叶瘟;孕抽穗期稻曲病、穗颈瘟、卷叶螟;灌浆成熟期的褐飞虱等病虫害综合防控,具体可按照当地农技部门《病虫情报》进行。

2.1.5 适时机械收割 10月中下旬,粳稻成熟后及时机械化收割,让茬种植小麦。

2.2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2.1 选用良种,适期播种 生产上适宜推广种植红皮优质春性小麦品种,如“扬麦19”、“宁麦13”、“镇麦4号”等,不宜种植白皮系列小麦品种。小麦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15日,稀播田块还可适当提前3~5d播种。生产实践表明,机条播出苗较快,播种期可适当推迟2~3d。适期播种有利于带蘖越冬,保证基本茎蘖苗,提高抗寒性。

2.2.2 合理密植 采取机械直播可以适当减少用种量,在播种期适宜、种子芽率正常情况下,机条播出苗率比传统的翻耕撒播和免耕撒播要高10%左右,一般667m2播种量为10~12.5kg。播种期推迟的,要适当增加用种量,每推迟3~5h即增加播种量1~1.5kg,以保证大田基本苗。

2.2.3 精细播种 一般选用种肥同播机械,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期调节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在2~3cm,土壤偏旱时适当深播;适期早播的高产田块要调整排种孔装置,适当减少播量。播种前,清理田间杂草残茬,播种时做到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以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后及时清理、疏通沟渠,做到沟沟相通。

2.2.4 田间管理

2.2.4.1 平衡施肥 重点是重施基肥和拔节孕穗肥。基肥667m2用小麦专用肥或优质复合肥30~40kg,齐苗后1叶1心时追施提苗肥,667m2用尿素7.5~10kg,3月中下旬小麦拔节孕穗后主茎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伸长时施用,667m2用尿素、氯化钾各7.5~10kg,或用高氮高钾BB肥10~12.5kg。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

2.2.4.2 及时化除 小麦除草一般采取“一封、二杀”,“一封”即播种后采取化学封闭,用丁草胺或乙草胺80~100mL兑水30kg封闭。“二杀”即第一次在冬前小麦3~5叶期、日均气温8℃以上,667m2用50%异丙隆150g防除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第二次在春后用使它隆或用6.9%骠马悬浮剂80~100mL,兑水40kg,均匀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2.2.4.3 防治病虫害 小麦虫害主要是蚜虫、灰飞虱等,病害主要是纹枯病、赤霉病等。近几年,蚜虫冬前、春后都有发生,灰飞虱主要在灌浆成熟期发生。防治蚜虫和灰飞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g兑水均匀喷雾。在3月上中旬小麦分蘖盛期到抽穗扬花期用药控制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43%戊唑醇20g兑水40kg喷雾防冶赤霉病,同时播种出苗后也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

2.2.4.4 开好“三沟” 由于采取机直播,小麦畦面较宽,麦田春后要注意开好田间一套沟,确保“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配套,沟沟相通,防止旱涝灾害,增强抗倒伏能力。

2.2.5 适期收获 生产中常常出现因收割不及时,导致麦穗发芽,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是收获适期,要及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粳稻栽培技术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