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

2014-05-30周慧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和谐互动语文教学

周慧娥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的建构。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动机理论,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學生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把知识、能力、人格“内化”给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自组织,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的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互动氛围

要想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互动中来,首先要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现阶段,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达,孩子们很早就会接触到各种信息,对于很多事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比以前的学生有更强的疑问心理,不再单纯地迷信课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重新对师生关系进行定位。在互动式的教学中,师生间已经是一种合作探讨的关系,因此老师要将自己放置于和学生平等的高度进行对话。互动式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需要师生对其进行探究。小学生正处于最活泼好动异想天开的年龄段,在互动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提出很多不合逻辑的问题。这时候老师不能直接加以否定,而是寻找出学生观点中可取的部分加以表扬,增加学生的信心,提升他们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在互动式的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合作探讨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课堂也不再是运输知识的传送带,而是放飞思想、进行对话的舞台。

二、寻找互动的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

在进行互动时要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自然过渡。一般来说,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是最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课文《落花生》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对为什么使用“落”字很不解,此时老师可以趁机寻找一个切入点,展开互动式教学。老师可以询问学生:“花生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见过吧?有谁见过长在地里面的花生呢?”“谁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长在地里面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等到有学生给大家描绘出花生的样子与特征后,再引导大家从花生的特点上进行作者为何要采用“落”字的讨论,并从中引导大家将花生的特点与文章中父亲所说的朴实、有用的观点做证。

在进行互动教学中,老师要做的除了寻找互动的切入点外,还需要设置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与学习的知识水平给学生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时要考虑每个学生参与的可能性,不能只局限于一部分。

三、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内和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中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四、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罗森塔尔的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其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好。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这些学生的心田,他们更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的心中荡漾,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积极。

参考文献:

[1]陈豪.互动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3(75)

[2]陈德成.推行互动教学方法,全力促进教学相长.《考试周刊》,2013(84)

猜你喜欢

和谐互动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