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

2014-05-30张兰芳

东方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生

张兰芳

【摘要】提问是探究的前提,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由于小学生习惯于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有很大的缺陷,存在着“不敢提”,“不会提”,“不愿提”等一系列问题,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知识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采取激勵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意识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教育问题已成了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许多的争议。在此,我以语文学科为研究方向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调查分析。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活动主体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的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新世纪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人才。

一、目前小学生提问意识现状的分析

(一)学生不愿意提问题

学生不愿提问题,其中不仅有主主观而且还有客观上的原因。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学生往往对提出与应试教育相关的数学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内容选择的心理倾向,他们提出问题的价值取向往往否定考试范围外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不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有“超出考试范围”的嫌疑,于是不愿意提 出这些问题,认为只要解答课本、老师、练习中的问题即可,免得浪费时间。

(二)学生不会提问题

就宁远县保和完小目前的学生现状而言,会不会提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生疑能力。生疑能力越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有深度和新意,所提问题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从一定角度而言,提出好问题(或许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并公诸于众比解决它更重要。学生对问题提出除了存在意识问题外,内容范围狭窄、思维发散度不广、思维深刻度不够是普遍的通病,还有一些学生对合理运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也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学生生疑的刺激源主要来自课本、参考资料(主要是与应试教育有关的内容),或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也是围绕应试的内容),学生如果提出超越应试范围内容的问题,往往得到教师的否定;思维发散度不广主要是生疑方法存在问题。

(三)学生不敢提问题

学生的问题来源除了自己提出外,更多的是来源于课本、参考资料、和老师的提问。目前,很多学生对提出问题环节的胆识较为薄弱的是:不敢大胆质疑课本、参考资料和老师的问题,当他们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往往首先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权威的崇拜心理往往削弱了学生提出质疑的胆识,这也与我国乃至国际上目前的教育模式有关。

二、培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初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实现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保证。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究、发现时,他们往往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的局限,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求知欲,强化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问题意识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积极影响往往是单纯的说教和知识授受所不及的,它可以直接演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成为认识活动得以顺利、深入进行的动力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另外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提出了四条原则:“小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各种能力一般都是在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曾指出“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见疑)、提出问题(质疑)、解决问题(释疑)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质疑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培养。

总之,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又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时代呼唤着创新,创新召唤着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应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新的纽带!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

[2]黄建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3]顾松麒.小学课程教学指导与评价[M].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5月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