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5-30霍聪颖
霍聪颖
摘 要: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由“经济贫困”向“心理贫困”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运用访谈法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从学生个人、学校环境、家庭及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对GJ学院的15名学生进行了调研,针对访谈结果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主要指高校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现象。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比较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贫困,能够自强不息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但也有部分学生因经济上的贫困出现了偏执、自卑等“心理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公平感导致偏执。表现为抱怨父母、抱怨社会,认为其他同学比自己阔绰都是因为他们命好,贫困的境遇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根据韦纳归因理论,这类学生进行归因时多将自己的贫困进行外部归因,缺乏进取的动力。对其这种态度不予干预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一种不思进取、抱怨社会的心理。对社会的不满、对家庭的抱怨、对同学的嫉妒等情绪长期积累,致使其行为会更加偏执。
2.自尊心强导致焦虑。主要表现在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学习努力刻苦,更加看重荣誉,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较大。这类学生因家庭经济上的困窘而更容易自卑,他们往往不甘于落在人后的状态而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访谈发现,这类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均较为优异,但到大学之后,这种学习上的优越感消失了,导致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3.自卑导致人际交往困难。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较少与人交往,容易形成小团体。这类学生因为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自卑,更愿意独来独往,拒绝和同学交往。在访谈中发现,造成这类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交往成本过高。人际交往方面的限制会加剧这类学生的自卑感,长期下去会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二、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原因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凸显,给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新的困难。找到造成“心理贫困”问题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造成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贫困生自身认知偏差。高校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对自身贫困现状的认知存在偏差,其长期形成的认知风格影响了他们对贫困的认识。贫困作为直接的诱发事件,并非直接导致贫困学生“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是由贫困生对贫困错误的认知造成的。
2.学校微环境的影响。首先,思想教育重视不足。部分學校认为贫困生问题就是经济困难问题,帮助缓解学生经济上的压力就能够解决贫困生问题,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心理引导不足。高校碍于“贫困生”的特称问题,较少针对他们开展专门的讲座或辅导,从事资助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专业素质也有待加强。最后,资助体系仍有待完善。物质资助体系结构应加大鼓励性资助的比例,通过设置资助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贫困学生家庭作为其成长的微环境会给其造成无形中的压力和影响。首先,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为了报答父母,他们对自己会有更高的要求,因而也有更大的压力。其次,“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贫困生考上大学是一件为家门争光的事,因此他们为“大学生”这个光环所束缚。
三、解决“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体系,从学生自身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贫困”的问题。其次,应该完善和健全高校经济资助体系和心理资助体系,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1.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不合理信念。贫困大学生产心理问题的内因来自于自我错误认知,即消极的认知方式,因而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积极的内在力量,帮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2.加大资助力度,改善资助结构。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首先要解决其最基础层级的需要,加大资助力度,解决其生存问题。学校需要在学生入学后即开始关注其家庭经济状况,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其经济困难。其次,改善学校资助结构,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增加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认同。
3.心理辅导和价值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该给他们制定一套专门的心理教育方案。首先,开展心理讲座,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体系。其次,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专门培训。最后,建立贫困大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其开展志愿服务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4.开展社会实践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锻炼坚韧的意志和品格,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春杰.浅淡高校特困生及其解困工作[J].教育科学,1999(2):53.
[2]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