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的虚假新闻乱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4-05-30朱智勇

2014年49期
关键词:虚假新闻媒体策略

朱智勇

摘要:论文强调新媒体环境特点的前提下,分析了新媒体虚假新闻乱象频现的主要原因。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媒体单位要健全内部管理体系,规范新闻采编流程,建立媒体主编责任制及新闻自律机制。其次,要加强外部监督,不仅要监督新闻工作个人,规范采编人员的行为规范,也要监督媒体单位,一旦出现虚假新闻要追责到底。最后,强调要提高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新闻暗访、采访、挖掘、整合信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要提高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媒体;虚假新闻;策略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系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在信息发散与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底价、多样的途径。虚假信息广泛传播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并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侵权伤害或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新媒体背景下虚假新闻乱象频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1.新媒体虚假新闻乱象剖析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媒体行业的竞争也正式进入白日化的状态,虚假新闻也越来越多。有些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益及知名度,便试图通过新奇、独特的虚假信息吸引民众的眼球,博得广泛关注,以赚得高额的利润。所以,利益驱使是新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媒体機构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有些媒体出虚假新闻可能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对新闻事实的审核、校对、签发流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再加上现在很多信息都是转载稿件,没有行之有效的新闻真实性衡量标准,从而滋生及助长虚假信息的传播。第三,外部监督力度不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新闻制假及虚假新闻传播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很低,这也是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从业人员的素质低,职业道德感不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要有很强的新闻挖掘能力,更多主要的是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有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对于采编人员来说,一定要严格审核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2.新媒体虚假新闻应对策略

针对上文虚假新闻频现的原因,要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全内部管理体系

首先,规范采编体系,在新媒体背景下建议采用“多媒体任务分配编辑”的方式(图1),这样能很好地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策划方面的工作重点。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及效果。其次,建立媒体主编责任制,一旦出现虚假新闻要直接追究一把手的责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者对杜绝虚假新闻的决心及管理力度,也让新闻采编及发布人员更认真、谨慎地编辑、审核、发布新闻。第三,建立抵制虚假新闻的约束机制。新闻单位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完善新闻自律机制,加强对新闻编辑、记者的监督力度。

(2)加强外部监督

就目前新闻行业的现状来看,加强外部监督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强调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一定要有所规范。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对于虚假新闻的制编人员以及虚假新闻的发出者、传播者都要对其法律责任做明确的规定,一旦有人违犯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追究责任,比如行政处罚、吊销相关证件等方式。建议适当参考国外对新闻工作者行为规范措施,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台新闻媒体行业规范。

(3)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强新闻出版领军人才能力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具体地说,首先要提升采编人员和通讯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培养他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及对虚假新闻的辨识能力,新闻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实际,通过暗访及采访等各种途径把握好新闻源头。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的“把关人”已经演变成“知识管理者”,从业人员不仅要强化发现和采编新闻的职能,更重要的是要对新闻和信息进行深加工。这对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要培养采编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做为采编人员,对于不确定、不确实的新闻,一定不能轻易发布,而一旦发现虚假新闻也要立刻清除,以消除影响。第三,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考核评价,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准入门槛。

3.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的传播,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必须要从源头加以控制。新闻反应的是真实社会现象,有效地报道现实与历史,记录社会热点事件,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从业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行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重视,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作者单位:南昌日报社)

参考文献:

[1]叶柯霖,胡业方.论新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其负功能——从受众心理的角度[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07:18-20.

[2]王锦慧.浅议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法律责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5:69-72.

[3]汪润时.试论虚假网络信源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以微博中的虚假新闻源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94-96.

[4]于慧君,梁悦.全媒体时代下虚假新闻产生原因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228.

猜你喜欢

虚假新闻媒体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当实时信息反馈成为一种网络艺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探查及补长策略
关于新闻造假现象的解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