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认识”的马英九

2014-05-30徐青

世界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认识马英九两岸关系

《品读马英九》

徐青/著

中国评论出版社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懂并不容易。一旦用心,就会发现,读一个人,也会经历由厚到薄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你去探究,什么都是新的感悟,什么都需要再观察佐证。越读就发现、了解越多,能讲一讲的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这个人物的形象逐渐变得厚重丰满。不断地读下去,则可以归纳为简单明了的几点,丰满之人变成了大写意线条。再后来,竟然因为太了解了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你读的人已经和你的心念基本上搅和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你所读的人有了“懂得”与“感情”,乃至“老朋友”做什么你大多都不奇怪。

我认真地读马英九,是从2005年他首次竞选国民党主席开始。持续下来,迄今竟也读了八年,仍未毕业。这不仅是因为研究条件、研究水平所限,更因为感觉上,马英九的政治生涯并不以这八年执政期为限,他还会续写新篇,这让我有要继续读下去的新的好奇点,换句话说,作为我的研究对象,“马英九”远未到“盖棺论定”的时候。

研究马英九,可以鲜明地感觉到,马英九是“中华民国”的忠贞捍卫者,因此,其内外政策无一不针对着“要消灭中华民国”的大陆而来。而这种鲜明的针对性既是长期以来两岸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一结果的延续。台湾对大陆,一切着眼点在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要在“对外交往”中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得到相应的自尊心理的满足等。

从2008年5月20日起,經过近五年的执政,迄今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及“对外政策”,在其论述不断完整、时间不断验证的过程中,架构更为清晰,内容更加明确。从大的思维架构上来看,其幕僚苏起的两句话阐述得极为透彻:“大致说来,有两个大原则贯穿国民党执政时期处理两岸关系的思维,那就是民主与对等。民主表示必须对民意负责,对等表示两岸必须平起平坐、平等对待”;“中华民国的生存与发展奠基于两岸的政治妥协,奠基于顺应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认为,两岸关系虽然本质上是一个中国内部两个政权的更替,但却是不完全的更替,因此,两岸关系在两岸与国际政治情势的交互作用下衍生迄今的现状是,一个国家内部有“两个国号”、“两部宪法”、“两个治权”、“两种制度”。这四大特点,既构成迄今两岸政治关系的骨架,也是两岸未来走向统一必须厘清与重构的领域。

两岸和平发展进程是在台湾敌视大陆心态仍然很重的氛围下开启的。台湾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获益良多,而这个和平红利,将不单单是大陆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国际社会给的要超过大陆,在这种趋势下,大陆对台湾会有疑虑,怕台湾欲以“治权诉求”达到“主权利益”,怕台湾只把大陆当成“走出去”的工具,怕美国等国际势力的借机操作等等。因此,如何对待台湾在国际社会获益的问题,未来将考验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

这些年,林林总总,笔下也陆续有了一些读“马”心得。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篇”。在写法上,无论工笔也好,写意也罢,都是为求描画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清晰。第二部分“政策篇”。分别就马英九大陆政策及其思想根源、“对外关系政策”、“对外援助政策”、“文化外交政策”、“侨务政策”、“海外文宣政策”、“东海南海政策”等内容作出分析,以更为完整地展现马英九的理念及政策内容。第三部分“参考篇”。选取了对马英九政治生涯影响较大的蒋经国、金溥聪,与马英九关系密切的连战、王金平、蔡英文等台湾朝野政治人物,以及有关两岸关系、岛内政局、民进党内外政策等阶段性研究成果,希望从更多侧面揭示马英九的政治性格与政治风格,并为马英九执政前后所处的内外政治情势、政治氛围及其把握政策节奏的可能考虑,提供参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有关马英九的文化政策、军事安全、经济政策及其考虑,散见在这些文章中,并没有单独成篇,留待以后有机会再作补强。其中“文化政策”中,由于马英九的“教科书”问题和“识正书简”政策,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少有涉及,故单列短文予以补充。

此书汇集了笔者八年来的各阶段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笔者的研究轨迹。限于研究条件,更限于笔者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文章中的分析、观点、思考肯定多有欠缺及不当之处,恳请两岸问题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认识马英九两岸关系
卖水果
不够用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