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蒋介石
2014-05-30李志铭
李志铭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几十年来美国文豪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透过他笔下最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书中主角所说的这句名言,一度让后世无以数计的读者深深动容。
该书内容主要描述一名古巴老渔夫Santiago独自出海打渔,在一无所获地漂流八十四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历经整整两天两夜的周旋,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不料此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进行殊死搏斗,后来老人战胜,用鱼叉杀死了鲨鱼,但在归途中,大鱼的肉早已被一群群的小鲨鱼吃光,尽管老人几已疲乏力尽,却仍继续坚持奋战不懈……
在文学史上,《老人与海》可谓历久不衰,并于1958年首度改拍成电影,由银幕上以硬汉形象著称的美国影星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主演。值得玩味的是,那年《老人与海》电影在美国上映两个月后,彼时已届高龄七十二的蒋介石在侍从的安排下,恰好也在高雄西子湾的行馆里观看了这部影片。由于这时候才刚经历过“八二三炮战”,美军开始介入协防,蒋深知反攻无望,且他的“总统”任期(1954~1960)亦即將届满,垂垂老矣的他眺望西子湾茫茫大海,有感于电影里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虽明知不可为,却毅然挺身欲向怒海顽抗,内心不胜唏嘘,认为自己也该是一个斗志坚强、永不向命运低头的老人,因此大加赞扬其影片“寓意甚佳,能发人深省”,甚至交由当时奉令前往金门的蒋经国写下了一篇《生存与奋斗的启示》,文中自云:“看了海明威所写的《老人与海》,获得了很多新的、有关人的生存与奋斗的启示。”“我们应该紧握着舵柄,朝着既定的方向,乘风破浪,勇敢前进。”自此,台湾文化界乃赫然掀起一波讨论,介绍海明威的热潮,坊间出版社更竞相翻译其作品。
回顾过去,中文世界最早问世的海明威译本,应属1952年12月由香港美新处旗下的中一出版社印行、署名范思平翻译的《老人与海》。此处范思平即为张爱玲笔名,据闻当年她来到香港旅居期间,为谋生计,便向美新处写信自荐翻译美国文学。供她初试译笔之作,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约莫同一时期在台湾,这部小说亦早有人着手翻译,书名曰《海上渔翁》,那是在海明威获颁诺贝尔奖的前一年(1953),由台湾高雄左营高雄炼油厂的拾穗出版社发行,译者为辛原,列为拾穗译丛第五种。于此观其封面木刻图案带着浓浓古意,搭配今日早已不复见的老派书名《海上渔翁》,令人不禁联想昔日柳宗元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烘托出老人不悲不愤、高洁无畏的坦荡心境。
随之,颇受读者好评的张爱玲译本于1972年改由香港今日世界社发行,并延请香港著名画家蔡浩泉绘制封面设计。因是名家译笔,加上焕然生辉的装帧插图,故而销路甚佳、广为流传。据估计,光是《老人与海》一书,在台湾各地大大小小的坊间出版社以张爱玲译本为底稿的翻印本(盗印本)就超过二十种。
众所周知,海明威一生的传奇际遇并不亚于其小说。从小即有叛逆精神、性格刚强的他,自幼便承袭了父亲热衷野外活动的兴趣,尤其喜爱狩猎、捕鱼、游泳、拳击、斗牛、旅行等,白天钓鱼打猎,晚上便去泡酒吧,大口豪饮着古巴的朗姆酒(Rum),用来刺激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每当灵感来了,就站在置于书架上的打字机前写作,他曾居住的地方都留下许多轶事,身边好友都昵称他:Papa Hemingway(海老爹)。
在他三十七岁那年(1936),适逢西班牙爆发内战,举世瞩目,来自数十个国家的三万多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相继奔赴战场,齐聚马德里,力抗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军政府。海明威亦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身份四度前往助阵,在采访过程中与聪慧貌美的《柯里尔》杂志(Colliers)特派女记者马莎彼此滋生爱苗,后共结连理。
这对新婚夫妻在欧洲度完蜜月不久,旋即接受美国纽约《午报》(PM)所委托,于1941年春天偕同前往中国采访抗日战争实况。他们由香港取径进入广东,再从桂林搭机飞往重庆。由于海明威在美国颇有名气,且和罗斯福总统夫人私交甚笃,因此也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热忱接待,双方共进午餐,甚至还与共产党领袖周恩来有过秘密会面。旅途中,海明威与马莎亲眼目睹当时处在战祸下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之惨,包括像是在大街上被人遗弃的痲疯病小女孩,裹小脚不良于行的难民,鸦片馆里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童工等。而相对于一般平民百姓难求温饱、物力艰难,那些高官大员们日常生活之阔绰、衣着饮食之奢华,皆令他们感到瞠目结舌。海明威的妻子马莎后来报导:“蒋氏夫妇口若悬河地向我们做宣传,其效果就像往沙里泼水。” “我们所见到的大人物,除了金钱和权势外,他们对其他任何事物都毫不在意。”
当初这段颇为微妙的东方经历,后来在2012年美国HBO自制电影《恋上海明威》片中多有着墨。我从这部电影当中,似乎又再度领略海明威其人其文难以抗拒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海明威文学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他的小说至少不是写给那些伟人看的。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那些伟人,几乎都是那种有着单一性格的人,而海明威一辈子却都自始争强好胜、性格复杂。因此当他晚年屡为疾病所苦,以致未能再写出超越自己、震惊世人的作品时,最终唯有以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六十二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