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阻碍因素及危机管理对策
2014-05-30宋正宪
宋正宪
【摘 要】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其危机系数是非常高的。管理人员对危机的重视程度不高,且不能够有效控制危机,则容易导致建筑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运用危机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重点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一些具有实质性与参考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危机管理;对策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使得施工的质量、效率等低下。因此要想顺利高效的完成施工,必须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一、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危机管理主要指针对危机状况,进行提前预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行为。面对施工管理中的危机问题,充分运用危机管理能够使其得到有效防治与控制。并且,在所实施的危机管理具有规范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上规避危机风险。由此可见,在实施危机管理过程中,首先便需要树立并形成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这样才能让危机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佳水平。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建筑施工危机一旦出现,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进行规避,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内容
危机管理是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应付危机的规则方法和企业反危机行为机制,探讨企业预防危机的手段和解决策略的一门科学。危机管理着重于研究危机成因与前兆,建立高效率的预警信息系统和危机管理系统,强化危机意识,尽可能将危机遏止在潜伏期,进而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在危机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控制,趋利避害。建筑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预防危机、识别危机、控制危机和解决危机。
1、预防危机
首先要有危机意识,把预防危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管理程序;其次要将企业所有可能会对经营活动造成损失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并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要建立高效率的危机预警信息系统,不断监测社会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收集、整理、分析可能威胁企业的危机信息,并及时做出预警;最后要为预防工作万一失败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一套危机发生时的应急计划和危机管理队伍,以防患于未然。
2、识别危机
首先危机管理人员在寻找到危机发生的信息时,应广泛地听取企业中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和看法,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验证,从而确认企业是否发生危机;其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判断企业危机的种类;最后对确认的危机正确认识,制定危机管理的手段、方法和措施。
3、控制危机
首先应召集危机管理人员,启动危机处理计划,让危机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危机的控制工作,而公司的其他人员继续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其次要加强对外的公共关系工作和媒体管理工作,向外界展示企业的凝聚力、正确判断力和控制局势的能力,确保企业的信誉和形形象不受损害;最后危机的控制应时刻关注消费者和员工的利益和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公司的利益,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解决危机
危机出现后,危机管理人员应针对危机的种类和产生危机的原因快速做出反应,利用企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按照危机处理计划和应对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危机,使企业的经营尽快走上正规。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危机阻碍因素
1、市场及政策危机
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股市行情、利率及汇率变动,或物价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促使工程材料与设备采购价格提高或人工费上涨,从而导致施工费用增加。
2、工程变更危机
由于设计的可施工性差、设计概念错误或含糊、规范标准变化、合同变更等原因,引发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容易引起已标价工程量项目或工程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施工方案改变、措施项目发生变化。
3、工程完工危机
表现为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工期正常进行的情形,如施工准备不足、施工管理混乱、质量返工过多等,从而致使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工,延期交付,最终表现为工期拖延及(或)施工费用增加的情形。
4、技术危机
设计或施工技术不满足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施工中出现技术失误或施工质量不满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等导致出现工期延长或费用增加的情形,另外还包括技术开发、技术使用、取得和转让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5、不利的物质条件
在施工现场可能遇到的不可预见的自然物质条件、非自然的物质障碍和污染物,包括地表以下物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等情形,由此可能导致施工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
6、不可抗力危机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疾病瘟疫等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的客观事实或社会现象。
7、环境危机
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大气、水、噪声及固体废物污染,由此而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及正常施工干扰、施工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
四、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健全组织规范
危机管理组织规范是控制全体施工人员行为最为有效的措施。为此,应当逐步健全组织规范。对于建筑施工管理而言,组织规范的健全就是要制定各种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想要有效防范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管理组织必须对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控制。此外,所有危机管理人员均应当做好本职工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辦事,日常工作要依据组织规范的要求实施,借此来降低危机的发生几率,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2、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想要让危机管理意识有效地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便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机制想要实现良好运行,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做好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对各方面、各领域的信息进行搜集,进而加以分析与处理,让安全危机能够得到有效防范。在这里,信息收集与分析时,需要重视以下三点:其一,需要对于建筑行业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让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经营模式能够得到适当的调整。其二,对于社会各层次人员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建议与意见进行充分收集,以社会监督为途径,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三,信息收集完毕后,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归类以及鉴别。对于可能存在的危机的特征、类型以及危害程度进行预测与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除此之外,企业自身在监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时候,还需要与同行企业的预警机制进行对比,扬长避短,学习同行企业的优化预警机制,以此让自身企业的危机预防与管理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严把质量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质量危机是工程项目在建期间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危机因素。项目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质量控制效果。劣质工程不仅会带来安全危机,而且有损企业形象和信誉。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各级的质量管理的制度,以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完成,另外,建立的质量监督制度。对建设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即时进行相应的沟通协调,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通过科技进步创新,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材料,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
4、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保障能力
工程施工所需的大部分材料和设备采购以分包的形式实现,小部分采用不定期订购或市场采购形式完成,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供应商供应网络和体制。由于工程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种类繁多,可能涉及的供应商多达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供应商、分包商不仅影响到材料、设备的质量,还直接决定了材料设备采购价格的高低。材料、设备的供应保障能力体现在供应商网络、供应商的QHSE标准化管理水平。
5、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做好危机管理效果评价
在项目成本的控制方面,主要是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的管理,在施工设备的购置方面,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节省购买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设备的质量。通过制定好的危机管理制度,以及及时的进行危机管理措施的制定,由于在施工前将各种危机因素进行了综合的考虑,并针对其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行了对策制定,这使得其工程施工处于一个较好的施工阶段。
五、结束语
总言之,想要让危机管理充分有效地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当中,便需要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创造优良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构建系统化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以及监理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相信做好以上这些,不但能够使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而且还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49.
[2]吴平.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37.
[3]黄映俊.建筑工程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控制[J].科技促進发展,2010(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