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环境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分析

2014-05-30张溪庄强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创业环境创业意愿大学生创业

张溪 庄强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创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就必须要优化创业环境。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明确提出了优化创业环境的措施,重点阐述了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对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环境 创业意愿

一、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5%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但是成功的大學生只占了其中的3%。其中,成功率最高的省份可以到达4%,但是成功率最低的省份只有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各级政府都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仍然选择了就业而非创业。通过对另一组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大学毕业生中有高达97.5%的学生都考虑过创业,但是真正尝试过创业的人却很少。事实上,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会受到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大学生的个人角度而言,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财富和名利,期望实现自我价值。从对图一的分析中可知,男性的权利和财富意识更为强烈,因此创业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图一: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动机比较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对学生创业的态度、家庭收入、父母的职业等都会成为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从对图二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父母是创业者的学生,其自主创业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图二:父母是否创业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

另外,学生所学的专业也会对学生的创业意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对图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在追求财富和自我实现方面明显低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学生的创业动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图三:不同专业学生创业动机比较

(二)创业环境因素

政府的政策、社会经济条件、学生创业能力、资金支持以及非资金支持共同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第一,政府的政策。政府政策指的是政府出台的各类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了税收、登记许可、注册许可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措施,完善了创业市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比如,毕业五年内或是年龄小于35周岁的高等院校和成人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创业资金不足,政府可以向其提供小额贷款和创业贷款。同时,相关政策还规定,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利率应该按照同档期贷款的基准利率计算,按时还款的创业者还可以享受一定贴息。

第二,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所具备的商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大学创业技能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如果大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那么很有可能无法克服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导致创业的失败。事实上,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创业市场尚不完善,政府对大学生的政策支持也非常有限。因此,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创业能力,才有可能成功创业。策划能力、决策能力、谈判能力、市场渗透能力等都是创业者应该要具备的素质。

第三,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指的是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了地区的文化、社会规范、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等。如果一个地区的公众对大学生的创业普遍持怀疑态度,那么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下降。相反,如果社会公众普遍认可大学生创业,那么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就会更高。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的创业成功会更高,因为学生可以发动更多的亲属帮助其创业。

第四,非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包括了网络、设备和采购等方面的支持。事实上,非资金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地位同等重要,因为创业者的市场经验不足,对市场分析和市场调研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机构加强对创业者的帮扶。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愿造成一定影响。

第五,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指的是创业者可获得的金融资源。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融资、政府、银行贷款和创业基金。但是,在现行的条件下,大多数投资公司都更愿意给那些已经建成的企业投资,只有少数的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能够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再加上大学生创业群体普遍缺乏商业经验,导致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活动效率较低。如果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能够得到家人和亲属的资金支持,那么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也会更高。

二、优化创业环境的对策

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可以从政府、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入手。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政府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事实上,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相关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要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包括了资本、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内容。第二,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社会保险、人事职称等方面的保障,实现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

(二)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

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应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竞赛、创立大学生创业门户网站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另外,还可以组织青年创业家、学者开展讲座,给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行动;设立大学生创业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排解创业的压力,让大学生能够坚定创业的信念。

(三)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延伸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金融、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创業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创业素养、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必须要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内容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策略等内容的教育。当前,大学生创业模式主要有四种:兼职创业、休学创业、毕业后创业和退学创业。另外,还有加盟创业、技术创业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三年的在校时间,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高职院校在学生创业教育中应该积极帮助和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首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分配好公司中每个人的职务和职责,制定完整的企业规章制度,并且承接一些对外业务,获取创业经验。在拥有了一定经验和资金后,学生就可以尝试在校园内成立小型的实体企业,将客户群体定位于学校的同学和教师。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工商登记,成为真正的实体企业。在这样的创业模式下,不仅能够提前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转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创业的仍然持有怀疑态度,这也导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就必须要从改变社会环境入手。首先,要加大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宣传,包括了对政策的宣传、创业事迹的宣传等。通过宣传政府的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提高对创业环境的认识,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提高社会群体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受到来自家庭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宣传,也能够改变家长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三、结语

在大学生群体中,虽然真正走上创业道路的学生占少数,但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过创业的想法。因此,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构建一个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促进大学生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沈爱荣.高职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为例[J].价值工程,2012(31).

[2]祖鹏,邓梅.创业环境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职教通讯,2012(36).

[3]高日光,孙健敏,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构建和测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1).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题目:高职学生创业环境与创业动机相关性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YD023。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创业环境创业意愿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中的高校协同作用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创业信贷的风险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