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使用

2014-05-30汪建军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创造性新课程

汪建军

摘要: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中心,认为乡土历史登不上大雅之堂,不被教师所重视,因此造成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使学生感到历史距离自己很遥远,即使了解了过去也不能指导现实,不能活学活用,便对历史失去学习的兴趣。其实历史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在初中教学中,将乡土历史作为教材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学生能够对周围过去发生的故事有所了解,这样拉近了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认知,从而实现了历史教学的创造性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 乡土历史资源 历史课堂教学 创造性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历史教学除了学好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应该将乡土历史也纳入教学的课程计划,并且规定了乡土历史教学的课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乡土历史资源和教材设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成为历史教学人员关注的焦点。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生存的周围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及遗留的各种文物古迹,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本文创造性地将乡土历史与课堂历史教学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对自己生存的这片热土的认识和热爱。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追求知识欲望的前提和先导。乡土历史的选材要从学生生活的周围获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对乡土历史不感觉到陌生,能够对乡土历史的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乡土资料具有新奇性,比起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件更加热衷与关注,对生活的这片热土更加充满新奇感。在讲授“抗美援朝”这节课时,我先介绍了当时抗美援朝的社会背景和中国在抗美援朝上的战局,然后讲授了本县本乡镇的抗美援朝英雄马如华的故事,使学生听了之后为家乡出现这样的人物而自豪,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书本课堂的教学在乡土教材的融入下,使历史课堂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拉近了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距离。学生学习的历史显得更加真实,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样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了历史课堂学习的效率。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入乡土气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養,通过学习历史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近代历史的教学中,历史教科书中描写到中国为了发展工业,在五年计划中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走“左倾”路线,出现了冒进的思想,部分错误的决策引起了错误的行动,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冒进,如在学生的祖辈身上发生大炼钢铁和引洮灌溉工程,在甘肃渭源县名叫“铁沟”的地方,聚集全县的劳力在此处大炼钢铁,炼钢的材料是河里面的石头,部分老百姓为了炼出钢,将自家的锅、门扣和农具拿去炼,这样的炼钢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和讨论:“‘大跃进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又应如何贯彻、执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讲到元朝回族的形成时,由于学生都是汉族,没有见过异族风情,因此,我只能以本地三河口村的回族作为例子与汉族的风俗做对比分析,介绍回族的宗教禁忌和民族建筑,以及本地回族的渊源。最后我让学生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讨论:“根据民族的生活条件不同和信仰不同,如何做好民族团结?请述说你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积极地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利用乡土历史来补充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开展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使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新课程理念的情感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放的世界意识。但爱国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家乡历史上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学生在活动探究中了解家乡历史上优秀人物、先贤名人的格言、历史遗迹等乡土资源同时,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历史知识,从情感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把这种感情同祖国联系起来,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效法先辈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这在中国革命史方面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去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当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同敌人作斗争的经历和事迹,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好好地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四、科学运用乡土历史资源

乡土历史资源在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兴趣。乡土历史资源只是教科书的补充,在教学中必须恰当地运用,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更不能用乡土历史代替教科书。如果把历史教材比作一道佳肴,那么乡土历史便是这佳肴中的佐料。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乡土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厚重历史,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学会用心去感受历史的灵动。我们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将乡土历史融入校本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让学生置身熟悉的乡土文化氛围里,他们所学的知识就是他们身边的东西,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对家乡的爱恋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振兴家乡之志。

参考文献:

[1]杨玉芳.论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刘金虎.新课程环境下乡土史资源开发应用的策略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5).

[3]许土珍.浅析乡土史资源在中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创造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