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引导人角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必要性

2014-05-30付春华

学理论·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

付春华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我国没有盲目效仿发达国家在生态建设领域的角色定位,而是探索确立既尊重客观实际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前瞻性”的政府角色定位。主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维度,即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论证了政府“引导人”角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引导人角色;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10-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突显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政府“引导人”角色是指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起“催化”作用。

“引导人”角色虽然也要求政府利用各种手段对市场经济的现实运作进行宏观调控,但它强调不是当生态环境问题暴露或者严重时才干预,不是事后补救干预而是事前引导,避免问题的出现。主要强调政府自觉地把握并运用外部生态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科学、技术和教育等各类调控媒介,引导培育并完善多元化的生态管理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引导人”角色与其他政府角色的根本差别就是其具有非常充分的先导性和主动性。历史证明,政府的这种能够防患其未然,未雨绸缪,主动出击,积极防御并解决问题比那种当问题暴露再应急处理,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政策的政府角色定位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领域:构建生态政治的要求

生态政治化是全球生态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强调主体多元化,要求公民拥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主张弘扬基层民主,实行民主政治,强调生态决策民主化和法制化。但公众参与的前提是对生态文明所包含的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一)公众对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认同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升为自身的信仰体系,将其纳入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同时由于普通公民生长环境,社会经历,社会角色都不同,政治心理明显会存在差异。如果其中一部分群体对新的政治主张没有达成共识,对新的执政理念缺乏认同感,会很容易产生厌恶、抵触甚至抗拒的政治心理。所以,包括政府在内的政治体系必须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体系进行引导,使其与执政党主导的意识形态融合,形成一种强烈的政治文化认同感,使主流的生态政治文化得以形成并发展。

对于这种新的高层次的生命文明价值观念,政府需要主动凭借各种途径,行政,教育,宣传等手段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引导公众和企业逐步地深入了解并产生认同感,引导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转变,使生態文明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积极奉行的价值观。

(二)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

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主要指的是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以一种合理化的程序和一种正确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中来,表达自身意见的同时,发挥公共监督的良好作用。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政府的政治决策中来,让政府决策更公开透明,更体现民意。

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意识和一个国家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程度密不可分。比如我国,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普通的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参与积极性并不很高,有很多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那是政府的事情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普通公民为生活而劳碌,并没有意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自身的一种权利,参与生态环境的各项活动及决策是关于自身关于未来的一件大事。此时,就需要政府对这种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进行引导,对于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可能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引导形成了稳固的参与生态文明的机制,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热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非常有意义。

由于社会公众人多面广,结构较为松散,知识水平与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如何能够很好地将其团结起来,使其分散个人观点升华为统一有效的意愿并合理地表达出来,并且将每个公众参与活动的目标一致化、手段合理化。在生态环境政策方面,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未来将起到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该首先从资金上保证,继而在技术上支持,正确引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群众组织、民间社团健康向前发展。

二、经济领域:推进生态经济的需要

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高效能,集约化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当前的经济模式从生态学角度可以分为可持续经济模式和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经济是必要的。生态经济主要参与者为个人、企业和政府,这三者作为生态经济运行的主体,在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个人、企业和政府,这三者作为生态经济运行的主体,在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个人,是生态经济构建的主要分子。作为经济体中构成最小单位的个体,其作用方式及所产生的结果对构建生态经济的影响途径和影响程度,与政府和企业有本质的不同。每个人的偏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将倾向于自己认为可行的那个方面。因为,如何引导公众朝着政府决策方向走去是提前。这需要政府日常培养。培养个体形成符合生态经济运行模式的行为习惯,这些可以效仿日本。

企业是经济运行中的关键主体。与个人和政府不同的是,企业在生态经济中的消费主要侧重生产性的消费,即对中间产品与初级资源的消费。企业由于受到逐利动机驱动,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可能会出现违背生态经济发展宗旨的动机,需要政府事先进行“主动引导”。由于企业的生产性消费行为对于构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长远影响,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引导是政府“引导人”角色的践行重点。

政府与个人所不同的是,政府消费的构建生态经济的核心调控所在,其当然也是公共资源的消费者。但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消费形式表现的,比如职务消费,建设消费。另一方面,政府具有一种预算扩张倾向,其总是追求机构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最大化,这种倾向势必导致昂贵的行政支出,所以我们要求厉行节俭。这更要求在政府出台的真正有效的制度引导下加以政府公务人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加以规范。

三、文化领域:培育生态文化的需要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从我国目前文化发展模式看,大众文化是基础,主流文化是核心,学术文化是升华。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流文化,需要政府通过各种积极手段给予必要及时的引导,促进其他文化模式交融向前发展。

(一)主流文化与学术文化交融的需要

主流文化一旦汲取了学术文化中关于生态文化理论的积极理念,就会要求国家的政治体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国家所处的时政环境都体现出生态文化的印记,当执政党的政治实践发展到一个全新领域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势必会对当下的学术文化提出更高、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期待和要求,它将要求学术文化更具有前瞻性,更能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这时,就更需要政府以国家意志的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治制度和政策加以引导并促进学术文化尤其生态文化方面的研究。

(二)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交融的需要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而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会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需要建立有利于生态文化传播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机制,使大众自觉自愿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同时,政府要主动引导生态理念向大众文化的渗透,这样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扩大生态文化理念的适用群体,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媒介保障文化信息的流通性,让公民感受到政府赋予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当生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政治生活的主题就开始有了变化,就必须要求带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色彩,目前很多国家都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政治家们在竞选时不得不提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治承诺,把生态目标同更广泛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有些地区还有了领导干部的生态政绩考核。

社会每个公民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与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所共同倡导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了解程度相关。因此,主流文化虽然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主要地位,但其必须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律、教育导向等方式倡导有益观念、打击有悖生态文明的行为,主动积极地引导社会每一个公共体的生活生产方式,规范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室.唯物辩证法讨论集[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78.

[2]段昌群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新中国政治生活之影响[J].思想战线,2000(4).

[3]方世南.从生态文明高度夯实社会和谐的自然基础[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6(2).

[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301.

[5]胡铮.生态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3-204,25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
试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