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典型和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中的作用

2014-05-30覃明陆承凤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5期

覃明 陆承凤

【摘要】 目的 研究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与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实施鉴别的临床效用。方法 将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00例CML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Ph+,bcr/abl+(CML)实验组与Ph-,bcr/abl-(aCML)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与骨髓病态造血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髓病态造血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典型CML与不典型aCML进行鉴别,可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与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血液内科临床上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贫血、盗汗、反复感染和大便出血等,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性危害[1]。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缓解CML病情的关键,而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是目前临床诊断CML的最佳方法[2]。笔者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進行鉴别,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与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整合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血液内科共收治10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有关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50例实验组与50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Ph+,bcr/abl+患者(CML),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38±15)岁;肝大肋下为0-14.5cm,平均肝大肋下为(2.73±0.14)cm;脾肋下为0-28.5cm,平均脾肋下为(11.5±0.22)cm。对照组为Ph-,bcr/abl-患者(aCML),男33例,女17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为(39±16)岁;肝大肋下为0-8.5cm,平均肝大肋下为(2.03±0.15)cm;脾肋下为0-8.5cm,平均脾肋下为(2.5±0.18)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因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1.2.1 Ph染色体检测 本试验因单位没有设备,故该试验是上一级医院帮助检测。骨髓细胞直接法与不加植物蛋白血凝素短期培养法是Ph染色的主要分析方法,先做好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工作,再安排患者实行3次左右检查,最后对每份标本进行10-50个分裂组的分析,其中50例Ph-,bcr/abl-患者(aCML)的标本均要做20个分裂组以上的分析。

1.2.2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本试验因单位没有设备,故该试验是上一级医院帮助检测。根据RT-PCR测定法,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人体基因扩增物进行检测,并于紫外灯下严密监控整个检测结果,在200bp电泳带发现b3a3,在125bp电泳带发现b2a2。

1.2.3 骨碎片检测 在油镜下利用骨髓涂片对500个有核细胞进行分类计数,以达到掌握各类细胞百分率的目的。①红系观察:根据有核细胞数的百分率对幼红细胞进行综合计算,然后把巨幼样、多核与核分叶纳入非正常增生的病态红细胞中,以求出CML出现率、幼红细胞百分率及aCML出现率、幼红细胞百分率。②粒系观察:对各阶段粒细胞百分率进行综合计算,同时把样核分叶过多、双核幼稚粒细胞、中性颗粒减少、成熟中性粒细胞Pelge纳入非正常增生的病态粒细胞中,以求出CML出现率、有核细胞百分率及aCML出现率、有核细胞百分率。③巨核系观察。在每张骨髓涂片中提取单个大核巨核细胞与小巨核细胞,以求出CML出现率、有核细胞百分率及aCML出现率、有核细胞百分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原始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并做好详细记录,以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病态造血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病态造血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与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相比,aCML的病情更为严重,加上治疗方法各不一致,使得临床缓解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预后达不到良好效果[3]。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性措施对CML与aCML进行区分,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与治疗效果,这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工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Ashida[4]等报道,部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Ph+)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ALL)为bcr/abl+,所以采用常规细胞形态学方法辨别CML、aCML是缓解病情的关键。

根据常用观察指标,对CML与aCML的异同资料进行全方位检测,发现CML骨髓片中的原始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嗜碱粒细胞与aCML骨髓片中的原始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常用观察指标在CML、aCML中的数值范围各不相同,而利用这一数值范围可对CML、aCML进行良好鉴别。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CML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aCML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中、晚幼阶段均呈逐步增高趋势,而在分叶核与杆状阶段则逐步下降,但绝对值却没有任何变化,说明CML与aCML之间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有成熟阻滞。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髓病态造血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骨髓象对于CML与aCML的原始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具有良好的临床鉴别价值,其不仅能够常规补充外周血,还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形态学效用,所以本研究认为CML与aCML的辨别除了要对Ph染色体与BCR融合基因进行检测外,还要与细胞形态学相互结合、相互协作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确切的临床鉴别结果,达到改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目的。

总而言之,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与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进行鉴别,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与治疗效果,这对于缓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5]。

参考文献

[1] 许戟,仇红霞,居颂文,胡轶歆,吕鑫,王菱菱,吴雨洁,李建勇.激发型4-1BBL抗体促进原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MMP-9分泌[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2):1737-1819.

[2] 李俊霞,费小明,陆化,胡慧瑾,李建勇.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05):1204-1208.

[3] 韩爱兰,郑妮.少见微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35(06):474-475.

[4] 王欢,李皎,朱彦,陆化,童珊珊,余先球,王丽霞,汤郁,费小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时EphB4/ephrinB2表达异常[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02):177-182.

[5] 许戟,李春溟,张森森,郜晓,屈晓燕,陈丽娟,李建勇,许家仁.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标记指数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06):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