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4-05-30赵红赤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赵红赤

摘要:本文对《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课改的思路和内容,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和体会。

关键词:建筑构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构造组成及各构成部分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强,涉及众多设计规范、技术规范、标准图集,因此,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因为职业中专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因此该课程较为抽象、不易入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毕业后,也存在对工程技术不熟悉,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建筑构造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各种规范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一、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一)合理使用新版本教材

随着建筑技术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材料的涌现,建筑设计观念和建筑构造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淘汰过时的、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并在教学中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增加新技术理论和建筑发展的前沿性知识,如建筑仿生、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及时介绍新结构、新设备等更符合时代的知识。

(二)优化教学结构内容

教学内容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夯实基础,强化重点。教学中的讲解应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通过大量工程实例分析阐述建筑构造理论的丰富内涵,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使课程应用性、技术性体现在实际工程的背景上。课程重点应放在建筑构造设计原理的概念上,掌握基本构造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及其构造要求,依据知识相似点的模块划分,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组,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考核内容也注重以应用为目的。课程教学定位由“从事建筑构造设计选择转化为服务与指导施工”。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根据《建筑构造》课程特点内容多、涉及面广、图量大的特点,教师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让其成为课堂主体。

(一)工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一种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办,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并形成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这一方法适用于构造识读、详图的解读等实践性强、施工中情况千变万化的教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

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师事先提出先导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对比或查阅资料,然后结合谈话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在问答、讨论基础上得出答案。适用于具有一定规律,且学生可观察、对比或可通过查阅资料找出答案的教学内容(如钢筋混凝土楼盖板式、梁板式和无梁式楼板的构造特点)。

(三)习题讲评课法

习题课教学是《建筑构造》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变化,多渠道训练,多层次反思来复习本章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习题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讲评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实践法

《建筑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完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做什么、怎么做、在什么条件下做、达到什么标准”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以实现“知”为“做”服务的目的,真正解决操作技能的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熟与不熟的问题。

教师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中设立由浅入深的多个实践环节,包括:分阶段参观认知、构造设计训练、建构训练、强化技术设计环节的综合设计实践、设计院实践等。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融汇与运用,强调动手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差距,为课程学习更好地面向社会提供合理的连接平台。

此外,学生在课余时可以到这些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岗位体验,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修养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采用新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采用教学媒体的多样化、立体化和动态化,打破学科框架,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板书不具有的优点。它图、文、声、像并茂,可使学生直观地认知和感受,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立体和动态方面的不足。如建筑构造中许多节点细部构造,在黑板上很难按比例和制图规范表达出来,利用多媒体就能轻易做到。而且利用计算机三维动画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展示各构造详图的构造层次和构造特点。如在学习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通过展示各种形式楼梯的图片,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楼梯的各自特点和不同的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将楼梯的平面图、剖面图与立体图联系起来,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有了积极主动性,学习效果将非常显著。

(二)建设课程教学网站

教师应在课程网站上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教学资料和电子讲义、CAI 课件、在线测试习题、技能训练项目技能学习指导书、工作任务书、工作指导书、能力训练标准等、在线答疑、职业标准、施工员考试试题库、学习资源等课程资源等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网上还可以开辟课程讨论区,通过BBS留言系统,实现师生互动。同时教师应向学生公开自己的E—MAIL地址。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询问各种问题,教师则以邮件的形式或在课堂教学中给予解答。

四、结论

建筑构造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荣,翁季,孙雁.建筑构造(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张学宏.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