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2014-05-30王美芝尚庆娟朱春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职业能力护理

王美芝 尚庆娟 朱春风

【摘要】 《内科护理技术》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经院校合作,基于护理工作过程,重构了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了以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全过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精品课程的建设对高专护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专;护理;内科护理技术;精品课程;职业能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5.0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43-02

《内科护理技术》是一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临床护理技术。是高专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临床各科护理技术的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是打破学科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细化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教、学、做相结合,理实一体化,使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1]。

自2004年以来,为了适应护理岗位和护士执业考试需求,我们《内科护理技术》课程组成员,根据护理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对《内科护理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以案例为载体,按入院、住院、出院护理过程组织教学,按护理程序进行设计。教师仿真教学,学生仿真训练,教学做一体化,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严密对接。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灌输式”为主的讲授方式,采用“案例导入法”、“理实一体化”、“角色扮演法”、“床边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培养了护理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2013年该课程被评为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省级精品课程。现将其主要建设环节报告如下。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设计理念 以护士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由院校护理专家共同研讨,“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优化课程内容,重构学习模块和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2 课程设计思路 为实现岗位需求,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院校专家首先经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共同研讨,确定了行动领域,然后确定了学习领域。为了适应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对常见病、多发病全面的护理评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并能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具备良好的病情观察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配合和护理;方法能力是指掌握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正确方法;社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2 课程实施

2.1 课程实施方法 内科护理技术采取校内理论学习、模拟实训,校外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等方法实施。

2.1.1 校内学习 以6步教学法为基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慢阻肺病人护理技术为例说明六步教学法。

学生4-5人为一个团队。第一步教师导入慢阻肺典型案例或视频,布置任务;第二步每个团队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如健康史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和心理社会评估,然后提出护理问题如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知识缺乏等;第三步針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方案;第四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对护理措施方案进行优化;第五步模拟临床,实施护理措施如指导病人排痰,教给病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对病人全面的健康教育等;第六步教师总结,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布置下一个学习情境。

2.1.2 校外学习 包括社会实践和医院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周末、假日到见习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参加社会实践。完成在校学习后,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参加医院顶岗实习。

2.2 教学内容 院校专家经过社会调研,针对内科护理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需求,共同商讨,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首先请烟台山医院、烟台中医院等合作医院的护理专家进行职业分析,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重构为8个学习模块,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风湿、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37个学习情境,主要为每个模块常见病的护理技术,如模块-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包括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心病、肺炎等常见病护理技术等9个学习情境。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组通过院校共建、工学结合,注重培养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如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心理调节和人际沟通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3.1 教学方法

2.3.1.1 案例导入法 课堂授课和实训课时,我们以案例为先导,通过典型案例导入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对病人提出实施整体护理的具体方案,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导入法”教学,把护理程序融入课堂教学中。因而提高了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2.3.1.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技术》在实训课中重点。“角色扮演法”把理论知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育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强化职业认同[2]。具体教学设计:课前给予学生典型案例,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病人或护士,查阅相关资料,构思剧情,设计语言。实训课中,扮演病人的学生,扮演“病人”的学生要表演出病人的临床表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社会问题,向护士提出问题。扮演“护士”的学生,要“以病人为中心”,把护理评估和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表演出来。“护士”通过对“病人”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然后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把护理程序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中。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表演情况、存在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

2.3.1.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组合的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3]。

在理实一体教室,每个情境以案例为载体,基于护理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即按入院、住院、出院护理过程组织教学,住院护理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设计。首先教师仿真教学,然后学生仿真训练,边教、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严密对接。

2.3.1.4 床边教学法 即现场教学法,在课间见习、实习时,由临床兼任教师在教学医院实施。床边教学法激发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见习前教师深入病房精选病例,见习时在教师指导下,由1名学生主要负责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然后实施护理措施,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其他同学补充。床边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印象真实而深刻。

2.3.2 教学手段 全校有76个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教学软件,全部采用PPT等进行教学;学校建有万兆骨干校园网,有数字图书馆、视频点播、精品课程服务平台等教学网络资源;本课程2010年开通了课程网站,校内校外可快速访问,实现了资源开放与共享;仿真的护理技能实训中心设有临床综合技能模拟病房、重症监护实训室、基础护理实训室、多媒体护理教学示教反示教系统、仿真电子化教学系统、高级综合模拟人,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实训环境。

3 课程评价

本课程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标准的全过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考核学生的能力。全过程考核包括课程学习过程中考核、顶岗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轮科考核、毕业前过关考核;多元化评价实现了三个结合,即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行业企业评价结合。

《内科护理技术》考试考核2部分:理论考试、职业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职业技能考核占50%。

3.1 理論考试 包括平时模块测试(占10%)、其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60%)。

3.1.1 实践技能考核 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实训技能考核、课间临床见习情况考核和临床顶岗实习情况考核。

3.1.1.1 校内实训技能考核 在校技能考核采用三段式,即学期末技能考核、实习前考核和毕业前技能考核。期末技能考核,课程结束之后,通过模拟患者及模拟临床情景,根据临床护理过程,从评估个案,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护理问题和处理,提出护理措施。实习前考核,先进行实习前培训、技能比武、教学医院见习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然后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低于80分)不能进入临床实习,再强化训练,达标后进入临床实习;毕业前技能考核,临床护理技能综合考核,不合格者留校培训,合格后领取毕业证。

3.1.1.2 课间临床见习情况考核 要求熟悉临床护理环境,能恰当进行全面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书写护理病历,熟悉常见的诊疗技术,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在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毕业临床实习。

3.1.1.3 临床顶岗实习情况考核 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阶段,将护理程序融合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活动中,考核护生综合能力,自主行为能力,对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力。

4 效果

4.1 用人单位评价 根据我们向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有9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

4.2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 连续四年在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率均在97%以上;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师等,99%的培训者获得社会与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证书。

4.3 技能大赛获奖率高 2009年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中,我校代表队取得了团体三等奖,参赛的四名学生中,一人获个人二等奖,三人获三等奖;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护理技能大赛,参赛的四名学生中,二人获得个人三等奖;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护理技能大赛,我校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三人获得个人三等奖。

5 讨论

课程组在课程设计时,体现了四个方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整体护理为理念”;“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和“以院校共建、工学结合为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实训和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体现“整体护理”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培养学生为服务对象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能力。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最佳护理。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每一个情境以案例为载体,基于护理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教师仿真教学,学生仿真训练,边教、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严密对接。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8.

[2] 张伟,张玉.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558-559.

[3] 袁俐.《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实一体方案探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82-954.

[4] 张玲,张小宁,周莹,等.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11.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职业能力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