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在急诊外科的临床应用
2014-05-30胡嗣钦陈林陈风华俞渊许斌
胡嗣钦 陈林 陈风华 俞渊 许斌
摘要:目的:总结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在急诊外科指趾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普通手趾外伤病人应用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观察其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局麻药用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低。结论: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是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的麻醉方法,无需刻意注射至屈肌腱鞘内就能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腱鞘麻醉;手指外伤
手指(足趾)创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选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上选用目前临床广为采用的屈指腱鞘内麻醉,方法简单,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7月~2013年10月對213例患者使用此方法,其中男性患者146例,女性患者67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78岁,均为清创缝合术。其中25例为拇指及第一足趾外伤,188例为其他指趾外伤
- 麻药剂量:使用2%利多卡因2ml,最多3ml,最少1.5ml。最快时间约10s,最长约2min,麻醉时间均超半小时。
- 操 作
常规消毒,用5min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ml,取手指掌指关节远端横纹处向远端0.5cm处为穿刺点,垂直手指进针,直刺至指(趾)骨表面,稍微退针,感可轻易推注,注射2%利多卡因约1.5~3ml,稍揉按麻醉点数秒,待患者自觉患指有发胀、麻木感,针刺伤口周围无疼痛,表示麻醉成功。
- 结 果
起效时间最快约10s,最长约2min,麻醉时间均超半小时。188例为其他指趾外伤均效果满意,仅10例有轻微刺痛感,25例为拇指及第一足趾外伤者,其中13例效果满意,12例加注根部阻滞。213例均未见后遗症。
- 讨 论
①有作者实验发现[1、2],亚甲蓝可经腱鞘与指固有血管束之间的细小通道直达掌侧指固有血管神经束,并认为麻醉药同样通使指神经两个节段同时受到阻滞,这是产生麻醉的解剖学基础,也是较传统指根神经阻滞显效快,用药量少和麻醉完全的原因。②在操作中我们注意到穿刺点取手指掌指关节远端横纹处向远端0.5cm处比掌指关节横纹处[3、4]明显麻醉效果要更好,可能与麻药在横纹处更容易弥散到手掌浪费部分麻药有关。③除拇指及第一足趾外的其他指趾腱鞘内麻醉效果明显优与拇指及第一足趾,原因尚不明确,也未见有其他作者报道。④腱鞘外麻醉与腱鞘内麻醉相比同样麻醉效果确切,即麻醉时无须刻意一定要注射至腱鞘内,无形中降低了指(趾)麻醉操作难度,有作者报道[5]甚至得到结论腱鞘外麻醉效果优于腱鞘内麻醉。⑤麻醉方法安全,无明显血管神经并发症。
参考文献
[1]Chiu DTW.Transthecal digital block: Flexor tendon sheath used for anesthetic infusion[J].Hand Surgery,1990,15A(3):471.
[2]安洪,蒋电明,等.手指屈肌腱鞘内麻醉及机制探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6):453-454.
[3]罗自通,朱颉.两种指根麻醉方法在手指外伤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5):362-364.
[4]陈建均,徐富明.屈指肌腱鞘内麻醉的临床运用体会(附126例报告)[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3,2(1):52-53.
[5]曾本强,李红,等.手指屈指腱鞘内麻醉与腱鞘外麻醉效果比较[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