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部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创新
2014-05-30杜松柏侯忠明许洪顺
杜松柏 侯忠明 许洪顺
[摘要]社区图书馆是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西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网络尚不健全,社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创新建设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是西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社区图书馆;创新;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08-02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各省市之间、地区间极不平衡。西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尚不健全,社区图书馆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获得知识、文化消费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快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图书馆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城市社区图书馆是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社区图书馆除了通过开展借阅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一般文献信息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社区居民的特殊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瞄准本地区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收集文献,开发文献资源和信息产品,开展文化休闲、读书推广等活动,实现其社区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与传播、居民终身教育、各类信息集散、文化休闲与交流的功能。[1]其实,图书馆也是居民“住宅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社区中的医疗中心、娱乐中心、体育馆、影院等共同构成社区文化设施体系,为社区居民间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优化社区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已在制度化、规模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注重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管理制度很成熟。德国汉堡市社区图书馆52個,大多数居民步行约十分钟就能从家到达一处图书馆。在美国纽约市,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僻静街角,社区图书馆随处可见。后起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社区图书馆体系也比较完备,在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功能的深化,社区图书馆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浙江、江苏、广东省等部分城市,建设步伐和发展速度很快,初步建成了社区图书馆网络。社区图书馆依托社区,服务社区,承担了社区知识普及、文化传播和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的技能培训任务,发挥了社区文化积累中心、文化传播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群众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城市社区图书馆具有规模较小、投资较少、场地易找、贴近基层、群体庞大等特点,单个建设难度不太大,但群体化、网络化却很难。社区图书馆可以设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也可设在住宅小区,甚至条件较好的地下室,也就是说只要人口集中、人流密集、交通发达、读者进出方便、环境相对安静,都可以设立社区图书馆,为周边群众服务,但是要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各个角落建设图书馆并形成高效网络,需要政府科学部署、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社区图书馆网络,完善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达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和问题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川渝鄂陕四省(市)交会地带,山川秀美,交通便利。下辖宣汉、开江、大竹、渠县、通川区、达川区和万源市,共4县2区1县级代管市。全区幅员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650万,其中城市人口83万。
目前,达州市的图书馆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达州现有市级图书馆1个、县级图书馆6个,总面积1.5万平方米。这些公共图书馆比较规范、服务机构及服务职能相对完善,其中4个县级图书馆为“二级馆”,3个图书馆为“三级馆”。这些图书馆在各自的所在地履行着“社区图书馆服务”的职能,是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支撑骨架。二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主要是200多个社区图书室、社区书屋,是建在社区、场镇内以本区域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最基层、最“接地气”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阅读服务。三是大专院校图书馆。达州市有3所高校,3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这些学校都建有图书馆,主要为本校师生服务。四是中小学图书室。截至2013年年底,达州市有各类中小学校2043所,其中1811所建有规模不等的图书室,有的学校建立了电子阅览室。
达州市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图书馆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达州市区50万人口仅有2座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社区书屋全市仅有200多个,大多数新建的生活小区没有社区书屋。二是馆藏严重不足。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2册以上,事实上达州市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仅为0.02册,人均年增新书不到0.001册。三是经费短缺,场地少,设施简陋。建有图书馆的社区只有20%左右,设立临时图书馆(室)的社区约占20%,未设图书馆(室)的社区60%以上。绝大多数临时图书馆是租用民房,居无定所,频频搬迁。四是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缺少专职图书管理人员,现有管理员绝大多数是临时借用或者临时搭凑的,缺乏基本的图书管理知识,图书归类错误,摆放混乱,使用效率不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五是社区读者缺乏公德意识,不爱护书刊,随意撕画,甚至顺手牵羊,图书破损流失严重。
形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图书馆历来被认作是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没有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制,长期缺乏政策与法规支持,没有独立编制,经费、人员不能到位。二是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费投入有限。图书馆设施设备、图书购置费及人员费用没有纳入专项财政预算,无法保证经常性的财政投入。三是管理模式落后,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图书流失严重。
3西部社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策略
(1)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建设需要。改变传统的靠政府拨款单一模式,实行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参与的投资新模式。首先是政府要保证财政投入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政府将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政府的文化投入应达到当年财政总支出1%”和“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每年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并逐年实现同比例增长。政府可设置公益性岗位,把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中,保证其稳定收入,就可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实现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小区开发商积极配合。社区图书馆是集信息、学习、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小区时,可综合考虑,保证社区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捐款捐书,充实图书馆藏,多种形式共同筹集资金。
(2)创新管理体制,整合图书馆资源。目前城市社区图书馆存在管理服务不到位,甚至只建不管,文献资源短缺,无专职业务人员的现象。因此,改变多头管理现状,实行统一集中的管理与服务体制,实现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地讲,应该依托城市最高层次公共图书馆,实行多种形式的总分馆制,建立立体服务网络。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总馆在城市各个社区建设若干分馆,其馆舍设施设备、专业人员都由总馆统摄,图书文献实行统一采编、配送,对设施设备和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全市实行一卡通借阅服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在建设中,各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全面配合,负责出资建设场馆,配置设备,派遣人员等,共同建设社区图书服务网络。
(3)更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首先,深化服务层次。社区图书馆采取图书阅读、沙龙交流、学习班、讲座等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文化熏陶,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成为家庭、单位之外的“第三空间”。在开放时间选择上,也应充分考虑到居民早出晚归的特点,在保证双休日开放的同时,晚上7点到9点之间也应开放。可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公共图书馆共建数字图书馆,共享电子图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扩大“虚拟馆藏”,拓展图书馆服功能。其次,建设社区终身教育基地。公共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的终身学校,人人可以免费利用图书馆,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社区图书馆应有计划、定期地面向社区居民、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农民工和青少年开展不同内容、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更新知识,完善自我,提高生存的本领。第三,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资源、策划组织有关文化、艺术、教育、生活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开设音乐、文学作品欣赏课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建立起富有本社区特点的教育体系,营造浓郁的文化生活氛围。第四,适当增加经营性服务项目。比如开设精品书屋、读书休闲茶座、社区生活信息中介服务站、社区少年儿童接送站、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班等项目,这些营利性服务可以适当收费,以弥补经费不足,拓展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宋兆凯.浅论社区图书馆的创新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9).
[2]牛金凤,王剑和,杨晔.中小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以冀西北城市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6).
[3]马兰.多中心体制:社区图书馆建设新路径[J].图书馆,2008(3).
[4]其木格.淺论西部开发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