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及培育对策研究

2014-05-30周宏菊何振

理论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医德责任意识

周宏菊 何振

[摘 要]高职院校医学类学生就业直接面向医疗第一线,因此其责任意识的形成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对高职院校医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还缺乏调查分析。基于此,该文对设立医学类专业的三所高职院校的166名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培养对策。

[关键词]责任意识;医德;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57 — 03

医德关乎公众健康与生命,正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然而近年来类似于医护人员因缺乏责任心导致医疗纠纷甚至酿成事故的新闻,诸如2009年医生玩游戏致婴儿死亡的江苏南京“徐宝宝”事件、2011年病人意外死于火灾的上海“医跑跑”事件、2011年早产婴儿被错当死婴遗弃的广东南海“弃婴门”事件和2013年医护的轻率处置致遭生死劫的安徽合肥男婴“复活”案等,却频现报端,导致公众对医护人员的信心急剧降低。据2013年3月一项来自于华东地区30家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更让人无语:只有10%的患者信任医生。面对医生被砍杀、被逼下跪、无奈自杀等,网络调查竟然有高达65%的网民“拍手称快”。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医务人员责任心的形成绝非单纯就职后形成,在校期间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塑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职院校医学生是未来医护人员的重要来源,相较本科医学生而言,就业更直接面向医疗第一线,因此其责任意识的形成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对高职院校医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还缺乏详尽的调查分析。基于此,该文对广东设立医学类专业的三所高职院校(包括: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166名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研究对策。

1 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内涵

医学职业责任意识是指在医疗岗位或在医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职责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本文认为,根据国家教委高教司〔1991〕106号“医学生誓言”醫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应包含以下层面:

1.1有志于献身医学的奉献意识

奉献是对医学生的最起码要求,也是对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最高要求。这要求每一位医学学子要有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志向,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怕困难和艰险,终生不逾。这要求医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自觉的承担重危病人的抢救和监护、急诊手术、值班及医疗文书的书写等任务;在毕业的选择上要有轻功利,重奉献,勇于扎根边疆和边远山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医消得人憔悴”的社会担当。

1.2树立爱国忠民的家国情怀

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是秉承“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爱情怀“悬壶济世”。这要求医学生在校应摒弃“看人服务、看钱服务”的庸俗价值观,生死面前一律平等,以人性的光辉治疗病人,以仁爱的情怀温暖病人〔1〕。要养成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体察病人疾苦,和风细雨安慰病人的良好行为规范,严格保护病人隐私,为病人保守医密,让病人在治疗中沐浴爱的阳光。

1.3 牢记医德至上的神圣使命

医务人员第一位的不仅是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和境界,要能给身处疾患中的人以健康、温暖,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热爱生命是职业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要求医学生要牢记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急群众之所需,自觉摒弃自身利益、经济效益和医疗风险,要有菩萨一样的仁慈心肠,给那些因生活贫困无钱医治的人以救助;工作中要有一颗博大的仁爱慈心,践行驱病痛、挽生命于膏肓的职业操守。在承救患者中洗涤自己的灵魂,通过工作真正体现人性的温度。

1.4坚持技术精进的严谨态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精湛的医术依赖于对医学知识和技术孜孜不倦的探求和虚心求教、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要求医学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虚心求学的态度,要潜心于临床与研究,提高临床诊断技术和保护生命的能力;二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是的科学态度,决不能不懂装懂,盲目诊断,视误诊为常态。

2 广东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其本质就是职业素质教育,医学生职业责任观念的培育与研究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意义重大。目前,广东高职院校中开设医学类专业的学校主要有: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8所。为全面了解广东省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现状,该文对其中三所包括: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166名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1献身医学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培养与就业脱节较为严重

是否有志于医学的理想是衡量医学生是否具有责任意识的首要指标〔2〕。然而“职业认同度”的调查显示:医学生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大都表示担忧,仅1/4学生对选择医学感觉“自豪骄傲”、“无怨无悔”,且其中多数为大一新生;近一半学生读医是“痛并快乐着”,仍将坚持。在三、四年级接触临床和实习阶段,学生们对未来的医生职业认同度达到最低点。

而对63名“实习医学生”所做的“职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在经过几年的医学学习生活后,已经有8%准备将来转行,还有62%后悔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们后悔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生职业风险大,占81.3%;回报少占40.7%;需要终身学习及需要长期值夜班占40.7%;工作时间不规律占31.3%等。而关于”就业前景“,有信心、愿意从事临床医学的医学生只有一半;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为56.9%。换句话说,仅2年,医学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信心就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造成医学生献身医学意愿律低的愿意主要有:(1)报酬偏低,初始毕业生工资平均3000元左右,而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医学生期望年薪在8万元以上”,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使医学生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2)医学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们要长期不停地学习、充电、考试,以谋求职位的晋升。但数十年不间断的精力和金钱投入,逼迫学生不得不考量回报〔3〕。(3)医患关系的紧张,频现报端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对医学生的从医志愿造成影响。

2.2 医德的认同度较高,但面对实际利益的选择则多有非理性

在“您认为好医生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时,80.7%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医德高尚”,而没有把“医术高明”排在第一位。说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注重医德的建设,高职医学生普遍建立起“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在面对实际的医疗案件时,医学生普遍将“医德”狭隘的理解为“治病救人”本身,而对“关爱病人,替病人缓解经济压力,尊重患者意愿和情感需求”等关注不足。

关于“将来对患者治疗选择”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4 (18.98%)的被调查者会在为患者用药时,考虑询问患者的经济条件,并会对弱势家庭选择使用价格低廉的药物,。剩下2/3的被调查则纠结于“经济利益”和“关爱患者”的选择。此外还有1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从医院利益考虑,选择利润最大的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关于“患者一人进入医院急诊并做完手术,您认为首先要做的是什么?”的调查显示,只有38.80%的被调查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稳定患者情绪,并给予沟通、鼓励、开导,而有61%的被调查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应联系其家属,让家属来院看护或缴纳相关费用,还有0.2%的被调查认为,若无法缴清医药费,可以将其移交民政部门及公安部门。

2.3 普遍注重于患者的沟通,但临床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医生严肃、不苟言笑,这可能是很多病人对医生的第一印象。但“您认为医生在会看病、会沟通之间哪个更重要还是都应该兼备?”的问题时,70%的被调查者选择“会看病和会沟通同等重要”,10%的人甚至还选择了“会沟通比会看病更重要”。这说明,医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普遍较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也有努力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的意愿。

然而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在临床医疗水平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54.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课堂上接触的常见病症和实习中碰到的不大一致,因此有7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临床诊断水平基本达到实习的大纲要求;有11.6%能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有50.4%的基本能独立处置好,有38.0%的尚需教师帮助。

综上调查可见,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呈现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1)就业选择受功利因素影响大,将医学作为信仰投身其中的少;(2)情感上崇尚医德,理智上计算实际利益;(3)有服务患者的主观动机,但临床水平难以与之匹配。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择抉,映射出目前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塑造还缺乏薄弱环节,亟待加以完善,从而尽早构造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3 广东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强化策略

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肇始于学校的严格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按阶段、分层次,梯次建立起从“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到考核评价、就业择业”等多层面的责任意识培养体系

3.1入学伊始:开展“敬畏生命”的教育

敬畏生命,其实是每一个合格医学生的第一道考题。而许多医疗事故的发生,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手术的技术上,而是出在责任心上。这就是一个是否拥有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敬畏、“视病如亲”的理念的问题。感恩、尊重、爱的人生哲学,应当是陪伴医学生一生的人文修养〔4〕。因此,入学之初,要有针对性的开办“失败医疗案例”图片展,将误诊、误判的后果以直观的形式告知大一医学生,从而确立认真、负责的职业心态。天津医大专门设立了“生命意义展室”就很有借鉴意义。该展览室收藏了该校创始校长朱宪彝先生的部分器官,以及工人、农民、干部、教师等各界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或志愿书原件,参观展室是该校学生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5〕。通过这种“敬畏生命”教育,医学生可以建立起对患者、逝者的尊重之心、关爱志之情。

3.2 课程设置: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实现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收并蓄

醫学生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还应有厚重的人文素养,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角度对待患者和处理疾病。基于此,高职院校针对医学生,可开设伦理学、交流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艺术欣赏、音乐等人文课程,从而提升医疗情操和同患者的沟通能力,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此外,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正式接触病人的开始,是医德习惯形成阶段。此时,学生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负面功利色彩的影响,这是医学人文教育面临最大挑战的阶段。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外,更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医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尊重患者情感体验、尊重患者意愿的医学人文精神,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并经过日积月累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如在临床示教前,对参加示教的患者讲解实习的意义和内容,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得到患者同意。建议组织医学专家、杰出校友和实习生座谈,强化榜样的激励和感染作用。

3.3教学内容:加强医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强化岗前责任意识的培育与考核

一是要强化医德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培训”,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教育,使其掌握医德规范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作为思想素质的基本要求〔6〕。通过“专家进校讲医德、师生外出谈医德、考评内容用医德”,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遵守严格的职业纪律,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二是要增强法制观念。学校要组织系统学习《执业医师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增强法制观念,使广大医学生明确是非界限及罪与非罪的界限,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理念。

三是增大“责任”评价在成绩考核中的比重。要建立“责任意识”评价指标,奖优罚劣,将“热爱医学事业、尊重患者、恪守医德、学业精进”等纳入每学期成绩考核,考核成绩与与奖学金评选、入党推优、表彰先进等挂钩,实行“医德不合格”“一票否决制”。同时,要坚持正面激励,弘扬医学生在平凡岗位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中体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3.4 学术技能:增加临床环境的频次,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当前我国医学生培养的模式遵循“理论——临床实习”的套路,然而从实践看,患者评价实习医学生学习成效的三大指标——“体格检查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不到50%。出现此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技能培训多以所以观摩或在模拟人身上操作为主,实习接触的病症病种有限。基于此,建议高职院校增加临床环境的实习频率,要保证每名医学生每周有1—2次查房机会,增加疑难病例讨论的次数,向学生传授临床诊治中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要告诫学生不要盲目迷信“电子病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处置能力。

此外,为加深医学生对医患的了解,要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采用示范制和轮流制,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医院(平时周末和暑期)和乡镇医院、卫生所(暑假)以挂职的形式进驻,深入第一线,座谈、全程观摩和见习,感受医患关系的现实局面,通过第一线体会处理医患关系,把握处理医患关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5 就业择业:改善、提高医学生就业薪酬与就业途径,增强其奉献医学的信念

针对就业,一方面学校应引导学生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理性择业,可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历西部基层医疗工作,真正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亲身感受当地人民的医疗水平,开设基层工作技能的选修课程,传授基层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有代表性的基层机构设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层挂职等,让他们提前了解和适应工作环境和特点。

另一方面应尝试建立医学人才赴基层就业的流动机制,国家切实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基层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而学校要根据学生关注的焦点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在附属三级医院设置培训基地,作为向基层输出卫生人才的出口,并定期为基层工作的学生提供培训机会;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岗位聘任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的考核指标,使在基层工作的学生有机会回到城市;提供适当物质奖励与减免学费等优惠,同时要提高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认知能力,避免因认识误区而放弃,造成医学人才浪费〔7〕。

再次,社会要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与他们的辛勤劳动,要为医生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用医、爱医、护医”,使医学生在舒心的氛围中有志投身医学事业。

〔参 考 文 献〕

〔1〕范晓强.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2〕蒋建微;陈智.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现状反思及培养对策〔J〕.科技信息杂志,2011,(09).

〔3〕姜宝成.天津医科大学新生第一课参观生命意义展室〔EBOL〕.人民网天津频道,2008-9-4.

〔4〕叶琳;赵颖;刘娜;单新华.高职医学生责任感教育与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2,(05).

〔5〕霍键.2012调查显示:半数医学生对就业前景无信心〔EB0L〕.医师报,2012-8-20.

〔6〕孫永波.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再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12,(15).

〔7〕井阳军.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创新思考〔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0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医德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