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与途径
2014-05-30曹建
摘要: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因此,作为形成良好班级班风、学风的催化剂,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师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风学风 催化剂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有着团结奋发、活力四射的班级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品味。优秀的班级文化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导向、约束、熏陶的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个时期的他们情感思绪异常丰富,逻辑思维逐步发展,自我学习能力显著加强。此时,身处一个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内能让他们在耳濡目染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十分突出。
(一)自尊心很强
对于教师稍加严厉的批评和指正往往会感到不悦。自尊心太强一来无法承受挫折和压力,二来走向极端很可能造成一种娇气。但这种自尊心能够在教师的适当鼓励下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在思想上控制自己的某些不恰当行为。
(二)思维较为封闭
经常沉浸在自我的小世界中,很少打开心扉和其他同学做一个交流和沟通,对于班内事务有时候也选择退避的姿态,认为只要自己学好做好,剩下的就是教师的事情了,没有一个主人翁的意识形态。
(三)接受能力很强,情商相对较高
其实他们心里都懂得一些道理,只是在受到约束的时候往往会被眼前的不愉快迷糊了大脑。在适时的激励教育中往往能够让他们接受教师的指导。
班级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国家需要优秀的科学文化理论来指导发展,同样,班级集体也需要这样文化来指导。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极具必要性。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作用的体现往往有很多种形式,从时间长短上来看可以是快速的、立竿见影的,也可以是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式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就属于后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养成、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的发展能起到催化作用,对提升学校形象,凸显学校特色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班级文化可以用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
班级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在这一制度下的成员会有一种自我约束感。作为教师,我们能体会到学校制度的强大作用,同样班级制度会给学生带来同样的功效。班级成员能在班级制度建立的班级规范下循规蹈矩,也能受保护,不受他人不良影响。班级文化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调控的作用。
(二)班级文化可以凝聚学生的向心力
班级文化建设依靠的是班级全体学生,需要人人参与进来。当人人都参与的时候,就会有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意识。这种意识会产生很强的磁铁效应,将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观念、价值观念集合起来,求同存异,凝聚向心力。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若干做法
(一)搞好物质文化环境的布置
物质文化环境布置指的是教室的学习环境布置,我们可以从教室内墙壁的美化、班徽、班训的设计等方面着手做好这一工作。学生学习的兴致会受到物质环境这一因素的影响,影响虽然小,但也不可不重视。身处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内,学生的心情自然会顺畅,学习兴趣自然会高涨,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教室内的卫生脏、乱、差,桌椅摆放不整齐,课桌上学习用品乱摆乱放,学生学习的心情都不会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一个良好的教室文化环境不仅仅体现在整洁、干净等卫生方面。教室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班级物质环境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徽的设计可以发动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让大家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竞争能力;班训设计要忌假、大、空,口号式的,需要依据每个班集体自身的情况、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接地气的班训。
(二)打造润物无声的精神文化环境
班级的精神文化环境建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体现着每个学生对班级目标的接纳、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意义重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从了解学生开始,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形成和谐师生关系,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班主任还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一个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贯通古今的教师想不让学生佩服都难。同时,要做到民主治班。班上的种种事务应让学生做主,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千万不可强行施压。
(三)制定人人遵循的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班级制度就是规矩,班级文化就是方圆。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制定好班级制度,一个好的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班级制度的建设支撑着优秀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优秀班级文化形成的有力保证。
由于现在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每学期开始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这是班级制度建设的初始保证,日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逐步地修改完善。班级公约制定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各项制度的可行性,又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定行为规范,体现尊重和激励。学校和班主任不可仅凭想象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同时,要建立与各项制度配套的考核制度,既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法可依”,又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定期的考核。
总的来说,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是我们一致的追求,不能轻易言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辦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06(11):28-29.
[2]邸卫敏.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
作者简介:
曹建(1980- ),男,本科学历,现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生物教学。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