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素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4-05-30庄文敏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旷达自信

庄文敏

摘要:如何在新背景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信、旷达、和谐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是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使命。本文将通过对语文素养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大学语文教育者能够充分利用语文知识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信 旷达 和谐

引言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语文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成为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代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在传承优良文化和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更显得突出。大学语文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方式,利用作品本身潜藏的情感力量和道德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曠达的人生态度

当代大学生都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大部分是在父母的呵护之下长大的,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是承受不了困难的强度,心里就会打退堂鼓,不能够坚持下去。这都说明了一些大学生没有坚强的意志,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而历史上的许多文学作家都是经过了层层磨难,才拥有了今天的伟大成绩,并被后人所敬仰。在语文教学中,用他们的生平和人生经历作为素材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他们的过程中,逐步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文化精髓转移到头脑中进行加工,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东晋著名诗人陶潜,因为不满当时社会、官场的黑暗,更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径直离开了仅任职了八十多天的县令一职,带着妻子和儿女归隐山林,过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饮酒作诗,自娱自乐,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一个“愿”字便具有了画龙点睛之意,“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他自己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因而成为流传后世的诗篇名作,启发当代大学生要保持独立的人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减压、宣泄方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尤其在大学生从走出校园到步入社会的阶段,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面对人生过程中的各种历练。那么,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遇到问题后能够迅速地走出来,恢复自信,展现年轻人的青春气息。

而古代文学家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寄情山水,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柳宗元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为永州司马,任职不到半年,老母病逝,再加上贫病交迫,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但是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游历山水,在山水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因而写下了优秀的系列诗篇《永州八记》,如《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先写所见景物,随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重点描绘游鱼和潭水,然后写潭上景物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出了清幽冷寂的环境。此外,从所描写的景物中可以看出来作者被贬之后孤独凄凉的心境,可以说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上等之作。全文环境氛围寂寥清幽,看似写景,实际上以景衬情,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少数几笔,却极其准确地描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而且,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其巧妙,无一笔谈及到水,只说鱼 “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在饱受人生苦难的情况下却依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感受自然之美妙,这种精神确实不得不令我们叹服。

三、培养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个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坚忍不拔的个性,在心理上表现为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进取性。拥有坚韧素质的人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能够在自己意识的支配下,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消极逃避,而是能够进行客观分析,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能找到合适的宣泄渠道,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锻炼,以能够承受现实社会的残酷打击。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代表。刘禹锡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朗州过了将近十年的谪居生活后,被重新召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表现了他的坚忍不拔的性格:“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权贵,用看花人比做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徒。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更是引起了政敌对他的不满,满朝中的得势权贵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刘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去的!此诗传出去之后,皇上当即以“语涉讥讽”再次贬谪刘禹锡到远州做刺史。如果说,刘禹锡在被贬十年后能写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难能可贵的话,那么更值得赞赏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再次回到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丝毫不逊于当年的锐气:“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如今的玄都观,已经是一片凄凉景象,往日仿若红霞的满院桃花已经不见踪影,代替它的是没有观赏价值的满地菜花,那种桃的道士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在这首诗中,刘禹锡还是选用桃花比作朝廷新贵,用种桃道士比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岁月洗礼,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皇帝也换了四届。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重提旧事的意思在里面,表现出他对十四年前因诗获罪的事情丝毫也没有感觉到悔恨和不满,不会因为多次遭贬谪而向命运屈服。

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信的好品格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缺乏自信心。而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必须要充满自信心,才能够在社会中站稳脚步,抓住发展机遇,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大学语文中不乏拥有高度自信心的大诗人和大作家。例如唐代的李白一生只想干大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成就一番建功立业的辉煌事业。但是朝廷并没有重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飘荡的漫游生活。但是李白并没有就此沉沦,从他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了他的高度自信。又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拥有了自信这样的一种心境,还会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呢。总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大学语文教学恰恰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动他们内心深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语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学习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从而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经过文化沉淀,慢慢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语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6):34-35.

[2]舒立辉.警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学刊,2010(10):12-13.

[3]韩忠志,解丽君,闫红等.大学语文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4):45-46.

[4]蔡河明.论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4):67-68.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旷达自信
旷达者
旷达者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