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2014-05-30李轶坤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成性修辞语法

李轶坤

摘要:自古至今,语法与修辞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本文在分别介绍了古汉语词类活用、语法和修辞定义的基础上,就语法和修辞共同具有的生成性特点和递归性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同时通过分析词类活用句子的语法结构来探讨其与修辞的关系。

关键词:语法 修辞 词类活用 生成性 递归性

引言

在我们所学习过的与古汉语有关的内容中,有很多特殊现象出现,如特殊句式(“被”字句、倒装句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还有古今异义等现象。本文选择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来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词类活用的例子,整理发现我们可以从词类活用这一视角来研究古汉语中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因此本文在分别介绍词类活用、语法、修辞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词类活用对语法与修辞关系的影响。

一、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分类

(一)词类活用的定义

古人在写作文章或者表情达意的时候用词都非常地精炼谨慎,正因为锤炼字句的需要,在古人留给我们的大量古代文献中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性的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用法,但是其中的部分词语在表情达意所需要的特定语境中灵活地改变了它的词性和基本用法,在所处的句子中暂时具有了其他词类的词性并作相应的句子成分[1]。只有在清楚地掌握了词类活用的相关概念才能以此为基础来探讨研究古汉语中的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二)词类活用的分类

在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我们可以将词类活用分为一般词类活用和特殊词类活用两大类。

一般词类活用大体包括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和形容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数词作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來了解一般词类活用的变化。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凭借,用船前往)

(2)驴不胜怒,蹄之(“蹄”名词作动词,表示踢)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表示跟……交好)

(4)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表示远近的人)

(5)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作名词,表示来到这里的人)

(6)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用作动词,表示统一)

(7)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数词作形容词,表示全或满)

(8)其一犬坐于前(“一”数次做名词,表示一只狼)

通过这些经典的古汉语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般词类活用就是一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灵活地转变成其他一般词性的词,充当相应的句法成分,来满足古文精炼严谨但又含义完整丰富的特点。

特殊词类活用基本上包括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转变为使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为动词。我们分别举一个例子来认识这种特殊词类的用法。

(9)谨拜表以闻(“闻”的使动用法,表示使……知道)

(10)吾从而师之(“师”的意动用法,表示以……为老师)

(11)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的为动用法,表示为……作序)

二、语法和修辞及其关系

关于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前人已经做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研究,语法与修辞之间有密切关系是不容质疑的。在我们所用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修辞作为第六章紧接在第五章语法之后,两章前后衔接,有密切的联系。

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语法的定义是指词、短语以及句子等基本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它是在无数个句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语法规则。语法主要致力于研究语言表达所用基本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规律。同时,语法是衡量我们语言表达、组织语言结构形式对错的主要标准。另外,语法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也正因为语法的稳固性这一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基本相同的。

同样,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修辞的定义是在所表达的内容和语境确定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配合非语言因素,以最恰切完美的语言加工形式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2]。从修辞的这一定义可知,修辞主要致力于我们在语言表达所选句式的表达效果,即选用什么样的句式才能使句子的表达效果达到最佳。

从语法和修辞的相关定义可知,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前者是我们语言表达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而要想使表达达到最佳,就需要后者的修饰和适当调整。修辞与语法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分别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修辞是从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法运用的。

三、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和修辞的生成性

炼字是古汉语最为典型的修辞艺术,单个字所表达的意义非常丰富,而字义的锤炼要牵涉到多个方面,既要准确恰当又要整体和谐。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就是在所表达的特定语境下,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其基本的词性和语法意义临时灵活的状变成其他词类的用法,因此在特定语言环境下产生了特定的意义。上文中也强调了语法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单位组合规则,根据这一抽象且稳定的规则我们可以生成无数个表达所需要的句子。因此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在符合语法的基础上的修辞手段。根据以下例子我们进一步分析语法和修辞的生成性这一特点。

(12)《孟子·公孙丑下》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作动词,表示“限制”)

(13)《论语·颜渊》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个“君”、“臣”、“父”、“子”都是名词作动词,表示“像个君王”、“像个臣子”、“像个父亲”、“像个孩子”)

(14)《论语·子张》中“君子尊贤而容众”。(“贤”、“众”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表示“贤人”和“普通人”)

(15)《孟子·梁惠王上》中“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大”也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表示“小羊”和“大羊”)

从上文中的例子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具有某一基本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具有另一种词类的词性,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在古汉语句子中不随便出现和变化的,而是必须在联系上下文后斟酌词句所表达的特定含义来确定词性的变化,同时还要注意被活用的词语与其前后词语的语法搭配关系,只有这样全面考虑后此词才能在句中临时活用为相应词语的词性,并且能在句子中充当相应的句子成分,从而获得新的词语意义。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促进了古汉语语法的生成性,在有限的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相应合适的词类活用生成无数个表达所需的句子。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更进一步证明了修辞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在句子中一词的词义根据语句及上下文的需要生成另一种词义,使得句子用最精炼的词语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不一样的修辞效果。

四、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和修辞的递归性

在我们所学过的《语言学纲要》中曾提到,递归性原是数学和数理逻辑的一个基本术语,但被引入到语言学中,指的是“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的新语句和无限长(在理论上可能的)的句子”的功能[3]。也可以简单地解释成对有限的规则进行无限的应用。最典型的是语法的递归性,上文中提到,语法规则是抽象的、稳定的,是从无数个句子中总结出来的有限的规律。不管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我们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文章中所需要的句子都是在重復使用这些有限的语法规则。语法的递归性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套合,即从一个短句生成无限个句子运用的是同一种语法规则;一是联合,即同一种语法规则在句子中可以间隔着重复使用。复杂的长句都是在语法递归性基础上生成的。在古汉语无数个句子中也可以抽象出词类活用的规则,运用这些有限的活用规则在表达所需时生成无限的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在古汉语中因表达和上下文的需要,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古汉语中的词语通常都是一词兼多义,所以在我们解读这些特殊活用的词语时所遇到的也可以为人所接受。我们从以下例子来进一步探讨分析语法与修辞的递归性。

《论语·先进》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这一例子中“风”是名词,但是用在介词短语“乎舞雩”之前就被活用为动词,表示“吹风、乘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名词在介词短语之前活用为动词。这一规则重复运用在所需的句子中。

《论语·颜渊》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此例中,形容词“美”和“恶”用在助词“之”的后面,和前面的“人”组成名词性短语,并且充当短语的定语中心,所以被活用为名词,表示“好事”和“坏事”。因此我们又总结出形容词在名词短语中充当定语中心成分时活用为名词。这一规则也可以重复应用于相应的句子中。

从上面的例子分析中我们以此类推,从无数个例子中总结出相应的词类活用规则,并将这些有限的词类活用规则运用到所需表达中,从而生成无数个相应的句子。

五、古汉语词类活用可证明语法是修辞效果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词语的修辞效果主要是靠我们的主观感受来判定好坏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词语的修辞效果。其中上文中的一些例子也涉及到这一方面,我们从下面不同的例子中来说明这一点。

《孟子·梁惠王上》中“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在此例中,“远”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成分,同时又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确定“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使……远离”。简单明了地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效果达到最佳。

《中山狼传》中“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在此例中“杖”是名词,句子中已经有动词“杀”,“杖”用在动词之前,根据句子的意思可得,“杖”是“用杖”,作状语,表示“杀”的工具。根据分析此句的语法结构,进一步确定了词语“杖”的修辞效果,使句子意思明了且丰富。

结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肯定了语法和修辞之间密切的关系。我们在交际或者是写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法规范的正确性,也要注重语句表达效果的最佳性,即注重修辞效果的最佳。在古汉语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相差无几,但是修辞手段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分析语法与修辞关系的一个视角,分析古汉语中词类活用要借助对语法的分析,语法与修辞都是我们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则。语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67-6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4-179.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3-84.

猜你喜欢

生成性修辞语法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水浒英雄绰号的修辞艺术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