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理答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2014-05-30蒋燕燕
蒋燕燕
摘要: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合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通过追问、转问、探问等发展性理答,凸显历史课堂教学思维的张力,让课堂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教学更加有效,最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理答;发展性;课堂生成;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80-1
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知识内容丰富,对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正是因为这些学科特点,使得在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历史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情况千差万别,难以预设,由此导致课堂上教师的不当理答频频出现。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地通过教师的智慧理答,将追问、转问、探问运用到课堂生成中,形成发展性的理答行为呢?
一、善用追问,拓展思考内容,挖掘思维深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让教师始料未及,对此,有的教师听而不闻,或是敷衍搪塞,往往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不要受预设的束缚,应对学生的意外甚至离奇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设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发展性的理答行为,把学生的“平面思维”引向“立体思维”。
例如,在一节讲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教师提问:请你结合书上史实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寻找一条解决台湾问题的出路?学生中间突然冒出一个声音:直接打过去,武力征服!学生们马上炸开了锅,不少学生都赞成这个做法。教师可迅速抓住这一契机追问:“武力征服”这一观点正确吗?大家安静下来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结果意见不统一,教师可顺水推舟:既然大家意见有分歧,何不来一场辩论赛?学生们马上组成甲、乙两方开始辩论……学生们唇枪舌剑、据理力争、难分胜负,最后教师可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节外生枝”甚至是“异想天开”,展开有效的追问,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高潮,有效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活用转问,调整思考方向,拓展思维广度
历史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的历史学习受原有知识基础的影响较大。当新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处去思考时,往往会迷失方向,一筹莫展。此时教师可以用改变提问角度,用转问的理答方式来引导学生,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血肉筑长城》时,对于没有系统接触过这段历史的学生而言,“血肉筑长城”是个很抽象的概念,虽然他们从书上可以轻易地寻找到抗日战争时期三次重要战役的文字介绍,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强大和中国军队相对薄弱他们是体会不到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有学生会有疑问,那个时候中国就有四万万人,比日本人多的多,怎么就到了用血肉筑长城这么危急的关头了,而且国民党和共产党不是联手抗日了吗?教师可以启发学,在国共联手抗日前,两党内战多年,蒋介石甚至还有对日本人的不抵抗政策,通过资料展示的方式提出转问:1.中国国内当时两党的实力如何?2.日本这个岛国在当时的实力如何?学生通过资料的提取和分析找到了“日本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变得非常强大”这一答案,明白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即使国共两党联手抗日了,但在抗战时期我们还是非常艰苦的,将这些历史史实与本课课题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血肉筑长城”的了解,让他们对当年的中国军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巧用探问,改变思考角度,提高思维效度
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手段。然而,“教无定法”,理答也是如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受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常常出现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现象,此时可运用探问的策略。所谓探问,是指紧随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提出另一相关的问题以刺激学生透过先前的答案进行更深入思考的一种策略。该策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从而给出更高质量的回答。通常运用“为什么呢”“理由呢”等问题进行探问,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养成灵活、多样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学生通过书上文字可以很明确指出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当教师提问原因时,学生也可以根据书上地图指出这些城市都是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然而,在这简单的提问之后,教师接着探问,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这么多,为什么民族工业只在上海、武汉等少数几个城市?此时,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回答重新审视,甚至产生质疑,从而展开更为有效的探究。
因此,教师在简单的问题之后进一步展开探问,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深入化,激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在不断的质疑问难中,发展其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