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2014-05-30潘建萍
潘建萍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求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个性不同、潜能不同、体验不同的学生,促使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通过探究性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阅读能力,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阅读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68-2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获得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养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
策略之一:创设情境,激发主体意识,唤醒个性化阅读需要。
群体的阅读活动使有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潜藏状态,而个性化阅读需要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阅读中的自我意识实质是指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自主意识。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自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新课一开始时教师就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提问了,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一连串的问题便被提出来了。
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启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了各种各样、具有个性的问题,激发出学生内心很强的探究欲,身心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激发了自己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人。
策略之二:多元解读,凸现独特的感悟,培养个性化阅读品质。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位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
1.鼓励多向的阅读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依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依据语文教学的性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制定的。每一篇课文的研读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实施,所以每篇课文都有其确定的目标,这种目标是整齐划一的。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总是利用个体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去与文本对话,推断、感受文本的意义。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知识经验的不同,他们各自的阅读目标又是分散的、多层的、多向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目标的时候,应当留有较大的弹性,在提出阅读应达到的下限目标的同时,做到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带着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想实现的目标去阅读,让他们读出自己的个性来。
2.关注多序的阅读思路。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遵循自己的阅读思路,选取切入点,提出若干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到个体阅读的实际需要。课文叙述的思路是既定的,而学生的思路则是可变的,多序的。
3.保留多元的阅读体验。
《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天生的创造家。他们在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文本信息加以想象和改造,尔后有选择地加以吸纳。所以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肯定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这其中的大部分理解会与课文本义保持一致,但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的体验与课文精神出现偏差,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就碰到这样的情况。课文教学将近尾声,学生不但能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然而却有学生说:“狐狸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动脑筋想办法,很聪明。”“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多机灵。”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但同时,教师要以最大的宽容度去接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差异性,鼓励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善于在交流中接纳别人的意见,提倡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
策略之三:关注过程,启动积极的评价方式,打造个性化阅读平台。
新课表明确规定,阅读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精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