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科学探究元素 让科学课堂充满乐趣

2014-05-30程利

亚太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螺线管蚊香条形

程利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

实验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发起来”。因此,创设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的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

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电磁铁》一课,在前面学生学习了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首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什么磁铁的磁场相似呢?学生马上想到条形磁铁,然后通过做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同时吸引铁钉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其相似性,进而将实验现象对比,发现条形磁铁能吸引许多铁钉,而通电螺线管吸引铁钉寥寥无几,学生马上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磁性很弱,发现其磁性强弱的差异使学生的认知发生转机,认识到通电螺线管磁性虽然与条形磁铁磁性相似,但强弱有明显区别,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新知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的创设要贯穿整节课,“问题”的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问题最容易创造一种动态氛围,比如,在引出电磁铁概念以后,马上提出“电磁铁具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培养学生想发、敢发的创新意识,继续提问暗示电磁铁与电有什么关系?其实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已经埋下伏笔,故意让学生看到通电螺线管断电吸住的铁钉全部掉下来这一现象,善于观察的学生马上回答:通电螺线管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我马上鼓励他们,提高了他们探求知识的积极性,然后再次演示这一现象,给相对能力低、基础差的同学提供“发”的机会,留有“后发”的余地。然后再问电磁铁磁性有无可以控制,磁性强弱能不能控制呢?问题提出后停顿一会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紧接着再问若磁性强弱可以控制,通过什么途径去控制,即引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有关因素的问题。事实证明,问题设置得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以已知知识的情景为基础进入更新知识的情景,学生随着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愉悦。

二、提供材料,体验探究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是由于他们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提供有结构材料,能有效为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學生的认知水平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明确各种材料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提供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思路朝着建立某种概念,归纳某种规律方向发展。如在教学《流动的空气》一课中,为揭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产生空气对流而形成风”这一科学现象,我准备了两组材料,一组是可以游动的小纸蛇,在火焰上面转动,从而揭示热空气上升;另一组材料是一个两端(上表皮用硬纸板制成)露出小孔(大孔防止被蜡烛点着,小孔插入蚊香用)的封闭塑料水槽,并提供蜡烛、蚊香,用水槽内的环境模拟地球地表环境,蜡烛模拟温度高的地区,蚊香显示空气的流动,学生在点燃蚊香和蜡烛后看到烟(空气)的流动情况,不仅明白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向热空气的空气流动规律,而且能轻易地理解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材料在形式上的启发性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提供有结构材料,是教师为学生实验活动和获得某种概念创造条件,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三、反思应用,认识升华,登上制高点

当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后,一定会产生一种要表现自己的冲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电磁铁》一课的最后,我先介绍学校中有一样东西就是利用了电磁铁,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出示电铃实物,介绍其主要结构及核心部分电磁铁,再利用投影片出示电铃结构示意图,分析敲打铃的过程,接着问电铃是怎样连续敲响的,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分析,发所未发。然后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电铃的工作原理,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很多学生想发言,最后请一位学生上前面利用活动投影片讲解、分析,说得非常好,大家都为他鼓掌,使全课教学达到高潮。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这将是我们搞好教学的灵魂,今后还要更多的实践,使自己在实践中提高、以便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螺线管蚊香条形
点蚊香要小心
去年的蚊香
蚊香
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家用蚊香变“阴阳蚊香”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无限长密绕通电螺线管磁场简明计算
安培定则之我见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