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05-30杨兵
杨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句话很清楚地提示了对话的主体:文本、教师和学生。伴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语文课堂,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作品的对话等等。因为,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
其实,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那么,“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对话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观察敏锐、记忆增强。只有兴趣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心、手、眼”。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语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对语文还越来越没有兴趣。他们在课堂上一味地听,一味地记,毫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自由、平等地对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话的兴趣能很好的激发学生表现欲和表达欲。他们会在对话中发现,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断向自己、向他人、向文本询问“为什么”,教师则应势利导,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提高、完善自我。
课堂中面对被激发兴趣的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就变得相对轻松、自如,并且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话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以显现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往往把文章创作的完成视为文章的完成,其实这种看法忽视了读者的阅读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因为从文章的创作过程来看,作家创作出来的文章,只是一种把心理现实凝结成的审美现实。这种审美现实由于未被读者阅读接受,还是一种处于睡眠状态的、隐性的艺术世界。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才可能把这种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在的艺术世界转化为苏醒状态的、现实的艺术世界,这样文章中的审美现实才能实现为有生命的审美现实。文章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理解意向之中。因此,文章创作的完成,不等于“文章的完成”,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才是文章整体过程的终结。
基于以上看法,我们可以说读者阅读活动是文章的本体构成,是与文章的创作同等重要的文章意义的显现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成了将文本从静态的文字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如果说对话前的文本尚处于死寂状态的话,对话便是激活它全部因子的活性剂,激起一片生命的境域,从而使文章成为它想成为的东西——即一个审美对象,一种跳动的无限生成。
三、对话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得以生成
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是一种融注了他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发现性活动。他不仅把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充分地理解和体悟,同时还要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构这个形象和意义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更为生动、丰富。他与文本的对话绝非是对文章形式的表层把握,而是要切入文章的深层感情领域和内层境界,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和解释,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对世界、对人生存在方式的一种观照和透视,是主体生命意义的一种投射和昭示。
有这么一个故事,很能代表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走进麦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直到苏格拉底大喝一声:“你们已经到头了!”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问:“究竟地里有没有一穗是最大的呢?”弟子们说:“肯定有。”苏格拉底点了点头:“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若有所悟:人的一生不也是在麦地里行走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呀。
这种教学,就是在今天也仍然闪耀着民主作风与对话精神的光芒,值得我们借鉴。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自身价值观的建构。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平等;凸显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对话”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课堂,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对话”中,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的存在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对话”中,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向未知之境开掘迈进的阔达和开放。